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6852发布日期:2019-03-30 09:24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是置于电动自行车前方连接前轮与车把的重要部件。其中前叉带有避震装置,通过焊接与头管连接在一起。目前的加工工艺中,由于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以及由于焊接受热造成头管膨胀,这些都会影响头管与前叉连接的稳定性。一旦前叉和头管发生断裂,则会给驾驶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解决新的结构以上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已解决焊接过程中头管产生残余应力以及头管受热发生变形的问题,保证头管与前叉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包括前叉减震、减震座减震和头管减震,所述前叉减震的顶端向一侧弯折与减震座减震连接,所述头管减震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形成连接部减震,所述连接部减震设置有若干线形槽减震,所述线形槽减震由连接部减震底端沿轴向延伸至连接部减震的顶端,所述减震座减震设置有锥形连接孔减震,所述连接部减震与连接孔减震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减震包括减震座本体减震、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导向套减震、连接柱减震和限位环减震;所述锥形连接孔减震设置于连接柱减震上,所述减震座本体减震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导向套减震固连于容置槽内,所述连接柱减震套设于导向套减震内,所述连接柱减震沿导向套减震上下滑动,所述限位环减震套设于连接柱减震外表面,且连接于导向套减震的顶部,若干所述减震弹簧减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容置槽底端和连接柱减震的底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本体减震的圆柱面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减震;所述容置槽侧面、限位环减震上表面和连接柱减震的外表面形成排水槽减震,若干所述排水孔减震与排水槽减震相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帽减震,所述防水帽减震固连于所述连接部减震的上方,所述防水帽减震罩设于连接柱减震的外部和容置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减震的上表面外为向上凸起的圆锥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将头管的连接部设置了若干个线形槽,以释放头管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吸收头管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受热变形;头管锥形的连接部与锥形连接孔配合形成快速定位;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设置有防水帽,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容置槽,造成减震弹簧生锈失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座和头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座和头管连接的剖面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座本体和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6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头管组件,包括前叉1、减震座2和头管3,所述前叉1的顶端向一侧弯折与减震座2连接,所述头管3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形成连接部301,所述连接部301设置有若干线形槽302,所述线形槽302由连接部301 底端沿轴向延伸至连接部301的顶端,所述减震座2设置有锥形连接孔201,所述连接部301与连接孔201固连。

所述减震座2包括减震座本体202、若干减震弹簧203、导向套204、连接柱205 和限位环206;所述锥形连接孔201设置于连接柱205上,所述减震座本体202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导向套204固连于容置槽内,所述连接柱205套设于导向套204 内,所述连接柱205沿导向套204上下滑动,所述限位环206套设于连接柱205外表面,且连接于导向套204的顶部,若干所述减震弹簧2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容置槽底端和连接柱205的底端连接。

具体的导向套204设置有若干导向槽209,所述导向槽209由导向套204的上表面向下延伸,所述连接柱205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起210,若干个导向凸起210 与若干个所述导向槽209一一对应,连接在导向套204上部的限位环206对导向凸起210 形成上限位;若干个导向凸起210设置于导向套204的中部位置,当导向凸起210滑至导向槽209的最下端时,导向套204的上表面依然高出于限位环206。

所述减震座本体202的圆柱面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207;所述容置槽侧面、限位环206上表面和连接柱205的外表面形成排水槽208,若干所述排水孔207与排水槽208 相通。

还包括防水帽4,所述防水帽4固连于所述连接部301的上方,所述防水帽4罩设于连接柱205的外部和容置槽内部。

所述限位环206的上表面外为向上凸起的圆锥面,雨水累积至排水槽208内部时,经由排水孔207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