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9270发布日期:2021-07-30 13:1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对汽车燃料经济性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轻量化是改善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有效途径,同时,汽车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顶盖总成,是车身的最高点,一般由顶盖外框和顶盖前横梁组成,完整的顶盖总成一般需要由顶盖外框和顶盖前横梁焊接组成,由于焊接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人员进行,增加了装配难度,而且焊装过程需要专门的焊装夹具,增加了成本,而且为了提高顶盖前横梁的稳定性,所以横梁的重量较高,违反了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解决了完整的顶盖总成一般需要由顶盖外框和顶盖前横梁焊接组成,由于焊接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人员进行,增加了装配难度,而且焊装过程需要专门的焊装夹具,增加了成本,而且为了提高顶盖前横梁的稳定性,所以横梁的重量较高,违反了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包括顶盖支撑框架,所述顶盖支撑框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顶盖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两个所述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的内表面设置有顶盖外框前横梁,所述顶盖外框前横梁的上表面开设有前横梁放置固定槽。

所述前横梁放置固定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前横梁放置固定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通气管道的相对面相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道均设置在顶盖外框前横梁内,所述通气管道的右端与前横梁固定槽内壁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前横梁固定槽开设在顶盖外框前横梁的正面。

所述前横梁固定槽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移动密封塞,两个所述移动密封塞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限位装置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两个所述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前横梁固定槽内,所述顶盖支撑框架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顶盖外框限位槽,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顶盖外框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两个顶盖外框定位槽,两个所述顶盖外框定位槽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限位支撑块,两个所述限位支撑块的左侧面与顶盖外框前横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表面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的内表面搭接,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活动导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导向杆的底端与网状存放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网状存放壳搭接在前横梁放置固定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活动导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动导向套,所述第一活动导向套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套固定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套固定板的相背面分别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动导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密封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底端与第一活动导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网状存放壳内设置有叠氮化钠晶体,所述顶盖外框前横梁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三角支撑孔,所述三角支撑孔内填充高强度泡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活动导向杆,所述第二活动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顶盖外框限位槽内,所述第二活动导向杆的正面与移动密封塞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密封塞的背面与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导向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导向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套固定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套的相背面分别与前横梁固定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导向杆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网状存放壳、通气管道、移动密封塞、第二活动导向杆,使用时,第二复位弹簧通过移动密封塞推动第一活动导向杆卡入顶盖外框限位槽内,由于网状存放壳具有柔软性,使其受到撞击力其内部的叠氮化钠产生氮气,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道通入前横梁固定槽,从而可以对移动密封塞进行限位的工作,使得顶盖外框前横梁固定完成,使得本装置不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即可达到安装的工作,降低了装配的难度,而且避免使用焊装夹具,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2、该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通过设置三角支撑孔,且三角支撑空内填充有高强度泡沫,且高强度泡沫为轻质材质,降低了本装置的重量,遵循了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同时通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得本装置具有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保证了本装置的支撑强度。

3、该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和密封板,且第一复位弹簧可以通过自身的拉力控制密封板向下移动,使得密封板可以嵌入前横梁放置固定槽的上部,从而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可以达到密封板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紧密接触的工作,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气体外漏,从而可以保证本装置后续的安装固定工作。

4、该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二活动导向杆移动,从而可以达到控制第二活动导向杆远离顶盖外框限位槽的工作,从而可以达到本装置的拆卸工作,使得拆卸工作工作更加顺利。

5、该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通过设置限位支撑块和顶盖外框定位槽,且限位支撑块可以推送入顶盖外框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可以达到顶盖外框前横梁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的工作,保证了顶盖外框前横梁安装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支撑框架、2顶盖外框前横梁、3前横梁放置固定槽,4控制装置、41密封板、42第一复位弹簧、43第一活动导向套、44第一导向套固定板、45第一活动导向杆、46网状存放壳、5通气管道、6三角支撑孔、7移动密封塞、8前横梁固定槽、9顶盖外框限位槽、10限位装置、101第二活动导向杆、102第二活动导向套、103第二导向套固定板、11限位支撑块、12顶盖外框定位槽、13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4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顶盖前横梁,包括顶盖支撑框架1,顶盖支撑框架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顶盖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3,两个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3的内表面设置有顶盖外框前横梁2,顶盖外框前横梁2的上表面开设有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

