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545发布日期:2019-10-13 01:0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现在传统动力汽车在日益增大的环境、资源压力下,举步维艰,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曙光。因成本考虑,当期车体结构基本仍借用传统动力车体,在匹配新能源汽车时,将会遇到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模块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当前新能源市场上,多以传统动力车体改装搭载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等。布置缺陷较多:

若电池布置于行李箱,则占用行李箱空间,且高压系统可能与乘员舱无法有效隔离,存在安全隐患;若电池布置于下车体,则会导致车辆通过性下降,而电池保护较弱,也存在磕碰等安全隐患。

另外,纯电动车动力总成(由电机+减速器/变速箱组成)相对传统动力(由发动机+变速箱组成)体积更小,且不需进排气等部件,冷却系统相对也更加紧凑,所以在传统车体架构中开发纯电动车,则机舱利用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使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模块和机舱布置均更加合理、整车布置更为紧凑,保证各方面机能性的同时,提高车身的强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包括纵梁、横梁和面板,所述纵梁均为对称设置,从前到后依次包括机舱纵梁、门槛纵梁、中地板纵梁和后地板纵梁,且所述机舱纵梁向内收拢同时向下降低;所述横梁包括前座椅安装横梁和后座椅安装横梁,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门槛纵梁,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地板纵梁,在后座椅安装横梁上部设置中地板面板,在后地板纵梁之间设有后地板面板,且所述中地板面板位置高于所述后地板面板的位置,在机舱纵梁之间设有机舱面板,在门槛纵梁之间设有前地板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纵梁之间设置中部纵梁,连接前座椅安装横梁,且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中部纵梁均位于地板面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前端安装有机舱导风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面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包括充电机、配电盒、电机控制器、铅酸电池在内的各机舱部件以及机舱行李箱。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面板用于固定放置备胎。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面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子真空泵、电子压缩机、电机和减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和后座椅安装横梁分别用于安装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纵梁、中地板纵梁和后座椅安装横梁为动力电池提供有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下表面安装前悬架,所述中地板纵梁下表面安装后悬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一种新能源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上述的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构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车体平台架构同时提供动力电池的安装点,不另行布置动力电池的安装梁结构,优化了纯电动汽车的机舱布置、动力电池布置、后行李箱布置,实现各个部件的布置合理性,整车布置更为紧凑;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中,所述机舱纵梁降低向内收拢,优化碰撞传递路径,提高被动安全性能;增加所述机舱面板,隔离动力总成,同时为其它非运动部件提供支架支撑,优化机舱流场;增加所述机舱导风结构,优化风阻及机舱流场;所述中地板面板抬高,提高后部动力电池的高度空间;所述后地板面板降低,提供备胎坑,提供行李箱容积,避免影响行李箱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纯电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包括纵梁、横梁和面板,所述纵梁均为对称设置,从前到后依次包括机舱纵梁1、门槛纵梁2、中地板纵梁3和后地板纵梁4,且因纯电车的电机及减速器总成,相对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总成更小,因此设计所述机舱纵梁1向内收拢同时向下降低,提高了机舱刚度,优化了车辆正碰力缓冲空间和传递路径,同时为其他高压模块,以及机舱行李箱提供足够的支撑;所述横梁包括前座椅安装横梁5和后座椅安装横梁6,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5安装前排座椅,同时提供侧碰传递路径,提高车身刚度强度,其两端分别连接门槛纵梁2,所述门槛纵梁2除提高车身刚度强度等性能外,也可优化车辆正碰、侧碰的传递路径,此纵梁还属于动力电池安装梁的一部分;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6安装第二排座椅,提高车身刚度强度,其两端分别连接中地板纵梁3,所述中地板纵梁3安装支撑下悬架,同时提供第二排座椅横梁6的支撑;也是动力电池安装梁的一部分;在后座椅安装横梁6上部设置中地板面板8,在后地板纵梁4之间设有后地板面板9,且所述中地板面板8位置高于所述后地板面板9的位置,所述中地板面板8的抬高,缩短后排座椅支腿高度,为动力电池提供更多空间,提高车辆续驶里程,所述后地板面板9降低,提供备胎坑及随车工具空间,提高后行李箱空间。在机舱纵梁1之间设有机舱面板11,所述机舱面板11提供机舱其他部件的安装支撑,同时提供机舱行李舱的支撑,在门槛纵梁2之间设有前地板面板12。所述门槛纵梁2之间设置中部纵梁7,连接前座椅安装横梁5,且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5、中部纵梁7均位于地板面板12的上方,这为动力电池提供规整的空间,可保证动力电池体积达到最大(动力电池厚度可由原来的100mm,提供到150mm左右),且不会牺牲人机工程,也不会牺牲离地间隙;动力电池与乘员舱有效隔离,乘员安全更有保证。所述中部纵梁7优化了车辆碰撞、侧碰的传递路径,进一步提高车身的刚度强度。所述机舱纵梁1前端还安装有机舱导风结构10,起冷却电机的作用。所述机舱导风结构10和机舱面板11可隔离动力总成噪声对上部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高车身刚度,同时机舱导风结构10对整车风阻及机舱CFD流场也有极大的优化。

所述的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上,所述机舱面板11的上表面的两侧安装有包括充电机、配电盒、电机控制器、铅酸电池在内的各机舱部件,中间部分安装机舱行李箱,且机舱行李箱的容积可达到110L,所述机舱各部件的安装支架缩短,有利于提高各个支架的刚度模态。所述后地板面板9用于固定放置备胎。所述机舱面板11的下表面安装有电子真空泵、电子压缩机、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前座椅安装横梁5和后座椅安装横梁6分别用于安装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所述门槛纵梁2、中地板纵梁3和后座椅安装横梁6为动力电池提供有效固定,保证了电池各个方向的安全性。所述机舱纵梁1下表面安装前悬架,所述中地板纵梁3下表面安装后悬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