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837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滑板车如电动滑板车由于其小巧、便携等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滑板车作为日常出行的助力工具。

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电动滑板车不能自动行驶,电动滑板车的启动与刹车等都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便利性较差,当电动滑板车的行驶速度较快时,经常出现由于用户不能及时避开行人或车辆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滑板车的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能够自主导航,且能够避开行驶路面上的凹坑和障碍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车把,所述车把上设有控制面板盒,所述控制面板盒内设有主控电路板;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控制面板盒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相连,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下;深度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设在所述控制面板盒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相连,所述深度传感器的探头朝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通过将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设在车把中部的控制面板盒上,增大了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的拍摄范围,且由于控制面板盒距离地面较远,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不易被损坏,从而延长了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使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相连,使滑板车能够自主导航且能够避开行驶路面上的凹坑与障碍物,极大地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能。另外,通过使摄像头的镜头朝下,避免了侵犯路人隐私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摄像头从上到下倾斜向前布置,所述深度传感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深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摄像头的前方,所述深度传感器从上到下向所述摄像头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深度传感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0°<α≤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面板盒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下壳设在所述上壳的下侧且与所述上壳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主控电路板;遮蔽罩,所述遮蔽罩设在所述下壳的底部且与所述下壳之间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遮蔽罩上形成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深度传感器,所述镜头和所述探头分别从两个所述通孔处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深度传感器通过导电背胶固定在所述下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面板盒进一步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设在遮蔽罩的下侧且与所述下壳相连,所述透明罩罩设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深度传感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明罩与所述下壳卡扣连接,所述遮蔽罩夹设与所述透明罩和所述下壳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摄像头为两个,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盒的前端和后端,前端的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镜头朝前,后端的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镜头朝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深度传感器设在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且所述深度传感器邻近前侧的所述摄像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把的下方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两个连接段与所述车把相连,两个所述连接段的上端分别位于所述控制面板盒的左侧和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板车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滑板车的控制面板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控制面板盒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控制面板盒的遮蔽罩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遮蔽罩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控制面板盒的透明罩的立体图;

图7是图3中所示的控制面板盒的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的拍摄视角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滑板车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图8中所示的滑板车的拍摄视角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的滑板车的拍摄视角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滑板车;

1:车把;11:控制面板盒;111:主控电路板;

112:上壳;113:下壳;1131:第一容纳空间;

114:遮蔽罩;1141:第二容纳空间;1142:通孔;

115:透明罩;1151:卡扣;116:排线;

2:摄像头;3:深度传感器;

4:立柱;41: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滑板车100可以为电动滑板车。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滑板车100为电动滑板车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3和图8-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例如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把1、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其中,车把1的左右两端与用户的双手对应,用于操控方向和掌握平衡。

具体而言,车把1上设有控制面板盒11,控制面板盒11内设有主控电路板111,摄像头2设在控制面板盒11上,且摄像头2与主控电路板111相连,摄像头2的镜头朝下,深度传感器3设在控制面板盒11上,且深度传感器3与主控电路板111相连,深度传感器3的探头朝下。例如,在图1-图3和图8-图13的示例中,控制面板盒11设在车把1的中部,主控电路板111设在控制面板盒11内,是整个滑板车100的控制中心,控制面板盒11上设有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分别与主控电路板111电连接,摄像头2能够拍摄滑板车100周边的环境并将相应信号反馈给主控电路板111,主控电路板111控制滑板车100行驶,从而实现滑板车100的自主导航。深度传感器3能够检测到滑板车100行驶路面前方一个面域的深度数据,并将相应信号反馈给主控电路板111,当滑板车100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凹坑或者障碍物时,主控电路板111能够控制滑板车100及时避开凹坑或者障碍物。由此,通过在滑板车100上设置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并且使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分别与主控电路板111相连,使滑板车100实现了自主导航且能够避开行驶路面上的凹坑与障碍物,从而提升了滑板车10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例如电动滑板车,通过将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设在车把1上的控制面板盒11上,增大了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拍摄范围,且由于控制面板盒11距离地面较远,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不易被损坏,从而延长了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使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与主控电路板111相连,使滑板车100能够自主导航且能够避开行驶路面上的凹坑与障碍物,极大地提高了滑板车100的安全性能。另外,通过使摄像头2的镜头朝下,避免了侵犯路人隐私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摄像头2从上到下倾斜向前布置,深度传感器3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摄像头2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深度传感器3位于摄像头2的前方,深度传感器3从上到下向摄像头2倾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前”可以理解为朝向滑板车100车头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后”,即朝向滑板车100车尾的方向。由于摄像头2的视角范围大于深度传感器3的视角范围,通过将摄像头2设在深度传感器3的后方,使摄像头2能够拍摄到滑板车100的车身部分以及后轮附近的区域。由此,深度传感器3与摄像头2的布置合理,使摄像头2能够大范围地拍摄到滑板车100周边的有效区域,且通过使深度传感器3从上到下向摄像头2倾斜,进一步提高了深度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的准确性,从而使滑板车100能够及时避开凹坑或者障碍物。而且,通过使摄像头2从上到下倾斜向前布置,增大了摄像头2在滑板车100前方的可视范围,使摄像头2能够拍摄到例如交通信号灯等位于滑板车100前方的物体,进一步提升了滑板车100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7,深度传感器3的中心轴线与摄像头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满足:0°<α≤10°。α优选为3°。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深度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的准确性,使深度传感器3能够更加及时地避开凹坑或者障碍物。

