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5558发布日期:2020-09-08 13: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需要使用锁体的部位包括车头锁、座位锁、车头部分储物箱锁以及尾部车斗锁,处尾部车斗锁外,现有的车头锁、座位锁可通过一个锁体实现控制,但是车头部分储物箱锁仍需另外锁体开启,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通过一个锁芯同时控制3个部分的开关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包括壳体、锁芯、锁体组件以及电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锁芯的锁芯部、安装锁体组件的锁体部以及安装电气组件的电气部,所述锁体组件包括转轴、锁舌滑块以及锁舌,所述转轴包括与锁芯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与锁芯同轴设置的轴体、以及用于固定连接轴体与连接座的偏心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一侧环绕锁芯设有立壁,所述立壁相对设有拨动板,对应拨动板运动轨迹设有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对应偏心轴设有第二拉绳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拉绳连接座,所述锁体部对应第一拉绳连接座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设置于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固定设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设置于拨动板转动轨迹上,贯穿锁体部相对设有锁舌一侧端面设有通孔,对应通孔,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开设有用于连接拉绳的卡接槽,第一拉绳连接座连接卡接槽设有第一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二拉绳连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垂直设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处于偏心轴运行轨迹上,所述底板相对第二联动件一侧端面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锁体部设有通孔一侧端面对应偏心轴开设有可供底板位移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设有可供第二联动件通过的活动槽,所述底板与第二活动腔一侧连接设有回位弹簧。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锁芯带动转轴各部分代用第一拉绳连接装置、第二拉绳连接装置联动实现多处开关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包括壳体1、锁芯2、锁体组件以及电气组件,所述壳体1包括安装锁芯2的锁芯部101、安装锁体组件的锁体部102以及安装电气组件的电气部103,所述锁体组件包括转轴、锁舌滑块3以及锁舌4,所述转轴包括与锁芯2固定连接的连接座5、与锁芯2同轴设置的轴体6、以及用于固定连接轴体6与连接座5的偏心轴7,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5一侧环绕锁芯2设有立壁8,所述立壁8相对设有拨动板9,对应拨动板9运动轨迹设有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对应偏心轴7设有第二拉绳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拉绳连接座10,所述锁体部102对应第一拉绳连接座10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腔11,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10设置于第一活动腔11内,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10固定设有第一联动件12,所述第一联动件12设置于拨动板9转动轨迹上,贯穿锁体部102相对设有锁舌4一侧端面设有通孔13,对应通孔13,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10开设有用于连接拉绳的卡接槽14,第一拉绳连接座10连接卡接槽14设有第一安装槽15,所述第二拉绳连接装置包括底板16,所述底板16垂直设有第二联动件17,所述第二联动件17处于偏心轴7运行轨迹上,所述底板16相对第二联动件17一侧端面设有卡环18,所述卡环18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9,所述锁体部102设有通孔13一侧端面对应偏心轴7开设有可供底板16位移的第二活动腔20,所述第二活动腔20设有可供第二联动件17通过的活动槽,所述底板16与第二活动腔20一侧连接设有回位弹簧21。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包括壳体、锁芯、锁体组件以及电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锁芯的锁芯部、安装锁体组件的锁体部以及安装电气组件的电气部,所述锁体组件包括转轴、锁舌滑块以及锁舌,所述转轴包括与锁芯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与锁芯同轴设置的轴体、以及用于固定连接轴体与连接座的偏心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一侧环绕锁芯设有立壁,所述立壁相对设有拨动板,对应拨动板运动轨迹设有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对应偏心轴设有第二拉绳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拉绳连接座,所述锁体部对应第一拉绳连接座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设置于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固定设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设置于拨动板转动轨迹上,贯穿锁体部相对设有锁舌一侧端面设有通孔,对应通孔,所述第一拉绳连接座开设有用于连接拉绳的卡接槽,第一拉绳连接座连接卡接槽设有第一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拉绳连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垂直设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处于偏心轴运行轨迹上,所述底板相对第二联动件一侧端面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锁体部设有通孔一侧端面对应偏心轴开设有可供底板位移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设有可供第二联动件通过的活动槽,所述底板与第二活动腔一侧连接设有回位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通过一个锁芯同时控制3个部分的开关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摩托车电门锁,包括壳体、锁芯、锁体组件以及电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锁芯的锁芯部、安装锁体组件的锁体部以及安装电气组件的电气部,所述锁体组件包括转轴、锁舌滑块以及锁舌,所述转轴包括与锁芯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与锁芯同轴设置的轴体、以及用于固定连接轴体与连接座的偏心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座一侧环绕锁芯设有立壁,所述立壁相对设有拨动板,对应拨动板运动轨迹设有第一拉绳连接装置,对应偏心轴设有第二拉绳连接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利海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