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该转向机构的儿童躺卧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368发布日期:2019-03-19 21: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该转向机构的儿童躺卧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该转向机构的儿童躺卧用具。



背景技术:

对于育有婴幼儿的家庭而言,父母在住所照料小孩或携带其外出时,常常会用带有轮子的载具等移动装置来供儿童乘坐,以减轻负担,加之儿童载具具有的乘坐舒适、安全等优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了达到安抚婴幼儿入睡或者逗乐婴幼儿的目的,儿童载具,比如婴儿车、婴儿床,通常具有滚动的车轮,通过推动婴儿车或婴儿床产生滚动和/或摇动和/或摆动,以对婴幼儿进行安抚。目前,现有的婴幼儿车床的摇动摆转仍需手动推动。因此,若长时间推动摇晃婴儿车床,会使用户感到十分疲劳;同时,现有的婴幼儿车床大多采用秋千结构实现摇摆,其摇椅的座椅是绕一枢转轴相对支撑于地面上的椅架做上下的往复摆动,故座椅在摇摆过程中会出现高低起伏的情形,这会影响到婴幼儿乘坐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为了使儿童载具能够灵活的转向,儿童载具的车轮通常为万向轮机构,从而方便用户推动儿童载具进行转向操作,但是,现有的儿童载具的万向轮机构往往缺少禁止车轮转向的锁定机构,导致儿童载具在停止状态下,无法禁止车轮的转向,造成用户使用的不便。为了实现了儿童载具的轮子的定向锁定,市面上还出现了具有禁止车轮转向的锁定机构的儿童载具,但是该锁定机构的结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高,且还存在使用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三级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传动动力至往复组件,进而带动车轮摆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转向机构的儿童躺卧用具,在转向机构的作用下,车轮可以自动实现水平面内的平稳摆转,同时该躺卧用具还具有刹停车轮的刹车机构,提高婴幼儿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驱动装置和受驱动装置驱动进行摆转的往复组件,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传动齿轮组和传动力臂组,所述驱动装置将转动动力传递至所述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动力至所述传动力臂组以进行摆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传动齿轮组为三级蜗轮蜗杆传动组,所述三级蜗轮蜗杆传动组包括依次啮合的三级涡轮组、与三级涡轮组中的第一级蜗轮啮合的输入蜗杆和套设在三级蜗轮中的第三级蜗轮中的第一输出轴,所述输入蜗杆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力臂组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传动力臂组包括周转力臂、往复力臂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周转力臂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往复力臂与所述周转力臂转动连接,所述往复力臂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

具有转向机构的儿童躺卧用具,该躺卧用具具有支撑管和车轮,所述转向机构结构如前所述,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带动车轮摆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车轮连接,且支撑管与所述车轮的连接处设有调转组件,所述调转组件包括调转连接座、调转连杆和限位结构,所述调转连接座包括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车轮连接的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固定端通过调转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底座、限位拉杆和定位弹簧,所述限位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端,且该限位底座上设有供所述限位拉杆插入的限位孔以及盲孔,所述定位弹簧设于所述限位拉杆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轮座、刹车杆固定座、刹车杆和定位轮盘,所述轮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管,所述刹车杆固定座设于所述轮座内,所述刹车杆固定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所述定位轮盘同心设置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与所述轮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刹车机构还包括置于所述轮座内的限位滑块和定位柱,以及设于刹车杆固定座内的限位卡槽和导向滑槽,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定位柱固定设置于轮座上,且沿导向滑槽滑动;所述导向滑槽为通槽,所述定位柱可插入设于所述定位轮盘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定位柱表面形成跌级,也即定位柱由两段具有直径差的杆段组成,置于所述轮座的一端之直径大于置于所述导向滑槽的一端,所述导向滑槽的滑动接触面设有沿滑动接触面对角线方向设置的导向凸棱,也即沿导向滑槽槽壁设置导向凸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儿童躺卧用具为儿童推车、婴儿床、婴儿摇椅或婴儿摇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提供的转向机构利用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再将动力传递至传动力臂组,进而带动车轮实现水平面内的摆转运动,不会使得具有车轮的儿童躺卧用具产生高低起伏的摇晃,从而提高了婴幼儿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同时,通过设置调转组件能平稳实现车轮的转向功能,进一步提高儿童躺卧用具摆动和/或转动的平稳性,提高婴幼儿的乘坐体验;

