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408发布日期:2019-06-05 23:0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手推车是家长们携带婴幼儿外出的必备工具,使用婴儿手推车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还能提高婴幼儿出行的舒适度。目前,婴儿手推车产品在满足安全、牢固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婴儿手推车的折叠性能,而使用者不仅对婴儿手推车折叠后体积的要求较高,还对手推车收叠的便利性特别关注。

现有婴儿手推车的折叠关节一般包括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通过上述三个组件以及与之相连的连杆组件来实现整车的折叠,得到的折叠体积较小,但由于婴儿手推车结构的复杂性,其折叠过程一般比较麻烦,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在折叠过程中,座架组件和连杆组件联动,使得折叠过程一气呵成,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包括有手把组件以及对称设置在手把组件两端的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其中,

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上推杆和下推杆组件,所述上推杆的上端与手把组件销接,所述上推杆的下端通过收车座与所述下推杆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下推杆组件包括有均与收车座转动连接的下推杆一和下推杆二;

所述前脚组件包括有前脚撑杆、设置在前脚撑杆下端的前轮组件以及销接在前脚撑杆上的前脚支撑片,所述前脚支撑片背离前脚撑杆的一端与下推杆二的下端销接,所述下推杆二还销接在后脚撑杆上;

所述后脚组件包括有后脚撑杆以及设置在后脚撑杆下端的后轮组件;

所述前脚撑杆的上端和下推杆一的下端分别销接在后脚撑杆的上端;

所述下推杆一和下推杆二之间设有座架组件,所述座架组件转动连接在下推杆组件上;对称设置的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之间设有用以实现宽度折叠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杆一、连杆组件二以及连杆组件三,所述连杆一设置在前脚撑杆与后脚撑杆之间,所述连杆组件二与连杆一以及后脚撑杆均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三转动连接在下推杆二上。

作为优选,所述座架组件包括有座架支撑杆以及销接在座架支撑杆上的座架支撑片,所述座架支撑片背离座架支撑杆的一端销接在下推杆二上,所述下推杆一上销接有座架滑动件,所述座架支撑杆滑动插设在座架滑动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座架支撑杆上还固定安装有座架定位件,所述座架定位件位于座架支撑片与座架滑动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婴儿手推车还包括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有与座架支撑片销接的扶手连接座以及活动插设在扶手连接座上的扶手。

作为优选,所述后脚撑杆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一,所述连杆一的两端分别销接在前脚撑杆和套环一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脚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上设有两个连线垂直于后脚撑杆的销接端口,所述前脚撑杆的上端及下推杆一的下端分别销接在T型连接件的两个销接端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脚组件还包括有前支撑横杆和前连接连杆,所述前支撑横杆的中间位置设有销接点,所述前支撑横杆的两端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所述前支撑横杆两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前脚撑杆上,所述前连接连杆的两端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所述前连接连杆两端的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前支撑横杆和T型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二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一以及销接在弯折管一两端的U型连接件,所述弯折管一两端的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连杆一和T型连接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三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二以及销接在弯折管二两端的U型连接件,所述下推杆二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二,所述套环二位于座架支撑片与下推杆二销接点的上方,所述弯折管二两端的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套环二以及后脚撑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手把组件包括有手把一和手把二,所述手把一的一端销接在手把二的一端,所述手把一和手把二的销接处设有收车按钮;所述手把一的自由端以及手把二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推杆的上端销接,所述手把组件与上推杆的销接处以及收车座之间连接有收车绳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通过转动设置在推杆组件上的座架组件以及对称设置在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之间设有用以实现宽度折叠的连杆组件,再联动手推车其它部位,即可快速地进行手推车的折叠,一气呵成,操作过程简单,省时省力;且座架组件和连杆组件可对车身进行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强了手推车的牢固性;此外,滑动设计的座架支撑杆可在保证手推车的重心及其易折叠的前提下,支撑较大空间的婴儿座椅,给婴儿以较强的舒适感,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用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手把组件,11、手把一,12.手把二、13、收车按钮,2、推杆组件,21、上推杆,22、下推杆组件,221、下推杆一,222、下推杆二,3、前脚组件,31、前脚撑杆,32、前轮组件,33、前支撑横杆,34、前连接连杆,35、前脚支撑片,4、后脚组件,41、后脚撑杆,42、后轮组件,43、T型连接件,5、收车座,6、连杆组件,61、连杆一,62、连杆组件二,621、弯折管一,63、连杆组件三,631、弯折管二,7、座架组件,71、座架支撑杆,72、座架支撑片,73、座架滑动件,74、座架定位件,81、套环一,82、套环二,9、扶手组件,91、扶手连接座,9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可折叠式婴儿手推车,包括有手把组件1以及对称设置在手把组件1两端的推杆组件2、前脚组件3和后脚组件4。

手把组件1包括有手把一11、手把二12以及收车按钮13,手把一11的一端销接在手把二12的一端,其收车按钮13设置在手把一11和手把二12的销接处,手按收车按钮13,即可解锁手把一11和手把二12且两者绕收车按钮13向下转动;推杆组件2包括有上推杆21和下推杆组件22,手把一11的自由端和手把二12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推杆21的上端销接,上推杆21的下端通过收车座5与下推杆组件22的上端相连,其中,下推杆组件22包括有均与收车座5转动连接的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下推杆二222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二82;手把组件1与上推杆21的销接处以及收车座5之间连接有收车绳索,在手把组件1绕收车按钮13向下转动时,会拉动手把组件1与上推杆21销接处的收车绳索,进行带动收车座5并使其解锁,此时,与收车座5相连的下推杆组件22则可绕收车座5转动。

