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蓄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8842发布日期:2021-02-27 11:2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的蓄暖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工业用能中近60~65%的能源转化为废热资源,其中可回收率达到60%,但是能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5.2%。而低温余热回收率仅有25%左右,可见余热的再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据调研,在北方集中供暖无法覆盖到的农村有98%的农民认为当前取暖方式应该改变,而长江沿线的南方居民采用空调或电加热的供暖方式,供暖电量消耗竟达到200亿~240亿千瓦时。若在该区域采用集中供暖,能耗将会大幅上升,带来巨大的能源压力。由此,移动蓄热车便可以因地制宜的将余热回收并且输送给有需要的地区,解决地区供暖不平衡的问题。
[0003]
市面上的移动蓄热车充放热过程长达40分钟到一个小时,时间缓慢,导致有大量热量损失在大气中,并且有大量的无用功消耗,而蓄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快速的将废热的热量储存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实现了强化换热的效率,节能减排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包括:
[0008]
车架,且车架的上端设置有蓄暖箱,所述蓄暖箱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且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与热交换水进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出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与热交换水出口管固定连接;
[0009]
换热箱,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的内部,且蓄暖箱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热交换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hfe7000循环混合水;
[0010]
暗箱,其设置在蓄暖箱的内部,且暗箱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设置有加压泵,且加压泵与暗箱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加压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0011]
加热箱,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的内部,且加热箱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纯净水,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第二输液管通过法兰加热管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均通过法兰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加
压泵与加热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是,所述蓄暖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蓄暖箱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且第三阀门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蓄暖箱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阀门,且第四阀门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0014]
优选的是,所述蓄暖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换热箱和加热箱均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设置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加压泵电性连接,所述加压泵的内部设置有涡扇,且涡扇与加压泵设置为一体结构。
[0015]
优选的是,所述车架的一侧设置有车头,且车头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车门,且车门与车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16]
优选的是,所述车架和车头的下策均设置有车轮,且车架和车头均与车轮转动连接,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油箱,且油箱与车架固定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hfe7000循环混合水的设置,在二次换热过程中,管道内的传热介质是常见的水(水蒸气),此种介质是市面上常见0—200℃低品位热能的传热流体,但是此种换热介质只能让换热时间处于40—60min,hfe7000循环混合水的传热介质有优良的性质,在许多热传导液中,氢氟醚被公开作为传热流体,它们是惰性的、具有高电介电强度、低电导、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和有效的传热性,这种流体对环境没有危害还能大大加强流体扰动,提高热流密度,hfe7000可以使水流扰动加强,破坏壁面的层流区域,使紊流区扩大,从而加强换热,当hfe7000靠近管壁的热侧时,hfe7000的小液滴迅速沸腾,形成蒸汽和液体的两相气泡,迅速充满管道,在冷壁面中,气泡失去热量,以液体的形式下降,这些气泡以两种方式影响整体热流,一方面气泡本身可以从热表面带走大量的热量,另一方面它们也增加了周围水羽上升和下降的速度,简单来说就是加强水流的扰动,使羽流速度更快,从而使传热效果大大提高,而其浓度达到1.2%就可以将换热量提高了58%以上,换热效果优良,从而实现强化换热的效率,节能减排的效果。
[0019]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管和热交换管的设置,采用独立的两套管道,将换热热与放热过程分开,避免水质污染,从而使得加热过程中更加的安全,供给用户的用水能够干净清洁,提高了蓄热车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蓄暖车的正视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压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0024]
如图1-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包括:车架3,且车架3的上端设置有蓄暖箱6,所述蓄暖箱6与车架3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热交换水进口管7和热交换
水出口管9,且热交换水进口管7和热交换水出口管9均通过法兰与蓄暖箱6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8,且第一阀门8与热交换水进口管7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出口管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0,且第二阀门10与热交换水出口管9固定连接;换热箱16,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6的内部,且蓄暖箱6与换热箱16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16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18,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7和热交换水出口管9均通过法兰与热交换管18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16的内部设置有hfe7000循环混合水17;暗箱19,其设置在蓄暖箱6的内部,且暗箱19与蓄暖箱6固定连接,所述暗箱19的内部设置有加压泵21,且加压泵21与暗箱19固定连接,所述暗箱19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液管20和第二输液管23,所述第一输液管20与加压泵21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加热箱24,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6的内部,且加热箱24与蓄暖箱6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24的内部设置有纯净水26,所述加热箱24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25,所述第二输液管23通过法兰加热管25固定连接。
[0025]
以上方案中,通过热交换水进口管将废热的热量以循环水的形式送入热交换箱的内部,当热交换箱内部的热交换管充满废热带来的热水时将被加热,从而热交换箱内部的hfe7000循环混合水将吸收热交换管上面的热量,使自身加热,从而达到热交换的效果,被吸收掉热量的循环水将随着热交换管从热交换水出口管处被排出,此时的热水已经变成了冷水,hfe7000循环混合水被加热后,将通过加压泵和第一输液管输入加热管的内部,加热管被加热后,将使加热箱内部的纯净水加热,从而达到加热的效果,加热管内部的hfe7000循环混合水将通过第二输液管再次进入热交换箱的内部,如此反复形成循环加热的效果,从而实现加热纯净水的效果。
[0026]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输液管20和第二输液管23均通过法兰与换热箱16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21与加热管25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0027]
以上方案中,第二输液管设置在第一输液管的下方,加压泵从上方抽取热交换箱内部的hfe7000循环混合水输入加热箱的内部,利用水位高度差,从而实现循环并且省力节能的效果。
[0028]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蓄暖箱6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且进水管11与蓄暖箱6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12,且第三阀门12与进水管11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6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水管13,且出水管13与蓄暖箱6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阀门14,且第四阀门14与出水管13固定连接。
[0029]
以上方案中,通过进水管加注蓄暖用的纯净水,并且为干净的冷水到加热箱的内部,通过出水管向用户供给蓄暖用的纯净热水。
[0030]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蓄暖箱6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15,所述换热箱16和加热箱24均与保温层15固定连接,所述暗箱19的内部设置有配电箱22,所述配电箱22与加压泵21电性连接,所述加压泵21的内部设置有涡扇27,且涡扇27与加压泵21设置为一体结构。
[0031]
以上方案中,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实现车辆运输过程中加热箱内部纯净水温度的保温。
[0032]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车架3的一侧设置有车头1,且车头1与车架3固定连接,所述车头1的一侧设置有车门2,且车门2与车头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33]
以上方案中,车头的下方设置有脚踏,使驾驶员方便进入驾驶室。
[0034]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车架3和车头1的下策均设置有车轮5,且车架3和车头1均与
车轮5转动连接,所述车架3的下端设置有油箱4,且油箱4与车架3固定连接。
[0035]
以上方案中,车轮分为前车轮和后车轮,前车轮用于转向,后车轮用于驱动,且后车轮为后八轮,承重能力强,一次性可运输的热水量多,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0036]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