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的内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4,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通气管道5的相对面相连通,通过设置通气管道5,从而保证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和前横梁固定槽8之间连通的工作,两个通气管道5均设置在顶盖外框前横梁2内,通气管道5的右端与前横梁固定槽8内壁的左侧面相连通,前横梁固定槽8开设在顶盖外框前横梁2的正面。

前横梁固定槽8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移动密封塞7,两个移动密封塞7的相背面分别与两个限位装置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限位装置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两个限位装置10均设置在前横梁固定槽8内,顶盖支撑框架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顶盖外框限位槽9,限位装置10设置在顶盖外框限位槽9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3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两个顶盖外框定位槽12,两个顶盖外框定位槽1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限位支撑块11,通过设置限位支撑块11和顶盖外框定位槽12,且限位支撑块11可以推送入顶盖外框定位槽12的内部,从而可以达到顶盖外框前横梁2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的工作,保证了顶盖外框前横梁2安装的牢固性,两个限位支撑块11的左侧面与顶盖外框前横梁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4包括密封板41,密封板41的外表面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的内表面搭接,密封板41的下表面与第一活动导向杆4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动导向杆45的底端与网状存放壳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网状存放壳46,且网状存放壳46具有柔软性,从而可以挤压其内部叠氮化钠晶体的工作,同时网状存放壳46可以通过网孔散出气体,网状存放壳46搭接在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内壁的下表面,第一活动导向杆4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动导向套43,通过设置第一活动导向套43,从而有利于第一活动导向杆45上下平稳滑动的工作,第一活动导向套4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套固定板4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导向套固定板44的相背面分别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动导向杆4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2,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42和密封板41,且第一复位弹簧42可以通过自身的拉力控制密封板41向下移动,使得密封板41可以嵌入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的上部,从而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2的弹性可以达到密封板41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紧密接触的工作,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气体外漏,从而可以保证本装置后续的安装固定工作,第一复位弹簧42的顶端与密封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42的底端与第一活动导向套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网状存放壳46内设置有叠氮化钠晶体,通过设置叠氮化钠晶体,且通过叠氮化钠晶体受到挤压产生氮气,从而可以进入前横梁固定槽8内,避免移动密封塞7受力产生活动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本装置安装的牢固性,顶盖外框前横梁2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三角支撑孔6,三角支撑孔6内填充高强度泡沫,通过设置三角支撑孔6,且三角支撑孔6内填充有高强度泡沫,且高强度泡沫为轻质材质,降低了本装置的重量,遵循了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同时通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得本装置具有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保证了本装置的支撑强度。

具体的,如图3所示,限位装置10包括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的一端设置在顶盖外框限位槽9内,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的正面与移动密封塞7的背面固定连接,移动密封塞7的背面与第二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4,且第二复位弹簧14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移动,从而可以达到控制第二活动导向杆101远离顶盖外框限位槽9的工作,从而可以达到本装置的拆卸工作,使得拆卸工作工作更加顺利,第二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导向套102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活动导向套102,且第二活动导向套102可以保证第二活动导向杆101进行平稳滑动的工作,第二活动导向套10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套固定板10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向套的相背面分别与前横梁固定槽8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通过将第二活动导向杆101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使得第二活动导向杆101受到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3表面的挤压收缩,从而可以控制第二复位弹簧14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通过将顶盖外框前横梁2置于顶盖外框放置支撑槽13内,使得第二复位弹簧14带动第二活动导向杆101卡入顶盖外框限位槽9内,同时限位支撑块11卡入顶盖外框定位槽12,然后控制密封板41向上移动,使得密封板41带动第一复位弹簧42伸长,使得网状存放壳46向上移动;

s2、然后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2和向下推动密封板41的力带动第一活动导向杆45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活动导向杆45带动网状存放壳46与前横梁放置固定槽3进行挤压变形;

s3、最后网状存放壳46内部的叠氮化钠晶体受到撞击产生氮气,使得氮气进入通气管道5,并进入前横梁固定槽8内,使得可以对移动密封塞7进行限位的作用,使得本装置的安装工作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