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8385发布日期:2019-10-09 00:1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快速发展,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结构形式不断革新,其中系统集成度是电驱动系统的技术水平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即多合一系统。多合一,即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等集成为一体安装在整车悬架上。由于整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振动,通过刚性连接会直接传导至各个独立单元,而且在一定的振动频率下会造成振动放大,继而造成整车振动放大或严重噪音异响,所以多合一系统对个独立单元的振动频率有严格要求,尤其对于薄壁件,如盖板。同时,针对恶劣的整车工况,对产品的IP等级要求更高。

目前,多合一系统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对于盖板的设计,无论是压铸件或者是钣金件,均为结构单一的薄壁件或者增加LOGO图案设计,再通过密封圈或者密封胶进行密封,基本可以满足IP67的密封等级要求。但这种结构单一的薄壁件很难满足整车的振动频率要求和恶劣工况的IP等级要求。在恶劣的工况下,结构单一的盖板设计在强烈的振动下对IPx9性能有较大风险,造成泄漏,影响整车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该盖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有效解决因盖板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整车振动放大或严重噪音异响以及因盖板密封性能不足导致的电驱动系统泄漏和整车运行异常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盖板主体、盖板支撑部和盖板连接部。

所述盖板支撑部的顶部为斜切面,且盖板支撑部的顶部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在盖板主体的外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盖板连接部的内侧壁上;所述盖板连接部的底部外周设有向下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安装孔的数量和加强筋的数量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支撑部的厚度等于盖板主体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斜切面向下倾斜,包括沿盖板支撑部外周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切面、第二斜切面、第三斜切面和第四斜切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支撑部的顶部设置为斜切面,并在斜切面上设置若干连接在盖板主体顶端与盖板支撑部顶端之间的加强筋,能够提高盖板的强度,满足整车的振动频率要求,能够提升整车的NVH 性能;通过沿盖板连接部的底部外周设置向下的翻边,能够提高盖板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密封泄漏风险,提高整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外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

1、盖板主体,2、第一斜切面,3、第二斜切面,4、第三斜切面,5、第四斜切面,6、盖板连接部,7、加强筋,8、安装孔,9、凹槽,10、外壳,11、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满足整机IP等级要求的高强度盖板,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盖板主体1、盖板支撑部和盖板连接部6。优选的,所述盖板主体为长方形。所述盖板支撑部套设在盖板主体的外侧。所述盖板连接部套设在盖板支撑部的外侧。

在盖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进行斜切,形成四处带有一定坡度的斜切面的结构形式。具体地说,所述盖板支撑部的顶部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向下倾斜,包括沿盖板支撑部外周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切面2、第二斜切面3、第三斜切面4和第四斜切面5。

所述盖板支撑部的顶部设有若干加强筋7;也就是说,加强筋设置在斜切面上。在满足整车要求的外包络尺寸前提下,再进行加强筋7的布置,如图1 所示,每处加强筋1均由盖板的中心向周边展开,且连接至各安装孔中心或附近位置。具体地说,所述加强筋7的一端连接在盖板主体1的外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盖板连接部6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连接部6的底部外周设有向下的翻边11。在盖板的周边增加翻边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加盖板的强度,满足整车的振动频率要求,另一方面可增加盖板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能,如IPx9或以上的密封等级要求,有效避免高温高压水流直射密封间隙而造成的密封泄漏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凹槽9。通过在盖板主体的顶部开设若干个凹槽,能够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连接部6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8,且安装孔8的数量和加强筋7的数量相适应。所述安装孔8,用于将盖板连接到外壳10上。使加强筋7和安装孔的数量相适应,也就使每个安装孔处都对应布置有加强筋,确保盖板每一处结构强度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支撑部的厚度等于盖板主体1的厚度。这样设计能够提高盖板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