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319发布日期:2020-08-14 18:44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



背景技术:

转向横拉杆总成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它连接左右转向下臂,从而实现左右转向轮的连接。转向横拉杆总成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当汽车转向时,通过转向横拉杆总成传递转向力,使左右转向车轮同时开始转动,从而实现整车转向;二是通过调整转向横拉杆总成的长度,保证整车对车轮前束值的要求。

现有的转向横拉杆机构很多采用碳纤维材料,但是目前碳纤维材料较贵,量产车因成本问题无法使用,采用铝制品接头,内螺纹强度低,无法满足商用车大转向力传递的需要,与转向节相连的为鱼眼球铰链非商用车常用的能传递大转向力的球接头总成,在调整车轮前束时,需要备用多种厚度的垫片已满足车轮前束调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在保证整车对转向横拉杆总成的性能要求如稳定性、抗拉压强度和运动空间等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成本涨幅,优化转向横拉杆总成的结构,实现转向横拉杆总成降重,从而实现整车降重,油耗降低,提高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减轻整车底盘簧下质量,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包括横拉杆1、左金属套管2、右金属套管3、左锁紧螺母4、右锁紧螺母5、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所述横拉杆1的两端分别与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拉杆1为中空杆,材料为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横拉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胶水与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整体呈中空圆柱体状,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内表面分别加工成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杆体外螺纹配合的左右旋内螺纹;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横拉杆1连接的连接端的外表面分别加工成与横拉杆1内表面配合的圆柱形,且圆柱表面进行滚花处理,滚花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加,可防止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横拉杆1装配后至粘接稳定前发生转动和拉脱,同时可增加粘接配合表面积,使粘接更可靠;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连接端均加工成方形,所述方形结构一方面方便横拉杆总成装配和车轮前束调整中开口扳手夹持固定,另一方面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方形端面与横拉杆1端面及左锁紧螺母4、右锁紧螺母5构成螺纹连接的防松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金属套管2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之间设置有左锁紧螺母4,右金属套管3与右拉杆球头总成7之间设置有右锁紧螺母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拉杆总成的横拉杆杆体采用玻纤维材料,可实现横拉杆杆体降重50%,且玻纤维拉挤成型工艺成熟,可实现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拉杆总成的金属套管既能起到连接横拉杆和左右拉杆球头总成的作用,又能提供横拉杆总成长度调整的夹持机构,同时实现了结构简单并一件多能,减少零件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a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3的b-b向的剖面图;

图中:横拉杆1、左金属套管2、右金属套管3、左锁紧螺母4、右锁紧螺母5、左拉杆球头总成6、右拉杆球头总成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转向横拉杆总成,包括横拉杆1.左金属套管2.右金属套管3.左锁紧螺母4.右锁紧螺母5.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所述横拉杆1的两端分别与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螺接。

所述横拉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胶水与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连接。

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整体呈中空圆柱体状,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内表面分别加工成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杆体外螺纹配合的左右旋内螺纹;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横拉杆1连接的连接端的外表面分别加工成与横拉杆1内表面配合的圆柱形,且圆柱表面进行滚花处理,滚花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加,可防止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横拉杆1装配后至粘接稳定前发生转动和拉脱,同时可增加粘接配合表面积,使粘接更可靠;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连接端均加工成方形,所述方形结构一方面方便横拉杆总成装配和车轮前束调整中开口扳手夹持固定,另一方面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的方形端面与横拉杆1端面及左锁紧螺母4/右锁紧螺母5构成螺纹连接的防松机构。

所述左金属套管2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之间设置有左锁紧螺母4,右金属套管3与右拉杆球头总成7之间设置有右锁紧螺母5。

所述的横拉杆1为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的中空杆体,因转向横拉杆总成主要承受沿轴线方向的拉压载荷,所以采用拉挤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制造,此工艺具有成型周期快和成本低等优点。此中空杆体经过横截面优化设计,稳定性和抗拉杆强度可承受11kn-18kn的拉压载荷,满足整车转向对横拉杆总成的要求。

所述左金属套管2及右金属套管3均是由20钢机械加工而成,不仅起到连接左拉杆球头总成6及右拉杆球头总成7与横拉杆1的作用,而且提供转向横拉杆总成装配连接固定和长度调整所需要的方形夹持端头。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横拉杆总成前束长度调整和防松操作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利用开口扳手分别夹持固定左金属套管2和右金属套管3,然后利用另一个开口扳手分别拧松左右锁紧螺母4和5;

2、利用夹持开口扳手转动左金属套管2和右金属套管3及横拉杆1,即调整左金属套管2和右金属套管3与左拉杆球头总成6和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螺纹杆的配合长度直至满足车轮前束要求;

3、利用开口扳手分别夹持固定左金属套管2和右金属套管3,然后利用另一个开口扳手分别拧紧左锁紧螺母4和右锁紧螺母5,直至一定的扭矩,此时左拉杆球头总成6和右拉杆球头总成7的螺纹杆与左金属套管2和右金属套管3的连接配合螺纹会产生拉伸变形,变形产生的轴向力就是螺纹连接的轴向预紧力,此拉伸变形可以抵抗因转向横拉杆总成因受拉压载荷变形导致的螺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