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6534发布日期:2020-09-18 18:4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育儿工具,在现代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新的育儿文化也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对现有的婴儿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期待着更高品质的婴儿车问世。且中国的婴儿潮正在出现,人们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中国的婴儿车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婴儿车的种类繁多,其设计通常依据婴儿的成长特点以及对婴儿车用途的需求来进行。

市面上的婴儿车大多数功能单一,存在诸多问题,如使用范围小、携带不方便以及不够智能等等。并且婴儿车的使用寿命短暂,一般随着婴儿的成长,使用频率随之下降,进而废置婴儿车,造成了资源浪费,极大的增加了家庭经济开支,且闲置家中占用空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婴儿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车,操作简便,旨在改善现有婴儿车功能单一、使用寿命短导致的闲置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平衡车,包括车体、对称设置于所述车体两侧的驱动轮以及为所述驱动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车体上设有踏板,所述车体内部设有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以及mcu控制器;婴儿座椅,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位于所述踏板的上方位置,且可朝向所述车体的前方至后方相对转动及固定;手扶控制杆,包括倾斜设立于所述车体上的伸缩杆体以及配置于所述伸缩杆体上的控制把手,所述伸缩杆体在与所述车体的连接处可相对前后按压转动,所述伸缩杆体与所述mcu控制器电控相连,使得所述伸缩杆体相对所述车体前后摆动,对应控制所述平衡车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婴儿座椅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置于所述踏板的中间位置的支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转盘;所述支撑杆竖立设置且可上下伸缩,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车体的连接端设有一紧固件,以固定装载或拆卸所述支撑杆,所述转盘下端面铰接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以相对所述支撑杆自转及转动调整后相对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下端面与所述婴儿座椅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婴儿座椅包括具有一开口的曲面壳体、设置于所述曲面壳体上方的遮阳帽以及置于所述曲面壳体内部的皮质座椅;所述皮质座椅具有背靠部和坐垫部,所述坐垫部平放置于所述曲面壳体中,所述背靠部与所述坐垫部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曲面壳体的开口处具有一手扶架,所述手扶架可拆卸的横置锁扣至所述曲面壳体的开口两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曲面壳体远离所述遮阳帽的一端设有一u型伸缩架,所述u型伸缩架包括对称设置开口部以及连接所述开口部的底部;所述开口部均为可伸缩杆,以同步调整曲面壳体的高度,且开口两端固定于所述曲面壳体上,所述底部与所述转盘固定相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性相连的电机和蓄电池,两个所述驱动轮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电机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电机与所述mcu控制器之间均电性相连,以控制所述平衡车的运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体与所述车体铰接相连,且铰接端设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伸缩杆体向前或向后按压,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向前或向后的按压力反馈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接收不同方向的压力信息,相应驱动伺服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平衡车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扶控制杆铰接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手扶控制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踏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手扶控制杆与所述婴儿座椅相对设置,且所述手扶控制杆倾斜置于靠近看护者站立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轮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均穿设有一定轴,所述定轴可相对自转的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端面,且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相对空转设置;两个所述定轴之间固定设有一脚架,所述脚架呈蝴蝶结状且一体成型,连接两个所述定轴,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相避让;处于行走模式时,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脚架相对固定置于所述定轴上,稳固于所述平衡车的前侧或后侧;处于固定模式,转动所述定轴带动所述脚架转至所述平衡车的下方位置,以稳固支撑所述平衡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把手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握把以及连接所述握把与所述伸缩杆体的操作架,所述操作架可相对自转的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体上,且带动所述握把同步转动;所述操作架的上端面设有一磁吸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车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数据传输模块,所述蓝牙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至用户终端,用以实时监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多功能婴儿车,将婴儿座椅可拆卸的置于平衡车车体的踏板上方位置,且通过向前或向后按压手扶控制杆,使得手扶控制杆相对车体前后摆动,对应控制平衡车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处于家长模式时,婴儿座椅置于平衡车上,用于放置婴儿,手动推动手扶控制杆进行平衡车的控制,省力且方便移动出行。处于用户模式时,将婴儿座椅拆离车体,避让出踏板位置,可供用户站立至踏板位置,通过身体倾斜以控制平衡车的移动。有效结合了婴儿车与平衡车,实现了“一物多用”,方便出行以及延长使用周期。

