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1109发布日期:2020-07-14 16:56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架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供婴儿外出乘坐的婴儿推车,其车架结构主要是由可折叠的车架主体和安装在车架主体的前脚管组上部的折叠前座等构成,即一部推车只能供一个婴儿乘坐。然而,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出现两个小孩,这样一部推车就无法满足两个婴儿的共同使用,而采购两部推车对于二胎家庭来说又显得不必要;虽然市场上也有供双胞胎或二胎使用的双座婴儿推车,但是作为婴儿推车来说,能够符合乘坐要求的婴儿主要在于三岁以下,但是有些二胎家庭的大宝已经是超过三岁的儿童,这样显然是无法适用于双座婴儿推车乘坐使用的;因此,如何在一部推车上能够兼顾两个三岁以下婴儿共同乘坐使用或一个三岁以上儿童和一个三岁以下婴儿都能共同使用的婴儿推车,显然是目前二胎家庭父母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够兼顾两个三岁以下婴儿共同乘坐使用,又能够让一个三岁以上儿童和一个三岁以下婴儿都能共同使用的婴儿推车折叠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包括可折叠的车架主体、以及安装在车架主体的前脚管组上部的折叠前座,所述的车架主体后脚管组下部设有可拆式扣装的站立板,所述的车架主体扶手管组上设有站立扶手。

所述的站立板顶面两侧分别设有对应双脚站立的上凸块和下凹槽。

所述的后脚管组下部设有互相平行的后轮轴和后横杆,该后横杆位于后轮轴上方;所述的站立板可拆式扣装在后轮轴与后横杆之间。

所述的站立板底面设有可拆式扣装在后轮轴上的后扣槽和可拆式扣装在后横杆上的前扣槽。

所述的站立扶手是一根向前弯折的“>”型管,该“>”型管的两端共同连接在扶手管组上。

所述的车架主体后脚管组中部设有可拆式安装的折叠后座。

所述的折叠后座包括后座横杆、分别固定在后座横杆两端的后座安装块、安装在后座横杆前侧的后座前管和安装在后座横杆上方的后座靠背管;两个所述的后座安装块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脚管组的中部两侧;所述的后座前管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后座安装块上,后座靠背管的两端也分别铰接在两个后座安装块上,该后座前管和后座靠背管相对转动展开或相对转动靠拢折叠并贴合后脚管组;所述的后座靠背管上设有控制折叠后座折叠的后座开关。

所述的折叠前座包括前座板、分别固定在前座板两侧的前座安装块、铰接安装在前座板前侧的小腿靠板、铰接安装在前座板上的前座扶手管和安装在前座板上方的前座靠背管;两个所述的前座安装块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前脚管组的上部两侧;所述的前座靠背管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前座安装块上;所述的小腿靠板、前座扶手管和前座靠背管相对前座板转动展开或共同靠拢折叠并贴合前脚管组;所述的前座靠背管上设有控制前座靠背管折叠的前座开关。

所述的车架主体包括中横杆、安装在中横杆下方前侧的前脚管组、安装在中横杆下方后侧的后脚管组和安装在中横杆上方的扶手管组;所述的前脚管组具有两根前脚管,后脚管组具有两根后脚管,扶手管组具有两根扶手管;所述的两根前脚管的上端、两根后脚管的上端和两根扶手管的下端分别同轴铰接在中横杆的两端;所述的两根前脚管的下部之间设有连接固定的前横杆,两根前脚管的下端分别设有前轮;所述的后轮轴和后横杆连接固定在两根后脚管的下部之间,后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后轮;所述的两根扶手管上端之间设有铰接连接的手柄管,在手柄管与扶手管之间的铰接处设有收车按钮和二道锁开关,并控制手柄管和车架主体的共同折叠。

所述的折叠前座向前安装在前脚管组上部并随同车架主体一体折叠,或向后安装在前脚管组上部;所述的折叠后座向前安装在后脚管组下部并随同车架主体一体折叠;所述的车架主体呈倒“y”型,且前脚管组、后脚管组和扶手管组同轴转动靠拢折叠,该手柄管靠拢折叠在扶手管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车架主体的后脚管组下部增设有可拆式扣装的站立板,再在车架主体扶手管组上设有站立扶手;这样,通过增设上述站立结构,再结合婴儿推车上原来已经安装的折叠前座,就能让一个三岁以上儿童和一个三岁以下婴儿共同使用该婴儿推车;同时,当拆除站立板后,该车架主体的后脚管组中部可以增设可拆式安装的折叠后座,这样在折叠前座和折叠后座上就能兼顾两个三岁以下婴儿的共同乘坐使用;另外,折叠前座还能拆下进行向前安装或向后安装,而且向前安装在车架主体上的折叠前座和折叠后座又能随同车架主体一体折叠,这些结构设计都极大方便了二胎家庭父母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有站立板和折叠后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站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拆除站立板后的侧视图(折叠前座向前安装)。

