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086发布日期:2019-04-24 00:1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装车。



背景技术:

目前结构件分厂配送W4左右侧板时采用的是1.4m高的工装笼车,每车可以装200件,配送时为左右侧板分别用两个工装笼车配送到总装线边,占用空间大,员工拿取时需要从工装笼车内拿出,有弯腰动作,造成员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车,上述工装车通过改变车身的结构设计,可运输各类板件,且利于操作人员从工装车内取放板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装车,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以及沿所述车体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以及所述底架形成用于放置板件的放置空间,且所述放置空间的底部设有底板;

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且沿垂直所述底架方向排列的一组底部隔板组和至少一组顶部隔板组,其中:

每组所述底部隔板组包括多个由隔板形成的、用于放置所述板件的底部限位腔,每个所述底部限位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车体的侧面;每组所述顶部隔板组包括多个与所述底部限位腔一一对应的顶部限位腔,且每个所述顶部限位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车体的侧面;每一对相互对应的底部限位腔和顶部限位腔相互配合形成一沿垂直于所述底架方向延伸的板件限位空间。

上述工装车中,工装车包括车体、一组底部隔板组件以及至少一组顶部隔板组件,车体包括底架以及沿车体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底架间形成用于放置板件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板件的底板,而每组底部隔板组件具有对板件进行限位的底部限位腔,每组顶部隔板组件具有与底部限位腔一一对应的顶部限位腔。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运输板件时,可将板件置于每一对相互对应的底部限位腔和顶部限位腔相互配合形成的一沿垂直于底架方向延伸的板件限位空间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取放板件时,可从板件限位空间朝向车体侧面的开口进行拿出或者放入操作,避免了员工弯腰从工装车拿取板件。而且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运送左右侧板时,可将每对左右侧板置于一个板件限位空间内,各板件限位空间可对各对儿板件进行分隔,使得每对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一对应,避免混乱,操作人员在装配时可直接拿取成对儿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设置多个开口朝向车体侧面的板件限位空间,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实现了对板件的整体配送、降低了板件运输的复杂度、简化了配送流程,可提高装配效率。

因此,上述工装车通过改变车身的结构设计,可运输各类板件,且利于操作人员从工装车内取放板件。

优选地,每组所述隔板组内设有延伸方向平行所述车体行进方向的分隔杆,且所述分隔杆将每个所述限位腔分隔成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腔的开口方向相背。

优选地,所述顶部隔板组为一组。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前端的前端牵引组件;和/或,

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后端的后端牵引组件。

优选地,当所述车体设有前端牵引组件时,所述前端牵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架前端的连接底座和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与所述连接底座通过销轴枢接,所述牵引杆具有牵引工位和收起工位,当所述牵引杆处于牵引工位时,所述牵引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架的延伸方向,当所述牵引杆处于收起工位时,所述牵引杆绕所述销轴翻转至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架的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板件从所述车体侧面脱出的防护组。

优选地,所述防护组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用于阻挡所述板件从第一侧面脱出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用于阻挡所述板件从第二侧面脱出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沿垂直所述底架的延伸方向,所述底板的截面为V型,且所述V 型的开口朝向所述底部隔板组。

优选地,每个所述底部隔板组的表面裹覆有缓冲材料;和/或,

每个所述顶部隔板组的表面裹覆有缓冲材料;和/或,

所述车体的表面覆盖有缓冲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架底部的滚轮组。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前端、用于推/拉所述车体的把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工装车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工装车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工装车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车中前端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车中后端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结构的具体示意图。

图标:10-底架;20-第一支撑架;30-第二支撑架;40-底部隔板组;50-顶部隔板组;60-前端牵引组件;601-连接底座;602-牵引杆;603-销轴;604-开口销;70-后端牵引组件;701-连接底座;7011-U型板;7012-中间板;702-插销;703-弹簧;80-第一限位杆;90-第二限位杆;100-车轮;110-把手;120-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装车,包括:

车体,车体包括底架10以及沿车体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第一支撑架20、第二支撑架30以及底架10形成用于放置板件 120的放置空间,且放置空间的底部设有底板;

设于第一支撑架20与第二支撑架30之间、且沿垂直底架10方向排列的一组底部隔板组40和至少一组顶部隔板组50,其中:

每组底部隔板组40包括多个由隔板形成的、用于放置板件120的底部限位腔,每个底部限位腔的开口朝向车体的侧面;每组顶部隔板组50包括多个与底部限位腔一一对应的顶部限位腔,且每个顶部限位腔的开口朝向车体的侧面;每一对相互对应的底部限位腔和顶部限位腔相互配合形成一沿垂直于底架 10方向延伸的板件120限位空间。

上述工装车中,工装车包括车体、一组底部隔板组40件以及至少一组顶部隔板组50件,车体包括底架10以及沿车体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架20 和第二支撑架30,且第一支撑架20、第二支撑架30以及底架10间形成用于放置板件120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板件120的底板,而每组底部隔板组40件具有对板件120进行限位的底部限位腔,每组顶部隔板组50件具有与底部限位腔一一对应的顶部限位腔。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运输板件120时,可将板件120置于每一对相互对应的底部限位腔和顶部限位腔相互配合形成的一沿垂直于底架10方向延伸的板件120限位空间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取放板件120时,可从板件120限位空间朝向车体侧面的开口进行拿出或者放入操作,避免了员工弯腰从工装车拿取板件120。而且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运送左右侧板时,可将每对左右侧板置于一个板件120限位空间内,各板件120限位空间可对各对儿板件120进行分隔,使得每对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一对应,避免混乱,操作人员在装配时可直接拿取成对儿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设置多个开口朝向车体侧面的板件120限位空间,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实现了对板件120的整体配送、降低了板件120运输的复杂度、简化了配送流程,可提高装配效率。

