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6076发布日期:2020-09-01 17:2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地区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链条是自行车的重要零部件,为了保持链条的转动自如,常需要对链条加入润滑油,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加油,操作不慎油渍会溅射衣服,不易清理造成不便,并且在自行车使用时,人们一般没有意识对链条上油,长时间骑行,润滑油缺少后,会容易造成疲惫,影响使用,而自行车齿轮是与链条配合使用的自行车零部件,现有的齿轮功能单一。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包括齿轮主体、转孔和卡槽,所述转孔开设在齿轮主体的中间位置,且转孔与齿轮主体同心设置,所述卡槽开设于转孔上壁,所述齿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滚动连接有滚球,所述环形腔的前面嵌设有弧形板,所述齿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内注入有润滑油,所述气囊腔位于弧形板的下方,所述气囊的底面连接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油孔内壁嵌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由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构成,所述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内开设有气腔,所述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均为半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内部气腔填充有压缩空气。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为五分之一圆结构,所述弧形板采用铜或铝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滚球的表面和弧形板的上表面粗糙处理。

优选的,所述齿轮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气囊连通,所述注油孔内设置有堵塞,所述堵塞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此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通过在齿轮主体内部开设环形腔,滚球在环形腔内滑动摩擦,产生热量,热量传送至气囊后,气囊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将润滑油压出,链条与齿轮的配合使用时,实现链条的上油,便于使用。

2、此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通过在出油孔嵌设阀门,阀门采用两个半圆柱形结构的硅胶制成,内部填充压缩空气,正常情况下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由于压缩空气实现闭合,不会造成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溢出,避免出现滴油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阀门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示意图。

图中:1齿轮主体、2转孔、3卡槽、4环形腔、5滚球、6弧形板、7气囊腔、8出油孔、9气囊、10阀门、11第一阀块、12第二阀块、13压缩空气、14润滑油、15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包括齿轮主体1、转孔2和卡槽3,齿轮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注油孔15,注油孔15与气囊9连通,注油孔15内设置有堵塞,堵塞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注油孔15的设置可对气囊9内部进行加油,提高其使用寿命,持续使用,转孔2开设在齿轮主体1的中间位置,且转孔2与齿轮主体1同心设置,卡槽3开设于转孔2上壁,齿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4,环形腔4内滚动连接有滚球5,滚球5的表面和弧形板6的上表面粗糙处理,保证滚球5与弧形板6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环形腔4的前面嵌设有弧形板6,弧形板6为五分之一圆结构,弧形板6采用铜或铝材料制成,弧形板6可实现高效传热,使得气囊9受热膨胀,齿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气囊腔7,气囊腔7内设置有气囊9,气囊9内注入有润滑油14,气囊腔7位于弧形板6的下方,气囊9的底面连接有出油孔8,出油孔8与外部连通,出油孔8内壁嵌设有阀门10,阀门10由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构成,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均为半圆柱形结构,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内开设有气腔,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内部气腔填充有压缩空气13,压缩空气13会使得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闭合,避免润滑油14溢出滴落。

本实用新型中,当在自行车骑行时,齿轮主体1转动,环形腔4内部滚球5与弧形板6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滚球5在环形腔4内滚动,滚动至一定高度时,在滚球5自身重力下,滚球5滑落,从而形成往复的滑动,滚球5与弧形板6的滑动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弧形板6传递至气囊腔7,气囊腔7内部气囊9的空气受热膨胀,对润滑油14产生压力,使得润滑油14进入出油孔8,阀门10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缝隙,实现润滑油14的溢出,由于链条与齿轮的配合,润滑油14会对链条进行润滑,当气囊9内部热量不足以使气体膨胀时,气囊9内气体收缩,阀门10在内部压缩空气13的作用下闭合,避免润滑油14的溢出,造成滴油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包括齿轮主体(1)、转孔(2)和卡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孔(2)开设在齿轮主体(1)的中间位置,且转孔(2)与齿轮主体(1)同心设置,所述卡槽(3)开设于转孔(2)上壁,所述齿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4),所述环形腔(4)内滚动连接有滚球(5),所述环形腔(4)的前面嵌设有弧形板(6),所述齿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气囊腔(7),所述气囊腔(7)内设置有气囊(9),所述气囊(9)内注入有润滑油(14),所述气囊腔(7)位于弧形板(6)的下方,所述气囊(9)的底面连接有出油孔(8),所述出油孔(8)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油孔(8)内壁嵌设有阀门(10),所述阀门(10)由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构成,所述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内开设有气腔,所述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均为半圆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阀块(11)和第二阀块(12)内部气腔填充有压缩空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6)为五分之一圆结构,所述弧形板(6)采用铜或铝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5)的表面和弧形板(6)的上表面粗糙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注油孔(15),所述注油孔(15)与气囊(9)连通,所述注油孔(15)内设置有堵塞,所述堵塞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包括齿轮主体、转孔和卡槽,所述转孔开设在齿轮主体的中间位置,且转孔与齿轮主体同心设置,所述卡槽开设于转孔上壁,所述齿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滚动连接有滚球,所述环形腔的前面嵌设有弧形板,所述齿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内注入有润滑油,所述气囊腔位于弧形板的下方,所述气囊的底面连接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油孔内壁嵌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由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构成,所述第一阀块和第二阀块均为半圆柱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该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可实现对链条自动供油,便于使用,保证链条的活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爱自由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