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边梁传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788发布日期:2020-05-29 12: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包括机舱纵梁和塔座,所述机舱纵梁内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传力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车架安装板总成、上边梁斜撑板总成、上边梁总成和a柱内板;

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传力腔,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的上端位于所述机舱纵梁的前端的底部,并与所述机舱纵梁连接;

所述上边梁斜撑板总成内设有第三传力腔;所述上边梁斜撑板总成的下端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前端和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总成;所述第三传力腔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力腔,上端贯通至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前端;

所述塔座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总成,下端连接所述机舱纵梁;

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总成内设有第四传力腔,所述第四传力腔的前端与所述第三传力腔连通,所述塔座上设有第五传力腔,所述第五传力腔的下端贯通至所述机舱纵梁,上端贯通至所述上边梁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包括内侧安装板和连接于所述内侧安装板的外侧安装板,所述内侧安装板与所述外侧安装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传力腔,所述内侧安装板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内侧,所述外侧安装板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所述内侧安装板和所述外侧安装板中的至少一种还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底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安装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内侧板、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

所述外侧安装板包括第二底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外侧板、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

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相对,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二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后侧板和所述第二后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叠设;

所述内侧板的上端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前侧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上端均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底侧连接,所述第二前侧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后侧板的上端均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上端均弯折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前侧板的远离所述内侧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远离所述内侧板的一侧均弯折形成有第二翻边;

所述第二前侧板的远离所述外侧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后侧板的远离所述外侧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三翻边;

所述第一前侧板的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二前侧板的所述第三翻边连接,所述第一后侧板的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二后侧板的所述第三翻边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叠设;

所述内侧板的上端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底侧连接,所述第三翻边的上端与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还包括中间立板和用于连接副车架的螺纹管;

所述中间立板连接于所述内侧安装板与所述外侧安装板之间,所述螺纹管设于所述第二传力腔内,并连接于所述中间立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还包括中间立板和用于连接副车架的螺纹管,所述中间立板包括第三底板和立板;

所述第三底板叠设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位于上侧的一种上;

所述立板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上的第二翻边,所述立板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前侧板和所述第二后侧板上的第三翻边;

所述螺纹管的侧部连接于所述中间立板,所述螺纹管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位于上侧的一种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斜撑板总成包括斜撑内板和连接于所述斜撑内板的斜撑外板,所述斜撑内板与所述斜撑外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三传力腔;

所述斜撑内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内侧,下端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顶部;

所述斜撑外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底侧,下端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和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内板包括斜撑上内板和斜撑下内板,所述斜撑上内板和所述斜撑下内板分别与所述斜撑外板连接,所述斜撑上内板的下端与所述斜撑下内板的下端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总成包括上边梁内侧板和连接于所述上边梁内侧板的上边梁外侧板,所述上边梁内侧板与所述上边梁外侧板围合形成第四传力腔;

所述上边梁内侧板的前端的内侧连接所述斜撑内板,所述上边梁内侧板的前端的底侧连接所述斜撑外板,所述上边梁内侧板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内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座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内侧板的内侧,下端连接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所述塔座上设有第五传力腔,所述第五传力腔自所述机舱纵梁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内侧板;

所述机舱纵梁、所述上边梁斜撑板总成和所述塔座为铝制结构,所述副车架安装板总成、所述上边梁总成和所述a柱内板为钢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上部边梁传力结构包括机舱纵梁、塔座、副车架安装板总成、上边梁斜撑板总成、上边梁总成和A柱内板,副车架安装板总成的上端与机舱纵梁连接,上边梁斜撑板总成连接机舱纵梁的前端、副车架安装板总成和上边梁总成,塔座连接上边梁总成和机舱纵梁,上边梁总成连接A柱内板,机舱纵梁、副车架安装板总成和上边梁斜撑板总成内分别设有第一、二、三传力腔,第三传力腔的下端连通第二传力腔,上端贯通至上边梁总成。通过副车架安装板总成连接副车架,缩减机舱纵梁的Z向尺寸,有利于碰撞吸能和轻量化;机舱纵梁与副车架安装板总成和上边梁斜撑板总成交叉,提升副车架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提升碰撞安全性能,缩减前端碰撞吸能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游洁;吴纯福;杨宏;耿富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