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车、扭扭车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128发布日期:2019-08-13 21: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体感车、扭扭车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感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感车、扭扭车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体感车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在车体上设有一操作杆,使用者站在车体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以“手控”(或腿控)方式实现车体的前进、后退以及停止;第二,在车体的脚踏区域设有控制踏板,使用者通过对控制踏板前后端施力不同,即以“脚控”方式实现车体的前进、后退、转弯以及停止,但是,该控制踏板无法相对车体运动;在使用时体感车容易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进而存在安全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感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感车,包括:车身、踏板组件、车轮、扶手组件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扶手组件相连,所述扶手组件与车身相连接,所述踏板组件位于所述车身上,通过调节所述车身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所述支撑机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单元和用于检测所述踏板组件与水平面倾角的姿态检测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控制车轮运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把手、立杆和连接件,所述扶手通过所述立杆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身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轮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轴体穿过所述车轮后与所述车身枢接;

所述踏板组件与轴体固定连接;

所述扶手组件通过控制车身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所述踏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车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还连接有至少能在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驱动轮加速运转时用于部分或完全补偿所述倾角以平衡所述踏板组件的辅助平衡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轮子或刷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轮子,所述轮子通过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扶手组件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控制所述车身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所述踏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倾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立杆通过支撑结构与所述轮子相连,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通过支撑结构与所述轮子相连,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所述轮子的轮轴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扭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扭车,包括:两个车体、两个车轮、扶手组件和支撑机构,两个所述车体之间通过圆筒结构相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扶手组件相连,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圆筒结构相连接,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的踏板组件,所述车体内部还设置有控制系统,通过踩动踏板组件而使控制系统控制车轮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体感车或扭扭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感车及电动车辆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感车,包括:车身、踏板组件、车轮、扶手组件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扶手组件相连,扶手组件与车身相连接,踏板组件位于车身上,通过调节车身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支撑机构与地面(也可以为水平面)之间的距离;车身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单元和用于检测踏板组件与水平面倾角的姿态检测单元,处理单元控制车轮运转。使用时,通过脚控制踏板组件,使踏板组件与水平面实现不同的倾角,而使体感车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控制,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时手还能扶住扶手组件,能够稳定车身,保证体感车的平衡,同时车轮和支撑机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平衡车身的作用;又由于踏板组件位于车身上,所以在体感车正常行驶时,只需用手向上抬一下扶手组件,即可将支撑机构抬起,使轮子脱离地面;当路面比较颠簸时,使用者容易晃动,此时使用者可以扶住扶手组件,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稳;或者车体失效时,车身存在不稳的问题,此时使用者也可以扶住扶手组件,避免使用者摔倒,而且支撑机构的设置还能起到限速的作用(当支撑机构抬起时能限制踏板组件踩下的行程,故能起到限制加速度输入的作用;同时由于有支撑机构的存在,相比其他体感车,车体是稳定的,通过内部的控制器能起到限速的作用,而其他的体感车在行驶过程中一旦限速,车体就会倾倒;由于有支撑机构的存在,即使产品失效,车体依然是稳定的,而其他体感车在产品失效时必然会发生倾倒);因此该体感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另外,由于支撑机构设置为轮子,轮子通过高度调节装置与扶手组件连接;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控制车身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踏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倾角。由于高度调节装置的设置,当高度调节装置上升时,则带动车身向上翻转,使车身与水平面形成钝角,因此通过车身的倾斜能够减小踏板组件的倾斜,能够对体感车最大速度进行限制;当高度调节装置下降时,则带动车身向下翻转,使车身与水平面形成锐角,通过车身的倾斜能够增大踏板组件的倾斜,能够增大体感车的最大速度;因此整个过程使用比较方便,而且速度的调节也非常方便,适合不同状态的使用者使用;能够使体感车平稳的运行,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扭车,包括两个车体、两个车轮、扶手组件和支撑机构,两个车体之间通过圆筒结构相连接;支撑机构与扶手组件相连,扶手组件与圆筒结构相连接,车身上设置有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踏板组件,车身内部还设置有控制系统,通过踩动踏板组件而使控制系统控制车轮运转。使用时,通过脚控制踏板组件,使踏板组件与水平面实现不同的倾角,而使扭扭车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控制,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时手还能扶住扶手组件,能够稳定车身,保证扭扭车的平衡,同时车轮和支撑机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同时扶手组件的设置,扭扭车也具有上述体感车的所以优点;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体感车或扭扭车。由于体感车或扭扭车的设置,所以电动车辆具有上述体感车或扭扭车的所有优点;通过扶手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体感车或扭扭车的平衡,而且还能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稳或者避免使用者摔倒,而且轮子的设置还能起到限速的作用;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体感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体感车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体感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体感车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体感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体感车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体感车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体感车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体感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体感车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体感车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体感车的俯视图。

图标:

100-车身;200-踏板组件;300-车轮;400-轮子;500-扶手组件;600-车体;

