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475发布日期:2019-07-31 20:0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离地面间隙低,无防护措施。由于副车架离地间隙是整车最小离地的间隙,当车辆在路况差的路面行驶时,存在电池包与路面刮蹭的风险,可能导致电池包外壳被刺穿,引起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该下横梁可以预知底盘副车架已经与地面障碍物发生刮蹭,驾驶员启动制动模式,从而避免电池包直接与路面障碍物刮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副车架上,横梁本体位于电池包的前部,电池包底部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横梁本体的底部到地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上盖板连接在副车架上,下壳体通过卡扣与上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副车架上,下壳体上与紧固件对应处设有减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橡胶内衬和螺栓,橡胶内衬贯穿上盖板上的安装孔,橡胶内衬上设有用于与上盖板配合的环形槽,安装孔与橡胶内衬接触处的上盖板插入到环形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减振钢套,橡胶内衬套接在减振钢套上,减振钢套与橡胶内衬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上设有垫片,减振钢套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螺栓穿过垫片和减振钢套通过与设置在副车架上的螺纹孔配合紧固连接到副车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加强筋Ⅰ,加强筋Ⅰ向靠近下壳体的方向凸起,下壳体上设有加强筋Ⅱ,加强筋Ⅱ向靠近上盖板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漏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两端部设有用于避让副车架与前悬架连接的倒角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横梁本体连接在副车架上后,整车的离地最小间隙位置由电池包位置变成副车架总成的下横梁处,当车辆行驶在坏路面时,若出现底盘刮蹭的情况,障碍物先与副车架上的横梁本体刮蹭,而不是直接与电池包刮蹭,解决了底盘刮蹭时先与电池包刮蹭的问题,从而避免因电池包刮蹭造成电池包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将横梁本体设置在电池包的前部,则下横梁可以预知底盘副车架已经与地面障碍物发生刮蹭,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路况改变方向或启动制动模式,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电池包直接与路面障碍物刮蹭,增加了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下在壳体上与上盖板的紧固件对应处设有减料孔,利用安装工具穿过减料孔对紧固件进行拧紧,既起到去料减轻重量的作用,又有利于紧固件的安装,使横梁本体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达到了为横梁本体的厚度增加,又不增加横梁本体安装难度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Ⅰ和加强筋Ⅱ均向横梁本体的内部凸起,这样可以避免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在上盖板和下壳体上适当增加减料孔和加强筋,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横梁本体的重量。

5、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内衬套接在减振钢套上且为过盈配合,增加了橡胶内衬的结构强度,而且减振钢套还起到保护橡胶内衬的作用。此外,当燃横梁本体与底面刮蹭时,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通过上盖板传递到橡胶内衬上,橡胶内衬为柔性件具有降噪减振功能;橡胶内衬再装配到减振钢套上,减振钢套由金属钢制成,保证了上盖板安装的牢固性及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梁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梁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梁安装在副车架上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梁安装在副车架上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板与副车架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横梁本体;2、副车架;21、螺纹孔;3、上盖板;31、加强筋Ⅰ;32、凸起Ⅰ;33、凸起Ⅱ;4、下壳体;41、加强筋Ⅱ;42、减料孔;5、电池包;6、卡扣;7、橡胶内衬;71、环形槽;8、螺栓;81、垫片;9、减振钢套;91、通孔;10、漏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防止电池包刮蹭的副车架下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横梁本体1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副车架2上,横梁本体1位于电池包5的前部,以汽车向前运行的方向为正方向,电池包底部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横梁本体1的底部到地面的距离。横梁本体1连接在副车架2上后,整车的离地最小间隙位置由电池包位置变成副车架总成的下横梁处,当车辆行驶在坏路面时,若出现底盘刮蹭的情况,障碍物先与副车架上的横梁本体1刮蹭,而不是直接与电池包刮蹭,解决了底盘刮蹭时先与电池包刮蹭的问题,从而避免因电池包刮蹭造成电池包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的风险。此外,将横梁本体1设置在电池包5的前部,则下横梁可以预知底盘副车架已经与地面障碍物发生刮蹭,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路况改变方向或启动制动模式,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电池包直接与路面障碍物刮蹭,增加了安全性能。

为使横梁本体1的厚度增加,即到底面的距离减小可以更好的感知障碍物,又不增加横梁本体1安装的难度,设计横梁本体1包括上盖板3和下壳体4,上盖板3连接在副车架2上,下壳体4通过卡扣6与上盖板3连接;上盖板3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副车架2上,下壳体4上与上盖板3的紧固件对应处设有减料孔42。利用安装工具通过减料孔42对紧固件进行拧紧,既起到去料减轻重量的作用,又有利于紧固件的安装,使横梁本体1与副车架2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上盖板3上也设有减料孔42。上盖板3和下壳体4使用钢材冲压、焊接成型,为增加上盖板3和下壳体4的结构强度,在上盖板3上设有加强筋Ⅰ31,加强筋Ⅰ31向靠近下壳体4的方向凸起,下壳体4上设有加强筋Ⅱ41,加强筋Ⅱ41向靠近上盖板3的方向凸起,即加强筋Ⅰ31和加强筋Ⅱ41均向横梁本体1的内部凸起,这样可以避免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在上盖板3和下壳体4上适当增加减料孔和加强筋,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横梁本体的重量。

考虑到整车进行电泳和雨天时,横梁本体1内会出现电泳积液和积水的问题,在下壳体4上设有漏液孔10。结合生产线上的工位器具,需在下横梁的左右两侧设计避让结构,保证前副车架能固定在工位器具上进行前悬架装配,所以在横梁本体1的两端部设有用于避让副车架2与前悬架连接的倒角结构11。

为减少横梁本体1与底面刮蹭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整车上,上述紧固件包括橡胶内衬7和螺栓8,橡胶内衬7贯穿上盖板3上的安装孔,橡胶内衬7上设有用于与上盖板3配合的环形槽71,安装孔与橡胶内衬7接触处的上盖板3插入到环形槽71中。紧固件还包括减振钢套9,橡胶内衬7套接在减振钢套9上,减振钢套9与橡胶内衬7之间为过盈配合。螺栓8上设有垫片81,减振钢套9上设有与螺栓8配合的通孔91,螺栓8穿过垫片81和减振钢套9通过与设置在副车架2上的螺纹孔21配合紧固连接到副车架2上。橡胶内衬7套接在减振钢套9上且为过盈配合,增加了橡胶内衬7的结构强度,而且减振钢套9还起到保护橡胶内衬7的作用。当燃横梁本体1与底面刮蹭时,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通过下壳体4传递到上盖板3上。传递到上盖板3上的振动又传递到橡胶内衬7上,橡胶内衬7为柔性件具有降噪减振功能。橡胶内衬7再装配到减振钢套9上,减振钢套9由金属钢制成,保证了上盖板3安装的牢固性及耐久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