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2820发布日期:2020-05-06 22:2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前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前叉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结构中,如自行车、电动车等,前叉是车辆导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前叉上端的立管穿过车辆头管连接车把部件,前叉下端的叉腿则与前轮轮轴连接,而立管底部与叉腿顶部之间则通过叉肩连接。现有前叉叉肩为倒u形结构,倒u形顶端的中部连接立管,倒u形的两侧分别从前轮两侧向下延伸并与叉腿连接顶部。该种结构的前叉叉肩虽然能够基本满足车辆工作所需,但其制作难度较高,且其尺寸较大,不利于车辆,特别是折叠车辆的布局设置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叉结构,以减小叉肩体积,提高折叠车辆布局设置和折叠操作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车把部件的立管,底部连接前轮的叉腿,立管底部与叉腿顶部之间通过叉肩连接;所述叉肩为平板状结构,板状叉肩顶面的中部以及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连通至另一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叉肩为平板状,其两侧的板面一面朝上并连接立管的底部,另一面朝下并连接两根叉腿;且叉肩顶面的中部和底面的两侧可以设置向内凹陷的凹槽,从而将立管和叉腿插入凹槽内进行定位,再将它们相互固定;或者在叉肩上设置通孔,以将立管和叉腿穿过通孔后再行固定。该车辆前叉结构将叉肩设置为平板状,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叉肩的厚度和体积,使得车辆的前叉结构更加紧凑,进而更便于车辆布局的设置,也更便于车辆进行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前叉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辆前叉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车辆前叉结构的叉肩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辆前叉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车辆前叉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车辆前叉结构的叉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

一种车辆前叉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车把部件的立管1,底部连接前轮的叉腿2,立管底部与叉腿顶部之间通过叉肩3连接;所述叉肩为平板状结构,板状叉肩顶面的中部以及底面的两侧分别开有通孔4。

叉肩为平板状,其两侧的板面一面朝上并连接立管的底部,另一面朝下并连接两根叉腿;且叉肩顶面的中部和底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立管的底部和叉腿的顶部分别穿过通孔进行定位,然后再将它们相互固定。该车辆前叉结构将叉肩设置为平板状,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叉肩的厚度和体积,使得车辆的前叉结构更加紧凑,进而更便于车辆布局的设置,也更便于车辆进行折叠。

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叉腿2穿过叉肩3通孔4的顶部安装有端塞5,端塞覆盖于叉腿顶端且底部与叉肩顶面相接触。通过段塞一方面对前叉结构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前叉的美观性。

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叉肩的厚度为5-15mm,该厚度的叉肩可以在满足各零部件连接强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地降低叉肩厚度,使车辆的车把部件在折叠后取得尽可能矮的纵向高度。

实施例二,如图4-6所示。

一种车辆前叉结构,平板状叉肩3的顶面中部开有通孔,叉肩的底面两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6;另外,叉肩3的底面两侧向下延伸有凸台7,凹槽6从凸台的底面向内凹陷并延伸至叉肩内;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安装时将叉腿的顶部插入凹槽内进行定位,然后再将叉腿与叉肩进行固定。该种前叉结构可以提高零部件之间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另外,由于立管穿过通孔时会有一定的长度,在此情况下,在叉肩的底面设置凸台一方面不会额外增加太多的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凹槽的深度,从而增加零部件之间的定位精度和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前叉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车把部件的立管(1),底部连接前轮的叉腿(2),立管底部与叉腿顶部之间通过叉肩(3)连接,其特征在于:叉肩为平板状结构,板状叉肩顶面的中部以及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连通至另一面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叉肩(3)的顶面中部以及底面两侧分别开有通孔(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叉腿(2)穿过叉肩(3)通孔(4)的顶部安装有端塞(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塞(5)覆盖于叉腿(2)顶端且底部与叉肩(3)顶面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叉肩(3)的顶面中部开有通孔,且底面两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叉肩(3)的底面两侧向下延伸有凸台(7),凹槽(6)从凸台的底面向内凹陷并延伸至叉肩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叉肩(3)的厚度为5-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前叉结构,连接立管底部和叉腿顶部的叉肩为平板状结构,板状叉肩顶面的中部以及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连通至另一面的通孔。该车辆前叉结构将叉肩设置为平板状,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叉肩的厚度和体积,使得车辆的前叉结构更加紧凑,进而更便于车辆布局的设置,也更便于车辆进行折叠。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玮;徐小平;黄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