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385发布日期:2019-10-15 19:54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近年来,基于线路换乘及运输商业一体化等需要,城市地铁车站的设计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深大型基坑也开始不断涌现。由于地下连续墙具有工艺成熟、适用于特级基坑、刚度大、整体性好、止水效果好等优点,其逐渐成为各类深大基坑施工应用中,较为广泛的围护结构形式。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4标火车北站位于盘龙区北京路与北新路交叉口东,设计长度345m,标准段宽度25.7m,为地下四层16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35-36m,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度为72.37m,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总重量达130t,因此,根据受力要求所制作的搁置扁担也达到240kg,在施工过程中极其不易搬用与施工。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为地下连续墙施工重大危险源工序。其中,运输及放置搁置扁担是受力转换的关键,同时也是控制钢筋笼吊装时间的关键。

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针对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主要还是停留在采用叉车或人工抬运的运输方式。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由于下放时间比较紧张,采用叉车或人工抬运将不可避免地需要“来回倒运”,其大大延长了钢筋笼的吊装时间,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抬运”的方式还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据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安全性高的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运输的运输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安全性高的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包括主轴、车腿和橡胶车轮;所述主轴具体为一钢管,钢管的两末端分别开有一开孔,开孔内穿设有麻绳,钢管的下端焊接有车腿;所述车腿设置有两个,且具体为角钢制“V”形车腿,两角钢制“V”形车腿呈对称状分布于钢管下端的左右两侧,并沿钢管下端倾斜向外延伸,角钢制“V”形车腿的底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橡胶车轮;其中,每个角钢制“V”形车腿的开口端均与钢管的底端相连,且分别与对应的钢管管身之间围成一个独立的“倒三角形”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两角钢制“V”形车腿之间的夹角具体为45-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两角钢制“V”形车腿之间还焊接有若干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麻绳悬垂于钢管下方,并与钢筋笼扁担两端开设的圆孔相配合穿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钢筋笼扁担通过钢管下方的两条麻绳捆绑于运输小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橡胶车轮转动连接于角钢制“V”形车腿的底端,并带动运输小车沿钢管的管长方向前后移动。

使用原理及方法:

本实用新型合理地运用了杠杆原理,通过主轴两端悬挂的麻绳,将钢筋笼扁担吊起即可运输。在运输大型重量的钢筋笼扁担时,只需两人,且将其推到钢筋笼槽口处时可解开麻绳,将钢筋笼扁担搁置到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小车具体为双腿“独轮”形式;其中,双腿主要材质为角钢,通过简易焊接于主轴两侧;车腿呈“倒三角形”,以保证车身稳定性;双腿下部设置车轮,主要材质为橡胶;主轴主要材质为焊接钢管,与双腿一同焊接构成车身主体;主轴两端头开孔,各悬挂麻绳,通过麻绳将钢筋笼搁置扁担吊起即可运输;

(2)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能将大型重量的钢筋笼扁担快速轻易运输,避免采用叉车或人工抬运运输过慢以及为此倒运,节省了钢扁担安放时间,使得整个地下连续墙结构施工工期大大缩短,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3)运输安全:

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钢筋笼扁担运输时,只需两人,通过人工简单推动,就可将扁担放置到位,进一步减少了扁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了操作工人的作业强度,避免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轴,11为钢管,12为开孔,2为车腿,21为角钢制“V”形车腿,22为独立的“倒三角形”空间,23为加强筋,3为橡胶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超重超长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扁担的运输小车,包括主轴1、车腿2和橡胶车轮3。主轴1具体为一圆形钢管11,钢管11的两末端分别开有一开孔12,各开孔12内分别穿设有一条麻绳(图中未标示),钢管11的下端焊接有车腿2,车腿2底端安装有橡胶车轮3。其中,麻绳悬垂于钢管11下方,并与钢筋笼扁担两端开设的圆孔相配合穿接。所述钢筋笼扁担正是通过钢管11下方的两条麻绳捆绑在运输小车上,并被进一步吊起、转运。

车腿2设置有两个,且具体为角钢制“V”形车腿21。两角钢制“V”形车腿21呈对称状分布于钢管11下端的左右两侧,并沿钢管11下端倾斜向外延伸。各角钢制“V”形车腿11的底端还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橡胶车轮3,所述橡胶车轮3可带动运输小车沿钢管11的管长方向前后移动。其中,每个角钢制“V”形车腿21的开口端均与钢管11的底端相连,且分别与对应的钢管11管身之间围成一个独立的“倒三角形”空间22。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两车腿2之间的稳定性,在两角钢制“V”形车腿21之间还焊接有两个加强筋23。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与空间占用效率,将两角钢制“V”形车腿21之间的夹角具体设计为45-60°。

使用原理及方法:

本实施例合理地运用了杠杆原理,通过主轴1两端悬挂的麻绳,将钢筋笼扁担吊起即可运输。在运输大型重量的钢筋笼扁担时,只需两人,且将其推到钢筋笼槽口处时可解开麻绳,将钢筋笼扁担搁置到位。

本实施例的有益之处:

在深大基坑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过程中,采用本实施例的钢筋笼扁担运输小车,能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减小作业风险的效果。该输运设计思路不同于以往采用叉车来回运输或人工抬运的思路,是通过运用杠杆原理,制作简便小车运输搁置扁担,从而使得整个围护结构施工的工期大大缩短,并降低操作工人的作业强度,实现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人安全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应用:

在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的应用中,本实施例小车得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认可,并获得大力推广,将在全线地连墙施工中推行使用。此小车制作简易、运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