因此,上述工装车通过改变车身的结构设计,可运输各类板件120,且利于操作人员从工装车内取放板件1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运输的物品并不局限于板件120,只要是可以整体保持竖直的承载物即可,当然,每个板件120限位空间的大小可根据工装车待运输物件的大小进行更改,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中的隔板可由直径为12mm的钢管制作形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的运输量,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组隔板组内设有延伸方向平行车体行进方向的分隔杆,且分隔杆将每个限位腔分隔成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第一限位腔的开口方向与第二限位腔的开口方向相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可关于分隔杆的延伸方向对称,即倘若设置工装车的第一限位腔的数目为25个,则第二限位腔的数目也为25个,当运用该工装车运输侧板时,由于每个限位腔内放置一对侧边,则该工装车可同时运输50对侧板(100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出于简化工装车结构的目的,优选的,顶部隔板组50为一组。

需要说明的是,一组顶部隔板组50内的第一个顶部限位腔即可与对应的底部限位腔形成一个对板件120的板件120限位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还包括设于车体前端的前端牵引组件60;和/或,

还包括设于车体后端的后端牵引组件7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的,当车体设有前端牵引组件60时,请参考图5,前端牵引组件60包括设于底架10前端的连接底座601和牵引杆 602,牵引杆602与连接底座601通过销轴603枢接,牵引杆602具有牵引工位和收起工位,当牵引杆602处于牵引工位时,牵引杆60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架10的延伸方向,当牵引杆602处于收起工位时,牵引杆602绕销轴603 翻转至延伸方向垂直于底架10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通过前端牵引组件60牵引工装车时,可将牵引杆602绕销轴603翻转至牵引工位,当闲置工装车时,可将牵引杆602绕销轴603翻转至收起工位,以节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牵引杆602通过销轴603与连接底座601枢接,且销轴 603的两端插装有开口销604,以防止销轴603脱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的,请参考图6,后端牵引组件70的结构可包括设于底架10后端的连接底座701和设于连接底座701背离底架10一侧通孔内的插销702。

具体来说,请参考图7,后端牵引组件70的连接底座701包括U型板7011 以及焊接于U型板7011内的中间板7012,中间板7012将U型板7011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位于第二空间的上部),U型板7011以及中间板7012具有轴心线重合的通孔,插销702可从通孔插入,且插销702位于第一空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703,弹簧703的一端与第一空间背离第二空间的一侧抵设,另一端与插销702的凸台抵设,以使插销702可沿通孔的轴线心方向滑动。

此外,插销702背离第二空间的一端设有阻挡杆,以防止沿通孔的轴心线方向,插销702沿第一空间至第二空间滑动,且从第二空间脱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既包括前端牵引组件60,又包括后端牵引组件70,且前端牵引组件60中的牵引杆602可由直径为16mm的45#钢焊接而成,前端牵引组件60中的连接底座601与后端牵引组件70中的连接底座701均可用厚度为8mm的45#钢板焊接,且焊后要求打磨。

需要说明的是,前一工装车的后端牵引组件70可与后一工装车的前端牵引组件60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后端牵引组件70的连接底座701的第二空间可套设于牵引杆602 外侧,且后端牵引组件70中的插销702可沿垂直底架10方向固定前一工装车的后端牵引组件70可与后一工装车的前端牵引组件60的连接关系,以防止二者脱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撑架20与第二支撑架30之间、用于防止板件120从车体侧面脱出的防护组。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防护组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其中:

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用于阻挡板件120从第一侧面脱出的第一限位杆80,第一限位杆80与第一支撑架20以及第二支撑架30之间可拆卸连接;

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用于阻挡板件120从第二侧面脱出的第二限位杆90,第二限位杆90与第一支撑架20以及第二支撑架30之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第一限位杆80与第一支撑架20以及第二支撑架30钩接,同样的,第二限位杆90与第一支撑架20以及第二支撑架30钩接。

在操作人员需要从工装车取放板件120时,可将第一限位杆80以及第二限位杆90从工装车上拆卸,在完成取放操作或者需要运输时,将第一限位杆 80与第二限位杆90装配上,以防止板件120从车体侧面脱出,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能由于避免板件120脱出造成的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防止板件120从车体侧面脱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沿垂直底架10的延伸方向,底板的截面为V型,且V 型的开口朝向底部隔板组40,如图4所示,置于底板上的侧板向背离开口方向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可将底架10朝向底部隔板组40的一侧设置成V型,将底板铺设与该侧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板件120在运输过程中被磕碰,优选的,每个底部隔板组40的表面裹覆有缓冲材料;和/或,

每个顶部隔板组50的表面裹覆有缓冲材料;和/或,

车体的表面覆盖有缓冲材料。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隔板表面先用透明胶管套一层再在表层裹一层绒布;底板选用1.2mm冷板,且在冷板是那个用2mm地毯粘贴覆盖;车体各处用绒布裹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还包括设于底架10底部的滚轮组。

具体的,滚轮组包括车轮100以及连接板,连接板焊接于底架10的底部,车轮100焊接于连接板背离车架一侧,优选的,车轮100数量为4个,且车轮 100选用6寸中型超级聚氨酯减震轮,且为了提升滚轮组的使用寿命,选取连接板为5mm厚钢板。

需要说明的是,滚轮可以设定为带刹车、两定向以及两万向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前端、用于推/拉所述车体的把手110,具体的,把手110可选用圆钢管,而圆钢管的直接可为12mm。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