可选地,如图7所示,摄像头2的拍摄视角为β,其中β满足140°≤β≤150°。β优选为144.8°。由此,摄像头2可以进行广角拍摄,能够较大范围地拍摄滑板车100周边的环境,实现自主导航。

可选地,如图7所示,深度传感器3的拍摄视角为γ,其中γ满足55°≤γ≤65°。γ优选为60°。由此,深度传感器3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滑板车100行驶路面上的深度数据,提升了滑板车100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控制面板盒11包括上壳112、下壳113和遮蔽罩114。具体而言,下壳113设在上壳112的下侧且与上壳112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1131,第一容纳空间1131内设有主控电路板111,遮蔽罩114设在下壳113的底部且与下壳113之间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1141,遮蔽罩114上形成有两个通孔1142,第二容纳空间1141内设有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镜头和探头分别从两个通孔1142处露出。

例如,在图1-图6的示例中,第一容纳空间1131由上壳112与下壳113共同限定出,主控电路板111设在第一容纳空间1131内,第二容纳空间1141由遮蔽罩114与下壳113共同限定出,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均设在第二容纳空间1141内,遮蔽罩114设在下壳113的底部,摄像头2的镜头和深度传感器3的探头可以从遮蔽罩114的两个通孔1142处露出,以拍摄滑板车100周边的环境及检测滑板车100前方的深度数据,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未从通孔1142处露出的其它部分则被遮蔽罩114遮挡住,以保证控制面板盒11的美观性。由此,控制面板盒11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容纳在由遮蔽罩114和下壳113共同限定出的第二容纳空间1141内且使镜头和探头从遮蔽罩114的两个通孔1142处露出,使整个滑板车100的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深度传感器3通过导电背胶固定在下壳113上。由此,可以将深度传感器3牢靠地固定在下壳113上,且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控制面板盒11进一步包括透明罩115,透明罩115设在遮蔽罩114的下侧且与下壳113相连,透明罩115罩设在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下方。例如,在图1-图6的示例中,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下方罩设有透明罩115,由于透明罩115由全透明材料制成,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可以透过透明罩115清晰地拍摄到滑板车100周边的环境及检测到滑板车100前方的深度数据,防止灰尘等外部杂质附着在镜头和探头上。由此,通过在遮蔽罩114的下侧设有透明罩115,保证了摄像头2和深度传感器3的清晰度,且透明罩115能够对摄像头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摄像头2受到损坏。

可选地,参照图6,透明罩115与下壳113卡扣连接,遮蔽罩114夹设于透明罩115和下壳113之间。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透明罩115上设有卡扣1151,透明罩通过卡扣1151固定在下壳113的底部。由于透明罩115设在遮蔽罩114的下侧,透明罩115与下壳113卡扣连接后,遮蔽罩114被固定在透明罩115与下壳113之间。由此,在保证控制面板盒11的外形美观性的同时,实现了透明罩115和下壳113的牢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3所示,摄像头2为两个,两个摄像头2分别设置于控制面板盒11的前端和后端,前端的摄像头2的镜头朝前,后端的摄像头2的镜头朝后。例如,在图8-图13的示例中,前端摄像头2和后端摄像头2的视角范围均为90°,可以确保摄像头2所拍摄的图像准确无畸变,前端的摄像头2的拍摄视角为滑板车100前方与滑板车100下方之间的区域,后端摄像头2的拍摄视角为滑板车100后方与滑板车100下方之间的区域,通过拼接前后两个摄像头2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实现滑板车100的前后左右方向360°无遮拦环绕成像,实现滑板车盲区的最小化。当然,摄像头2的视角范围还可以大于90°或小于90°。由此,通过设置两个前后布置的摄像头2,可以无死角地拍摄到滑板车100四周区域,且摄像头2可以为非广角摄像头,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8-图13,深度传感器3设在两个摄像头2之间,且深度传感器3邻近前侧的摄像头2。例如,在图8-图13的示例中,深度传感器3的拍摄视角为滑板车100前轮前方的一部分区域,深度传感器3的拍摄视角的前边沿与滑板车100前轮的距离需大于等于滑板车100的刹车距离,例如滑板车100的刹车距离为一米,则深度传感器3的拍摄视角的前边沿与滑板车100前轮的距离需大于等于一米,以防止滑板车100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跌落凹坑或者碰撞到障碍物。由此,通过在邻近前侧摄像头2处设置深度传感器3,使滑板车100能够有效避开凹坑和障碍物,提升了滑板车100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13所示,车把1的下方设有立柱4,立柱4的上端通过两个连接段41与车把1相连,两个连接段41的上端分别位于控制面板盒11的左侧和右侧。例如,在图1和图8-图13的示例中,两个连接段41的上端分别连接在车把1的控制面板盒11的左右两侧,两个连接段41的下端与立柱4的上端相连,两个连接段41可以构成“v”型结构(如图1所示),也可以构成“u”型结构(如图8-图1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段4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布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由此,通过在车把1与立柱4之间设置两个连接段41,在保证摄像头2与深度传感器3不会产生阴影盲区的同时,增强了滑板车10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摄像头2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壳113上。由此,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摄像头2与下壳113的牢靠连接。

可选地,下壳113上形成有过线孔。由此,排线116例如摄像头2的排线116和深度传感器3的排线116等可以通过下壳113上的过线孔与主控电路板111连接,从而实现滑板车100的自主导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例如电动滑板车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