进一步地,婴儿座椅与车体之间连接设有一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上的套设于支撑杆上的转盘,实现对固定在转盘上的婴儿座椅的水平转动,使得婴儿座椅可朝向车体的前方至后方相对转动及固定,增加了婴儿的视野,可以是处于朝向车体前方的前置观景模式或者处于朝向车体后方正对家长的后置看护模式,使得婴儿外出更为舒适,便于看护。

进一步地,婴儿座椅的曲面壳体上方设有遮阳帽,内部设有皮质座椅,增强了婴儿在车内的舒适度。底部设有u型伸缩架,通过u型伸缩架对曲面壳体进行高度调整,便于调整婴儿的视野高度。

进一步地,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电机均与mcu控制器之间均电性相连,伸缩杆体与车体铰接相连,且铰接端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mcu控制器电性相连,通过伸缩杆体向前或向后按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向前或向后的按压力反馈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接收不同方向的压力信息,相应驱动伺服控制系统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以驱动平衡车移动,控制平衡车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实现手扶控制杆对平衡车的驱动控制,方便了婴儿车的出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侧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的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的电性控制的流程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在行车模式和固定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为行走模式,右侧为固定模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在观景模式和看护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为观景模式,右侧为看护模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婴儿车在家长模式和用户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为家长模式,右侧为用户模式。

图标:1-平衡车;11-车体;12-驱动轮;121-定轴;13-电机;14-踏板;15-陀螺仪;16-加速度传感器;17-mcu控制器;18-压力传感器;19-脚架;2-婴儿座椅;21-曲面壳体;22-遮阳帽;23-皮质座椅;24-手扶架;25-u型伸缩架;251-开口部;252-底部;26-脚架;3-手扶控制杆;31-伸缩杆体;32-控制把手;321-握把;322-操作架;323-磁吸件;4-连接机构;41-支撑杆;42-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平衡车1、婴儿座椅2以及手扶控制杆3。

平衡车1包括车体11、对称设置于车体11两侧的驱动轮12以及为驱动轮12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图未示)。车体11上设有踏板14,车体11内部设有陀螺仪15、加速度传感器16以及mcu控制器17。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电性相连的电机13和蓄电池(图未示)。两个驱动轮12之间通过轴承(图未示)相连接,轴承与电机13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陀螺仪15、加速度传感器16、电机13均与mcu控制器17之间电性相连,以控制平衡车1的运行。可以理解的是,平衡车1内部的陀螺仪15和加速度传感器16,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反馈至mcu控制器17,进而通过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对电机13进行相应驱动调整,使得电机13正转或反转对应控制平衡车1向前驱动或减速,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实现平衡车1的移动,具体可以参照现有的平衡车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婴儿座椅2可拆卸的设置于车体11上,位于踏板14的上方位置,且可朝向车体11的前方至后方相对转动及固定。具体地,婴儿座椅2包括具有一开口的曲面壳体21、设置于曲面壳体21上方的遮阳帽22以及置于曲面壳体21内部的皮质座椅23。皮质座椅23具有背靠部(图未示)和坐垫部(图未示),坐垫部平放置于曲面壳体21中,背靠部与坐垫部之间倾斜设置,适应于婴儿坐姿,提高乘坐舒适度。曲面壳体21的开口用于婴儿的进出,且曲面壳体21使用了3d打印成型工艺,内部曲面造型符合皮质座椅23的安放,且为镂空设计,节省成本、利于散热。曲面壳体21的开口处具有一手扶架24,手扶架24可拆卸的横置锁扣至曲面壳体21的开口两侧,位于皮质座椅23的前侧,供婴儿手扶。曲面壳体21远离遮阳帽22的一端设有一u型伸缩架25,u型伸缩架25包括对称设置开口部251以及连接开口部251的底部252。开口部251均为可伸缩杆,以同步调整曲面壳体21的高度,且开口部252远离底部252的两端固定于曲面壳体21上。曲面壳体21开口位置的平面向下延伸设有脚架26,脚架26呈u型且可伸缩调节,置于曲面壳体21的下方,用以供婴儿踩踏。

