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撑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449发布日期:2019-10-19 03:1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撑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撑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的车辆。电动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具有加速和刹车功能,容易操控,尤其受上班族的喜爱。

电动滑板车虽然体型轻巧,但是极易被他人推倒,因此,如何减小其被推倒的几率,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减小被人推倒几率的脚撑,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滑板车。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撑,其包括第一脚撑,所述第一脚撑包括第一支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脚撑,所述第二脚撑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包括触地结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的连接部为转动连接,所述脚撑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以及位于弹簧内部的轴心件,所述轴心件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脚撑还具有一调控件,所述第二支杆上具有一通孔,所述轴心件穿过所述通孔并配置于所述调控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还具有防护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脚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一端的触地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杆靠近所述触地部的位置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支杆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脚撑固定于车辆上,所述连接部位于

所述第一支杆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支杆包括横杆以及竖杆,所述横杆及竖杆一体成型,所述触地结构固定于所述竖杆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其包括踏板,以及具有上述特征的脚撑,所述脚撑位于所述踏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撑中,由于具有第二脚撑,因此,当车辆使用第一脚撑停放后,如若被他人推倒,车辆重心偏移,向另一边,此时第一脚撑脱离地面(或者即使未脱离地面,但与地面无相互力的作用),第二脚撑着地,重新维持车辆平衡,减小了车辆被碰到时倾倒的几率。

进一步的,由于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杆上,且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构成转动连接,因此,当车辆使用第一脚撑停放后,如若被他人推倒,车辆的重心偏向另一边,此时第一脚撑脱离地面(或者即使未脱离地面,但与地面无相互力的作用),第二脚撑着地,挤压弹性件,重新维持车辆平衡,减小了车辆被碰到时倾倒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是实施方式的脚撑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以滑板车为例,滑板车停放时的脚撑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是实施方式的脚撑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0、第一脚撑;111、第一支杆;112、触地部;113、活动部;114、弹簧;115、限位部;116、固定部;120、第二脚撑;121、第二支杆;122、触地结构2;121a、横杆;121b、竖杆;12、连接部;130、连接件;131、固定件;132、防护件;133、调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脚撑100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脚撑100适用于滑板车、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等车辆。所述脚撑100包括第一脚撑110以及第二脚撑120。

所述第一脚撑110至少包括第一支杆111、触地部112,以及固定部116。所述第一支杆111包括活动部113、第一弹簧114、限位部115,所述第一弹簧114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杆上,活动部113抵接于所述第一弹簧114,所述限位部115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杆111上,所述第一弹簧114在所述活动部113以及限位部115之间伸缩。所述活动部113位于所述第一支杆111位于所述触地部112的一端。所述活动部113与所述触地部112可一体化设置,或者所述触地部112与第一支杆111一体化设置。所述固定部116用于固定于车辆上。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脚撑100由于具有第一弹簧114,因此在停车时,可根据车辆的重心调节第一脚撑的长度,从而维持整车的平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杆可不包括例如弹簧之类的弹性构件。

所述第二脚撑120包括第二支杆121以及触地结构122,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包括所述触地结构1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1,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111的连接部位12于所述第一支杆111上。所述第二支杆121呈“L”型,其包括横杆121a及竖杆121b,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121a与竖杆121b一体成型。所述触地结构122包括触地片,所述触地片固定于所述竖杆121b上,所述连接部12位于所述第一支杆111靠近所述触地部112的位置上。

所述第一支杆111与第二支杆1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1与所述第二支杆121之间的夹角小于或者等于90度。所述脚撑110还包括一弹性件130,所述弹性件1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21。所述弹性件130与所述第一支杆111之间还包括一固定件131,所述固定件131将所述弹性件130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杆111。所述弹性件130包括弹簧,以及位于弹簧内部的轴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轴心件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131,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二脚撑120还具有一调控件133,所述第二支杆上具有一通孔,所述轴心件穿过所述通孔并配置于所述调控件上。所述弹性件1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31之间,以及所述弹性件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121之间还具有防护件132。所述防护件132起到防止弹簧的伸缩对固定件131以及第二支杆121的磨损。当车辆被推倒且第二脚撑120着地后,由于车辆重心偏移,触地结构122与地面有相互力的作用,第二支杆121绕着连接部向上抬高,挤压弹性件130,以维持整车的平衡。当触地结构122未与地面有相互作用时,弹性件130伸长恢复原来的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还可位于所述竖杆121b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件130以及第一支杆111上的弹簧外部还可配备保护外壳,以防止雨水或者泥土的进入影响脚撑的性能。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脚撑100中,无论车辆停放还是骑行的状态,所述第一脚撑和第二脚撑始终相对静止,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中的横杆、竖杆均可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其为以滑板车为例,滑板车停放时的脚撑状态结构图。所述滑板车还包括踏板,所述脚撑110位于滑板车踏板的侧面。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脚撑中,由于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杆上,且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构成活动连接,因此,当车辆使用第一脚撑110停放后,如若被他人推倒,车辆的重心就会偏向另一边,此时第一脚撑脱离地面(或者即使未脱离地面,但与地面无相互力的作用),第二脚撑着地,重新维持车辆平衡,减小了车辆被碰到时倾倒的几率。

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脚撑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脚撑200包括第一脚撑210和第二脚撑220,所述第一脚撑210包括触地部212、第一支杆211、活动部213以及固定部215。所述第二脚撑包括第二支杆220、触地结构222以及第二支杆221,所述第二支杆221与第一支杆2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杆221与第一支杆211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杆21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杆221与第一支杆211之间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所述活动部213以及第二支杆221内置弹簧,使得触地部212或者触地结构222着地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杆211或第二支杆221的长度以维持车辆的平衡。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脚撑200中,待车辆停放后,第一脚撑210着地,如若被他人碰到,车辆重心偏移,使得第二脚撑220着地,重新维持车辆平衡,减小了车辆被碰倒的几率。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