501-立杆;502-支撑结构;503-连接件;504-高度调节装置;50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体感车,包括:车身100、踏板组件200、车轮300、扶手组件500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扶手组件500相连,扶手组件500与车身100相连接,踏板组件200位于车身100上,通过调节车身10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支撑机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车身100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单元和用于检测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倾角的姿态检测单元,处理单元控制车轮300运转。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操作杆控制车身100运行,此时踏板与车身100是固定的,或者对控制踏板前后端施力控制车体运行,但是该控制踏板也无法相对车体运动;如果安装上扶手组件500,由于扶手组件500与车身100相连接,则安装扶手组件500后的体感车则相当于一个三轮车进行前后运行。而本申请而可根据使用需求控制轮子400是否着地,当轮子400抬起的时候,体感车可实现原地360度转弯,当体感车失去平衡的时候使用者可控制支撑机构着地,进而重心前移,增加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踏板组件200与第一车轮300中的定子轴固定连接,定子轴与车身100枢接,用于控制体感车运行;而且目前在三轮或四轮车中从未出现过定子轴与车身100枢接的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车身100和踏板组件200可设置在两个第一车轮300之间,也可以设在在两个第一车轮300的外侧;其中设在在两个第一车轮300的外侧时,两个第一车轮300通过车身相连。

还需要说明的是,扶手组件500与车身100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套筒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车身100固定,可以限制速度,增加了安全性。

具体的,扶手组件500包括把手505、立杆501和连接件503,扶手通过立杆501与连接件503连接;连接件503与车身10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车轮300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轴体穿过车轮300后与车身100枢接;踏板组件200与轴体固定连接;扶手组件500通过控制车身100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车速。

更进一步地,踏板组件200还连接有至少能在处理单元控制驱动轮加速运转时用于部分或完全补偿倾角以平衡踏板组件200的辅助平衡机构。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支撑机构设置为轮子或刷子。

当支撑机构设置为轮子时,轮子400通过高度调节装置504与扶手组件500连接;高度调节装置504通过控制车身100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的倾角;由于高度调节装置504的设置,当高度调节装置504上升时,则带动车身100向上翻转,使车身100与水平面形成钝角,因此通过车身100的倾斜能够减小踏板组件200的倾斜,能够对体感车最大速度进行限制;当高度调节装置504下降时,则带动车身100向下翻转,使车身100与水平面形成锐角,通过车身100的倾斜能够增大踏板组件200的倾斜,能够增大体感车的最大速度;因此整个过程使用比较方便,而且速度的调节也非常方便,适合不同状态的使用者使用;能够使体感车平稳的运行,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高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螺纹调节,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调节,只要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即可,具体结构这里不做限定。高度调节完成后可使用体感车。

具体的,立杆501通过支撑结构502与轮子400相连,高度调节装置504设置在支撑结构502上;轮子400的轮轴与支撑结构50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503设置为可转向的连接件503。

还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脚掌的长度大于踏板组件的长度(或者是用于对踏板组件限位的限位结构),所以当车身的角度调整后,即调整了脚掌与车身的角度,进控制了踏板组件踩下的行程,故能起到对加速度进行控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机构设置为刷子时,可以支撑车身,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稳,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使用非常方便。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体感车,使用时,通过脚控制踏板组件200,使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实现不同的倾角,而使体感车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控制,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时手还能扶住扶手组件500,能够稳定车身100,保证体感车的平衡,同时车轮300和轮子400的设置能够起到平衡的作用;又由于踏板组件200位于车身100上,所以在体感车正常行驶时,只需用手向上抬一下扶手组件500,即可将轮子400抬起,使轮子400脱离底面,避免轮子400影响体感车运行;当路面比较颠簸时,使用者容易晃动,此时使用者可以扶住扶手组件500,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稳;或者车体失效时,车身100存在不稳的问题,此时使用者也可以扶住扶手组件500,避免使用者摔倒,而且轮子400的设置还能起到限速的作用;(当轮子抬起时能限制踏板组件踩下的行程,故能起到限制加速度输入的作用;同时由于有轮子的存在,相比其他体感车,车体是稳定的,通过内部的控制器能起到限速的作用,而其他的体感车在行驶过程中一旦限速,车体就会倾倒;由于有轮子的成在,即使产品失效,车体依然是稳定的,而其他体感车在产品失效时必然会发生倾倒);因此该体感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体感车,包括:车身100、踏板组件200、车轮300、扶手组件500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扶手组件500相连,扶手组件500与车身100相连接,踏板组件200位于车身100上,通过调节车身10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支撑机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车身100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单元和用于检测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倾角的姿态检测单元,处理单元控制车轮300运转。

具体的,轮子400通过高度调节装置504与扶手组件500连接;高度调节装置504通过控制车身100与水平面的倾角,进而控制踏板组件200与水平面的倾角。

进一步地,连接件503通过支撑结构502与轮子400相连,高度调节装置504设置在支撑结构502上;轮子400的轮轴与支撑结构502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轮子400设置为万向轮。

本实施例的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体感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三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扭扭车包括:两个车体600、两个车轮300、扶手组件500和支撑机构,两个车体600之间通过圆筒结构相连接;支撑机构与扶手组件500相连,扶手组件500与圆筒结构相连接,车体600上设置有与车体600固定连接的踏板组件,车体600内部还设置有控制系统,通过踩动踏板组件而使控制系统控制车轮300运转。

一般情况下,扶手组件500与圆筒结构固定连接,其中圆筒结构可设置为套筒。

本实施例的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扭扭车,使用时,通过脚控制踏板组件,使踏板组件与水平面实现不同的倾角,而使扭扭车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控制,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时手还能扶住扶手组件,能够稳定车体,保证扭扭车的平衡,同时车轮和支撑机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平衡车身的作用。同时扶手组件的设置,扭扭车也具有上述体感车的所以优点;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体感车或扭扭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体感车或扭扭车。由于体感车或扭扭车的设置,所以电动车辆具有上述体感车或扭扭车的所有优点;通过扶手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体感车或扭扭车的平衡,而且还能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稳或者避免使用者摔倒,而且轮子的设置还能起到限速的作用;因此该体感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