图4为图1中拆除折叠后座后的侧视图(折叠前座向后安装)。

图5为图1中拆除站立板后其中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6为图1中拆除站立板后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7为图3中的折叠前座和折叠后座共同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手柄管靠拢折叠在扶手管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车架主体完全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折叠前座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折叠前座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折叠后座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折叠后座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13所示,1.车架主体、11.前脚管组、111.前脚管、12.后脚管组、121.后脚管、13.扶手管组、131.扶手管、14.手柄管、15.前轮、16.后轮、17.中横杆、18.前横杆、19.后轮轴、10.后横杆、2.折叠前座、21.前座安装块、22.前座板、23.小腿靠板、24.前座扶手管、25.前座靠背管、26.前座开关、3.折叠后座、31.后座安装块、32.后座前管、33.后座靠背管、34.后座开关、35.后座横杆、4.站立板、41.上凸块、42.下凹槽、43.前扣槽、44.后扣槽、5.站立扶手、6.收车按钮、7.二道锁开关。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可折叠的车架主体1、可拆式安装在车架主体1的前脚管组11上部的折叠前座2、可拆式安装在车架主体1的后脚管组12中部的折叠后座3、可拆式扣装在车架主体1的后脚管组12下部的站立板4和安装在车架主体1的扶手管组13上的站立扶手5。

所述的车架主体1如图3、图4所示从侧面看呈倒“y”型,包括中横杆17、安装在中横杆下方前侧的前脚管组11、安装在中横杆下方后侧的后脚管组12和安装在中横杆上方的扶手管组13;所述的前脚管组11具有两根前脚管111,后脚管组12具有两根后脚管121,扶手管组13具有两根扶手管131;所述的两根前脚管111的上端、两根后脚管121的上端和两根扶手管131的下端分别同轴铰接在中横杆17的两端;所述的两根前脚管111的下部之间设有连接固定的前横杆18,两根前脚管111的下端分别设有前轮15;所述的两根后脚管121的下部之间设有连接固定的后轮轴19和后横杆10,该后轮轴和后横杆互相平行,且后横杆10位于后轮轴19上方,在后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后轮16;所述的两根扶手管131上端之间设有铰接连接的u型状手柄管14,并在手柄管与扶手管131之间的铰接处设有收车按钮6和二道锁开关7,可用于控制手柄管14和车架主体1的共同折叠,具体过程是:先按压两个收车按钮6,则如图8所示解锁手柄管14相对扶手管组13的旋转使用角度和折叠,再继续按压二道锁开关7,就能如图9所示将前脚管组11、后脚管组12和扶手管组13均作同轴转动靠拢折叠,从而实现整车的收车折叠。

所述的折叠前座2包括前座板22、分别固定在前座板两侧的前座安装块21、铰接安装在前座板22前侧的小腿靠板23、铰接安装在前座板22上的前座扶手管24和安装在前座板22上方呈u型的前座靠背管25;所述的两个前座安装块21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前脚管组11、具体是两根前脚管111的上部两侧;所述的前座靠背管2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前座安装块21上;所述的小腿靠板23、前座扶手管24和前座靠背管25可相对前座板22如图10所示转动展开,或如图11所示共同靠拢折叠并贴合前脚管组11;所述的前座靠背管25上设有控制前座靠背管折叠的前座开关26。

所述的折叠后座3包括后座横杆35、分别固定在后座横杆两端的后座安装块31、安装在后座横杆35前侧呈u型的后座前管32和安装在后座横杆35上方呈u型的后座靠背管33;所述的两个后座安装块31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后脚管组12、具体是两根后脚管121的中部两侧;所述的后座前管3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后座安装块31上,后座靠背管33的两端也分别铰接在两个后座安装块31上,故后座前管32和后座靠背管33可如图12所示相对转动展开,或如图13所示相对转动靠拢折叠并贴合后脚管组12;所述的后座靠背管33上设有控制折叠后座3折叠的后座开关34。

因此,当折叠前座2如图5、图6所示向前安装在前脚管组11上部、折叠后座3如图5、图6所示向前安装在后脚管组12下部时,两者都能随同车架主体1一体折叠;并且,折叠前座2还可再次拆下并如图4所示向后安装在前脚管组11上部,这样就能使婴儿在折叠前座2上向前乘坐或向后乘坐。

所述的站立板4可拆式扣装在后轮轴19与后横杆10之间,故在站立板4底面需设有可拆式扣装在后轮轴19上的后扣槽44和可拆式扣装在后横杆10上的前扣槽43。

另外,站立板4顶面两侧分别设有如图2所示对应双脚站立的上凸块41和下凹槽42,以方便三岁以上儿童的平稳站立,特别是结合车架主体1的扶手管组13上的站立扶手5一起使用,更能保证儿童站立的安全,而站立扶手5是一根向前弯折的“>”型管,其两端共同连接在扶手管组13上,方便儿童手部的抓紧。同时,在需要应用站立板4时,必须先拆除折叠后座3,以避免占用站立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的折叠前座2、折叠后座3和站立板4,既能够兼顾两个三岁以下婴儿共同乘坐使用,又能够让一个三岁以上儿童和一个三岁以下婴儿都能共同使用,并且一部婴儿车就实现了乘坐、躺卧和站立这三种功能。

而折叠前座2的向前安装或向后安装,以及向前安装在车架主体1上的折叠前座2和折叠后座3又能如图7所示随同车架主体1一体折叠,这些结构设计都极大方便了二胎家庭父母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