3)此外,还设置有刹车机构,在儿童躺卧用具处于停止状态时快速锁定车轮,避免了车轮发生不必要的转动导致出现危险状况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转向机构的儿童摇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调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刹车杆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机构适用于具有轮子的儿童躺卧用具上,下面描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以将本实用新型之转向机构设置于儿童摇椅上进行说明,可理解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机构还可以应用于三轮车、餐桌椅、婴儿床等其他儿童躺卧用具上,亦具有相同的技术功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儿童摇椅,所述儿童摇椅整体采用管式框架结构,既保证摇椅各部分得到稳定的支撑外,还能实现摇椅整体轻量化,便于搬运和收藏。

所述儿童摇椅包括两根前支撑管1、两根后支撑管2以及与前支撑管1连接的前车轮3和与后支撑管2连接的后车轮4,所述前车轮3和后车轮4上均设有调转组件5和刹车机构6,所述后车轮上还安装有转向机构7。

如图2所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座71、安装于安装座71内的三级蜗轮蜗杆传动组72、驱动装置73和传动力臂组74,所述三级蜗轮蜗杆传动组72包括依次啮合的三级蜗轮组721、与三级蜗轮组中的第一级蜗轮啮合的输入蜗杆722和套设在三级蜗轮中的第三级蜗轮中的第一输出轴723,所述输入蜗杆722与驱动装置7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723与所述传动力臂组7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3为与电源连接的电机。

所述传动力臂组74包括周转力臂741、往复力臂742和第二输出轴743,所述周转力臂74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723固定连接,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723的轴线转动,所述往复力臂742与所述周转力臂741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往复力臂74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43连接。

电源打开时,电机转动,驱动所述输入蜗杆722转动,传动动力至与之连接的三级蜗轮组721,所述三级蜗轮组721的三级齿轮依次啮合,将动力传动至第一输出轴723,进而带动所述周转力臂741转动,该输出轴723的轴线与车轮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往复力臂742与所述周转力臂74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轴线亦平行于所述车轮转动的轴线,所述周转力臂741带动所述传动力臂742在与转动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摆转,进而通过与所述传动力臂742连接的第二输出轴743带动车轮做往复转动。

所述调转组件5包括调转连接座51、调转连杆52和限位结构53,所述调转连接座51包括固定端511和转动端512,所述固定端511与所述支撑管1连接,将所述调转组件5整体固定于所述支撑管1,所述转动端512通过调转连杆52与所述固定端511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53包括限位底座531、限位拉杆532和定位弹簧533,所述限位底座53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端512,且该限位底座531上设有限位孔5311,所述限位孔5311两侧设有盲孔5312。

车轮方向确定时,操作所述限位拉杆532下端对准所述限位孔5311,此时设于所述限位拉杆532上端的定位弹簧533自然弹开,使所述限位拉杆532下端插入所述限位孔5311,进而限制住车轮的转向;需要调转时,首先从所述限位孔5311中拉起所述限位拉杆532,操作车轮向任意方向调转,所述限位拉杆532随之转动,此时所述定位弹簧533被压缩,定位弹簧533的下端与设于所述限位孔5311两侧的盲孔5312抵触,进而解除所述限位拉杆532对车轮转向的限制。

所述刹车机构6包括轮座61、刹车杆固定座62、刹车杆63和定位轮盘64,所述轮座6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管1,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设于所述轮座61内,所述刹车杆63固定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所述定位轮盘64、刹车杆固定座62和所述轮座61三者的轴线重合。

所述刹车机构6还包括限位滑块65和定位柱66,所述限位滑块65置于所述轮座61内,可滑出并卡入设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上的限位卡槽621,所述定位柱66的一端插入所述轮座61,另一端置于设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上的导向滑槽622内,所述定位柱66置于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底面,并插入所述定位轮盘64设有的定位孔641。

所述定位柱66表面形成跌级,即由两段具有直径差的杆段组成,直径较大的杆段的一端置于所述轮座61,直径较小的杆段置于所述导向滑槽622,所述导向滑槽622与定位柱滑动配合的滑动接触面,也即导向滑槽的槽壁上设有沿槽壁对角线方向设置的导向凸棱6221,所述导向凸棱6221镜面对称设置,导向凸棱6221的间距小于所述定位柱66的最大直径,使得定位柱66直径较大的杆段置于上述导向凸棱6221,并可沿导向凸棱6221滑下。

进行刹车操作时,拉动所述刹车杆63,带动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绕轴线转动,使得所述限位卡槽621逐渐靠近所述限位滑块65,到达锁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卡槽621与所述限位滑块65卡合;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绕轴线转动的同时,所述定位柱66沿所述导向凸棱6221下滑,定位柱66到达锁定位置时,定位柱66的外圆周面抵阖于所述导向滑槽622的静止接触面,置于导向滑槽622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则穿过所述刹车杆固定座62的底面,并插入设置在所述定位轮盘64上的定位孔641,使得车轮被锁定在不能转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