前脚组件3包括有前脚撑杆31、前轮组件32、前支撑横杆33、前连接连杆34以及前脚支撑片35;前轮组件32设置在前脚撑杆31的下端;前支撑横杆33的中间位置设有销接点,其两端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且U型连接件销接在前脚撑杆31上;前连接连杆34的两端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且其一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前支撑横杆33;前脚支撑片35的一端销接在前脚撑杆31上,且前脚支撑片35背离前脚撑杆31的一端与下推杆二222的下端销接。

后脚组件4包括有后脚撑杆41、设置在后脚撑杆41下端的后轮组件42以及固定连接在后脚撑杆41上端的T型连接件43;下推杆二222销接在后脚撑杆41上,且后脚撑杆41上滑动套设有滑套一81,该滑套一81位于下推杆二222与后脚撑杆41销接点的下方;T型连接件43上设有两个连线垂直于后脚撑杆41的销接端口,前脚撑杆31的上端以及下推杆一221的下端分别销接在该T型连接件43的两个销接端口上,此外,前连接连杆34另一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T型连接件43上。

如图3所示,在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婴儿座椅的座架组件7,该座架组件7包括有座架支撑杆71以及销接在座架支撑杆71上的座架支撑片72;座架支撑片72背离座架支撑杆71的一端销接在下推杆二222上;下推杆一221上销接有座架滑动件73,座架支撑杆71滑动插设在座架滑动件73上,可向T型连接件43的方向延长座架支撑杆71的尺寸,以承载较大尺寸的婴儿座椅而不影响婴儿车的重心,从而保证婴儿坐在座椅里面的舒适性以及婴儿车的稳定性,此外,滑动设置的座架支撑杆71不会增加婴儿车的体积,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从而保证折叠后车身的美观性以及易携带性;座架支撑杆71上还固定安装有座架定位件74,该座架定位件74位于座架支撑片72与座架滑动件73之间,用于限定座架滑动件73与座架支撑片72之间的距离。此外,还在座架支撑片72上销接有扶手组件9,该扶手组件9包括有与座架支撑片72销接的扶手连接座91以及活动插设在扶手连接座91上的扶手92,当该扶手92由硬质材料制成时,在折叠之前可将该扶手92卸下后再进行折叠操作,当该扶手92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制成时,该扶手92无需拆卸即可进行婴儿手推车的折叠。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婴儿手推车的宽度折叠,在对称设置的推杆组件2、前脚组件3以及后脚组件4之间设有连杆组件6,连杆组件6不仅对婴儿手推车的车身具有支撑的作用,可增强车身的牢固性,还在折叠过程中可联动其它部件,更快捷地进行手推车的折叠。该连杆组件6包括有连杆一61、连杆组件二62和连杆组件三63;连杆一61的两端分别销接在前脚撑杆31和套环一81上;连杆组件二62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一621以及销接在弯折管一621两端的U型连接件,弯折管一621两端的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连杆一61和T型连接件43上;连杆组件三63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二631以及销接在弯折管二631两端的U型连接件,下推杆二222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二82,套环二82位于座架支撑片72与下推杆二222销接点的上方,弯折管二631两端的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套环二82以及后脚撑杆41上。

图4为图1所示婴儿手推车折叠后的状态图,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手推车折叠后的体积较小,其空间占用率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原理:

使用者需要收车时,手按收车按钮13,可解锁手把一11和手把二12,再向下按压把手把组件1使其绕收车按钮13向下旋转,手把组件1与上推杆21销接处的收车绳索会拉动收车座5,并使得收车座5与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之间解锁;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会相对于收车座5发生转动,同时,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也会分别绕着T型连接件43和后脚撑杆41发生转动;下推杆二222的转动一方面会使得扶手连接座91由紧贴下推杆二222的状态转变成与下推杆二222拉开一定间隙,从而扶手连接座91发生转动并向座架支撑杆71的方向靠拢,扶手连接座91的转动会带动座架支撑杆71在座架滑动件73内、向背离座架定位件74的方向滑动,而座架支撑杆71的滑动使得座架滑动件73发生转动;下推杆二222转动同样也会使得与其下端相连的前脚支撑片35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前脚撑杆31绕着T型连接件43向后脚撑杆41的方向转动,而前脚撑杆31的转动会带动连杆一61发生移动,与之相连的套环一81沿着后脚撑杆41向后轮组件42的方向滑动,而套环一81又会带动连杆组件二62的转动,这样会使得左右两侧的车架主体向中间靠拢;此外,在前脚撑杆31向后脚撑杆41的方向靠拢的同时,前支撑横杆33在前连接连杆34的作用下绕销接点向下运动,并使得左右两侧的车架主体进一步往中间靠拢;由于左右两侧的车架主体向中间靠拢,连杆组件三63由于受到挤压力,其与套环二82相连的一端向收车座5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下推杆二222往中间靠拢,从而各个结构互相折叠并靠拢以达到最佳的折叠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