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腿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1440发布日期:2020-01-17 21:0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腿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腿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产品。千斤顶支撑点车身结构作为车身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使用千斤顶或举升机支撑整车维修底部零件,更换备胎的过程中,车身千斤顶支撑点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一定的载荷,保证车身钣金件不发生严重变形甚至破坏,影响车身美观和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车型千斤顶支撑点加强结构底部都和门槛下边界齐平,这种结构是一种封闭结构,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加强结构”,其公告号cn207015452u,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门槛和门槛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门槛和门槛加强板之间设置用于增加千斤顶支撑部强度的门槛前连接板。电动汽车电池下挂在地板底下,为了满足在侧面5米远1米高处不能看见车身下方突出物、高亮物的要求,不得已将侧裙装饰板下边缘做低,以达到遮挡视线的目的,在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车身要考虑经济性、轻量化,门槛截面下边界不能随着侧裙装饰板下移,这样就造成千斤顶无法顶到门槛下边界,在维修或者更换备胎时,对千斤顶的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侧裙装饰板下边缘影响千斤顶正常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腿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使得千斤顶支撑点车身结构能够更方便配合千斤顶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腿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包括a柱下加强板以及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加强板和a柱下内板之间设有千斤顶加强板,所述千斤顶加强板下边缘凸出门槛下边界,千斤顶加强板上边缘设有l型转角结构。千斤顶加强板位于a柱下加强板与a柱下内板之间,其构件形状贴合a柱下加强板与a柱下内板内表面形状,为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提供足够的刚性,同时千斤顶加强板下端突出门槛下边界,在车辆侧裙装饰板下移而门槛下边界保持原有高度的情况下,为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提供延伸着力点,使得千斤顶在车身下方时,其顶盘能够首先接触千斤顶加强板,进而抬升整体车身,l型转角结构使得千斤顶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转角结构相适配,缩短了千斤顶加强板占用门槛下边缘的长度,同时在非水平方向提供结构连接的附着点,增加了千斤顶加强板和a柱下加强板的结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加强板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千斤顶加强板两侧表面,分别与a柱下加强板和a柱下内板相连接。连接部位于千斤顶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和a柱下内板贴合一端,为三者提供必要的刚性连接,使得千斤顶加强板受到的外力能够传至整个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为焊接结构。焊接结构保证了千斤顶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以及a柱下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千斤顶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之间设有两层焊接点,使得两板之间刚性连接,千斤顶加强板与a柱下加强板以及a柱下内板之间设有三层焊接点,使得三板刚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加强板设有凸筋。凸筋起加强筋作用,由于千斤顶加强板在与千斤顶接触过程中,所受外力并非完全沿接触面垂直方向,因此千斤顶加强板可能受到并非沿板面方向外力而产生弯折,进而损坏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凸筋增强了千斤顶加强板结构刚性。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加强板上设有用于接触千斤顶的支撑台。支撑台提供了较大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所受压强,保护了千斤顶顶盘,同时支撑台能够提供相对平整并垂直于千斤顶加强板版面的接触面,使得外力能够沿千斤顶加强板板面作用于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避免了板面的弯折和结构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为千斤顶加强板弯折而成。通过弯折,使得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接触的一端板件形成与上端板件垂直的结构,在实现支撑台作用的同时,避免了额外结构带来的重量增加与工艺的复杂化。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加强板为封闭型结构,所述封闭型结构位于千斤顶加强板凸出门槛下边界的部分。千斤顶加强板板面弯折,形成一个两端贯通的腔体,腔体中轴线垂直于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接触的支撑面,此封闭式结构在不显著增加千斤顶加强板体积的情况下,增强了千斤顶加强板的结构刚性,同时增大了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的接触面面积,并且保证了接触面与千斤顶加强板板体垂直,避免了外力对千斤顶加强板结构的弯折与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车辆侧裙装饰板下移而门槛下边界保持原有高度的情况下,方便千斤顶和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之间的配合使用;(2)减轻了结构重量,简化了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中:1、千斤顶加强板2、a柱下加强板3、a柱下内板4、焊接点5、凸筋6、支撑台7、封闭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千斤顶加强板1位于a柱下加强板2以及a柱下内板3之间,使用料厚为1.8mm的hc340/590dp高强钢,其形状贴合a柱下加强板2与a柱下内板3内表面形状,千斤顶加强板1上边缘设有l型转角结构,其下边缘凸出门槛下边界43mm,为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提供足够的刚性的同时为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提供延伸着力点,使得千斤顶在车身下方时,其顶盘能够首先接触千斤顶加强板1,进而抬升整体车身。千斤顶加强板1上边缘设有l型转角结构,该结构使得千斤顶加强板1在不增加水平方向长度的同时,增大与a柱下加强板2的接触面积,配合焊接点4,增加了千斤顶加强板1和a柱下加强板2的结构连接强度。千斤顶加强板1与a柱下加强板2接触面一侧设有6个两层焊接点4,千斤顶加强板1另一侧设有3个三层焊接点4,两层焊接点4将千斤顶加强板1与a柱下加强板2刚性连接起来,三层焊接点4将千斤顶加强板1与a柱下加强板2以及a柱下内板3,三者刚性连接起来,焊接结构使得千斤顶加强板1受到的外力能够传至整个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保证了结构整体的稳固性。千斤顶加强板1与千斤顶接触面一端设有l形支撑台6,该支撑台6由千斤顶加强板1一端弯折而成,千斤顶加强板1上设2道凸筋5,凸筋5沿与支撑台6所在平面垂直方向纵向延伸。支撑台6提供了较大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所受压强,保护了千斤顶顶盘,同时支撑台6能够提供相对平整并垂直于千斤顶加强板1版面的接触面,使得外力能够沿千斤顶加强板1板面作用于电动汽车车身前千斤顶支撑点结构,避免了板面的弯折和结构的损坏,凸筋5同样增强了千斤顶加强板1结构刚性,避免了外力不完全沿千斤顶加强板1方向作用时,千斤顶加强板1的弯折和损坏。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千斤顶加强板为封闭型结构7,千斤顶加强板中部板件弯折,板件两端连接,形成一个两端贯通的腔体结构,腔体两端分别为与a柱下加强板以及a柱下内板连接端和与千斤顶接触的支撑面端,腔体中轴线垂直于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接触的支撑面,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接触的支撑面端截面形状为封闭图形,此时该端面作为支撑台。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此封闭型结构7在不显著增加千斤顶加强板体积的情况下,增强了千斤顶加强板的结构刚性,同时增大了千斤顶加强板与千斤顶的接触面面积,并且保证了接触面与千斤顶加强板板体垂直,避免了外力对千斤顶加强板结构的弯折与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