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318发布日期:2019-05-24 21:3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装卸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运输货物装卸方式经历了从人力装卸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卸的过程。人力装卸和以人力并利用简单工具进行的装卸,延续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仍有应用。但它已不能适应汽车运输发展特别是汽车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实现联合运输的需要,于是在汽车货物运输中实现机械装卸的要求日益迫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了大量便利货物装卸的各种专用运输汽车,装卸机械和设备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性能不断提高,与机械装卸相适应的货物包装和装卸工艺等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因而各国汽车运输货物装卸机械化程度(机械装卸量占货物装卸总量的比重)都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现有的装卸运输车存在以下缺陷:

市面上的装卸运输车一般结构比较单一,不具有升降调节机构,搬运时一般需要人弯腰搬运,增加工人师傅的负担,同时,当人站在车上时,需要车下人将货物举高,搬运不便,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装卸运输车,其能解决搬运不便及搬运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装卸运输车,包括主体、移动抬升件、连接带、滚动轮、握持件、手动结构及车轮,所述主体呈L型,所述主体两侧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抬升件包括抬升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合页、支撑件及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抬升架,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合页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抬升架,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连接板及导向轮,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导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手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卷带轮、蜗杆及转动手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卷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卷带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转动手把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底部,所述滚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顶部,所述连接带绕过所述滚动轮,所述连接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带轮,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件固定于所述主体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装卸运输车还包括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弹性件、横杆及减震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件与所述移动抬升件位于所述主体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滑动安装于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轮的直径大于所述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抬升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轮的数量为2个。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卷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卷带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转动手把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底部,所述滚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顶部,所述连接带绕过所述滚动轮,所述连接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带轮,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转动手把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带调节所述移动抬升件的高度,方便了使用人的搬运,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装卸运输车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另一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又一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快速装卸运输车的再一立体图。

图中:100、快速装卸运输车;10、主体;11、滑动槽;20、移动抬升件;21、抬升架;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合页;25、支撑件;26、滑动结构;261、连接板;262、导向轮;30、连接带;31、滚动轮;40、握持件;60、减震结构;61、第一连接件;62、弹性件;63、横杆;64、减震轮;70、手动结构;71、第一齿轮;72、卷带轮;73、蜗杆;74、转动手把;80、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7,一种快速装卸运输车100包括主体10、移动抬升件20、连接带30、滚动轮31、握持件40、手动结构70及车轮80,所述主体10呈L型,所述主体10两侧设有滑动槽11;所述移动抬升件20包括抬升架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3、合页24、支撑件25及滑动结构26,所述第一固定板22固定于所述抬升架21,所述第二固定板23通过所述合页24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所述支撑件25固定于所述抬升架21,所述滑动结构26包括连接板261及导向轮262,所述连接板261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5,所述导向轮262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61;所述手动结构70包括第一齿轮71、卷带轮72、蜗杆73及转动手把74,所述第一齿轮71与所述卷带轮72固定连接,所述卷带轮72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10,所述蜗杆73与所述第一齿轮71啮合传动,所述转动手把74与所述蜗杆73固定连接,所述车轮80安装于所述主体10底部,所述滚动轮31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10顶部,所述连接带30绕过所述滚动轮31,所述连接带30一端缠绕于所述卷带轮72,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5固定连接。转动所述转动手把74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带30调节所述移动抬升件20的高度,方便了使用人的搬运,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优选的,所述握持件40固定于所述主体10后部,所述快速装卸运输车还包括减震结构6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1、弹性件62、横杆63及减震轮64,所述第一连接件61固定于所述主体10,所述弹性件6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1和所述横杆63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轮64转动安装于所述横杆63。解决了搬运过程的减震问题,避免搬运时震动过大对产品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握持件40与所述移动抬升件20位于所述主体10相对两侧,所述导向轮262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1,所述减震轮64的直径大于所述车轮80,提升了运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合页2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件25位于所述抬升架21和所述固定板23之间,所述车轮80的数量为4个,所述减震轮64的数量为2个。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