手扶控制杆3包括倾斜设立于车体11上的伸缩杆体31以及配置于伸缩杆体31上的控制把手32。伸缩杆体31在与车体11的连接处可相对前后按压转动,伸缩杆体与mcu控制器17电控相连,使得伸缩杆体31相对车体11前后摆动,对应控制平衡车1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在本实施例中,手扶控制杆3铰接设置于车体11上,手扶控制杆3的铰接点位于踏板14的中间位置,手扶控制杆3与婴儿座椅2相对设置,且手扶控制杆3倾斜置于靠近看护者站立的一端。具体地,伸缩杆体31与车体11铰接相连,且铰接端具有一压力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8与mcu控制器17电性相连,实现伸缩杆体31与mcu控制器17之间的电控连接。伸缩杆体31向前或向后按压,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向前或向后的按压力反馈至mcu控制器17,mcu控制器17接收不同方向的压力信息,相应驱动伺服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3正转或反转,以驱动平衡车1移动,控制平衡车1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实现手扶控制杆3对平衡车1的驱动控制,方便了婴儿车的出行。

请参阅图2和图6,婴儿座椅2与车体11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包括置于踏板14的中间位置的支撑杆41以及套设于支撑杆41上的转盘42。支撑杆41竖立设置且可上下伸缩,支撑杆41与车体11的连接端设有一紧固件(图未示),紧固件可以是螺栓或螺钉等,方便旋紧固定和旋松拆除,对应将支撑杆41稳固装载在车体11上或拆离车体11。转盘42下端面铰接套设于支撑杆41上以相对支撑杆41自转及转动调整后相对固定于支撑杆41上,下端面与婴儿座椅2的底部252固定相连,实现对固定在转盘42上的婴儿座椅2的水平转动,使得婴儿座椅2可朝向车体11的前方至后方相对转动及固定,增加了婴儿的视野,可以是处于朝向车体前方的前置观景模式或者处于朝向车体后方正对家长的后置看护模式,使得婴儿外出更为舒适,便于看护。

请参阅图3和图5,驱动轮12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均穿设有一定轴121。定轴121可相对自转的设置于驱动轮12端面上,且与驱动轮12之间相对空转设置,使得驱动轮12转动时不至于带动定轴121转动。两个定轴121之间固定设有一脚架19,脚架19呈蝴蝶结状且一体成型,脚架19分别连接至两个定轴121且与驱动轮12之间相避让。处于行走模式时,驱动轮12转动,脚架19相对固定置于定轴121上,稳固于平衡车1的前侧或后侧。处于固定模式,转动定轴121,以带动脚架19转至平衡车1的下方位置,以稳固支撑平衡车1。

进一步地,平衡车1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数据传输模块,蓝牙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至用户终端,用以实时监控。可以理解的是,无线通讯模型还可以是但不限于:gprs数据传输模块、wifi模块等等,能够实现与用户终端无线通讯即可。其中,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便于信息传输及监控。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控制把手3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握把321以及连接握把321与伸缩杆体31的操作架322。操作架322可相对自转的套设于伸缩杆体31上,且带动握把321同步转动,使得握把321可根据本申请的多功能婴儿车的不同使用方式作出相应调整,利于看护者以及用户的使用。且操作架322的上端面设有一磁吸件323,磁吸件323可用于吸附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使用。

请参阅图7,本申请的多功能婴儿车的使用方式如下:

处于家长模式时(用于婴儿车使用),婴儿座椅2固定置于平衡车1车体11的踏板14上方位置,手动推动手扶控制杆3,通过向前或向后按压手扶控制杆3,使得手扶控制杆3相对车体前后摆动,对应控制平衡车1向前加速或向后减速。

处于用户模式时(用于平衡车使用),将婴儿座椅2拆离车体11,避让出踏板14位置,可供用户站立至踏板14位置,用户通过身体倾斜来控制平衡车1的移动。有效结合了婴儿车与平衡车,实现了“一物多用”,方便出行以及延长使用周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