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6646发布日期:2021-06-01 15: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产品。目前的童车一般都能展开和折叠,在折叠状态便于存放和携带。但是目前的童车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折叠操作比较复杂,而且折叠后体积较大。

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操作简便,折叠后体积小的童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童车,包括车架100和连接在车架100上的座位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00包括前支撑组件1,所述的前支撑组件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所述的前腿杆11上端设有连接座13,所述的前支撑组件1上连接有后支撑组件2,所述的后支撑组件2包括与前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的后腿21,所述的后腿21下端设有后轮22,所述的连接座13上连接有可相对其转动的推杆组件3,所述的推杆组件3与后腿21之间设有在推杆组件3相对前支撑组件1向下转动时能够推动后支撑组件2与前支撑组件1靠拢的传动组件4,所述的传动组件4包括能沿推杆组件3滑行的滑动件41,所述的滑动件41与后腿2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传动杆42。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1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3上,并且所述的后腿21与连接座13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推杆组件3与连接座13相连接位置的前侧。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组件3包括与连接座13转动连接的下推杆31,所述的下推杆3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手推杆32,所述的滑动件41套设在下推杆31上,所述的滑动件41与下推杆31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二者并在手推杆32向下滑行时能被手推杆32驱动而解锁的第一卡锁装置5,所述的下推杆31下端与连接座13之间设有在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以后能被继续向下滑行的手推杆32驱动而解锁的第二卡锁装置6。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锁装置5包括设在下推杆31上的卡锁孔51,所述的滑动件4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而卡入卡锁孔51内的卡锁片52,所述的卡锁片52上设有在手推杆32向下滑行时能与手推杆32下端触接而使卡锁片52从卡锁孔51退出的斜面53,所述的滑动件41内还设有能使卡锁片52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54。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锁装置6包括设在连接座13上的卡槽61,所述的下推杆31下端设有与连接座13转动连接的铰接座33,所述的铰接座33内设有能相对其滑动而与卡槽61卡合或脱离的卡销62,所述的下推杆31内还设有能被手推杆32下端顶压而向下移动的滑动杆63,所述的滑动杆63与卡销62连接并且在滑动杆63向下移动时所述的滑动杆63将卡销62从卡槽61顶出,所述的连接座13上还设有与卡槽61相通并在卡销62从卡槽61退出后能供卡销62在内运动的弧形槽64,所述的铰接座33内还设有能使滑动杆63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65。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推杆32下端具有固定座321,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设有能在其内上下移动的移动杆71,所述的移动杆71下端设有斜壁72,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还设有与斜壁72配合并在移动杆71向下移动时能够被斜壁72推动而横向移动的锁定销73,所述的下推杆31上设有能与锁定销73配合的锁定孔74,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还设有能够推动锁定销73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75,所述的手推杆32内设有在按压后能够推动移动杆71向下移动的驱动杆76。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杆42包括与后腿21转动连接的下传动杆421和与滑动件41转动连接的上传动杆422,所述的上传动杆422与下传动杆421套接连接并能相对滑动,所述的上传动杆422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靠座423,所述的顶靠座423与下传动杆421之间设有套设在上传动杆422上的减震弹簧424。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童车还包括支撑板81,所述的支撑板81与前支撑组件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传动片82,所述的传动片82一端与前支撑组件1绕第一轴线a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81后侧绕第二轴线b铰接,所述的前腿11上设有能沿其滑动的滑动套83,所述的滑动套83与支撑板81绕第三轴线c转动连接而使得在童车折叠时所述的支撑板81向前侧移动而靠拢到前腿11上,所述的支撑板81与前支撑组件1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二者的锁定机构84。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84包括设在前支撑组件1上的凸出座14,所述的凸出座14上设有能相对其横向移动的卡锁销841,所述的传动片82上设有能与卡锁销841卡合的卡锁槽842,所述的支撑板81上设有在按压时能够将卡锁销841从卡锁槽842内顶出的按键843,所述的凸出座14内还设有能推动卡锁销841复位的第四复位弹簧。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座14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凸出座14上转动连接有能封闭该中空空间的转动座15,所述的转动座15与凸出座14之间设有扭簧16,所述的凸出座14上还设有弧形孔17,所述的转动座15上设有在其转动时能在弧形孔17内滑行的滑动销18。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81上设有能供凸出座14插入的插槽88。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组件200包括所述的支撑板81,所述的支撑板81后侧设有能相对其转动折叠的靠背85,所述的支撑板81上并位于靠背85的前方还转动连接有前杆86,所的前杆86上端与靠背85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侧杆87。

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板8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车架包括前支撑组件和连接在前支撑组件上连接有后支撑组件,推杆组件连接在前支撑组件上,推杆组件上还设有能相对其滑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与后腿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传动杆。因此,当童车折叠时,向下相对前支撑组件转动推杆组件,推杆组件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传动杆下端就推动后腿而使后腿与前腿相互靠拢,在此过程中滑动件沿推杆组件滑行,最终实现前腿、后腿和推杆组件靠拢到一起,折叠后体积小。而且在折叠时,只需向下转动推杆组件即可实现车架折叠,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2、本发明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与前支撑组件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传动片,传动片一端与前支撑组件绕第一轴线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后侧绕第二轴线铰接,前腿上设有能沿其滑动的滑动套,滑动套与支撑板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而使得在童车折叠时所述的支撑板向前侧移动而靠拢到前腿上。儿童可以乘坐在支撑板上,此时支撑板作为座位组件的座板使用,当然,座位组件也可以设置为能可拆卸地连接到支撑板上的独立构件。当需要折叠时,将支撑板与前支撑组件的锁定机构解锁然后向前推动支撑板,传动片与支撑板和前支撑组件发生相对转动,滑动套沿前腿向下滑行并带着支撑板向下前方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板靠拢到前腿上。在折叠的过程中只要将锁定机构解锁然后向前一推支撑板即可,操作简便,结构设计非常的巧妙。

3、本发明结构简单,折叠操作简便,折叠后体积小,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架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图4中e处的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部件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7、图8和图11所示,一种童车,包括车架100和连接在车架100上的座位组件200,所述的车架100包括前支撑组件1,所述的前支撑组件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所述的前腿杆11上端设有连接座13,所述的前支撑组件1上连接有后支撑组件2,所述的后支撑组件2包括与前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的后腿21,所述的后腿21下端设有后轮22,所述的连接座13上连接有可相对其转动的推杆组件3,所述的推杆组件3与后腿21之间设有在推杆组件3相对前支撑组件1向下转动时能够推动后支撑组件2与前支撑组件1靠拢的传动组件4,所述的传动组件4包括能沿推杆组件3滑行的滑动件41,所述的滑动件41与后腿2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传动杆42。当童车折叠时,向下相对前支撑组件1转动推杆组件3,推杆组件3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传动杆42下端就推动后腿21而使后腿21与前腿11相互靠拢,在此过程中滑动件41沿推杆组件3滑行,最终实现前腿11、后腿12和推杆组件3靠拢到一起,折叠后体积小。而且在折叠时,只需向下转动推杆组件3即可实现车架折叠,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后腿21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3上,并且所述的后腿21与连接座13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推杆组件3与连接座13相连接位置的前侧。如此设计,使得童车结构简单紧凑,折叠操作时收合灵活,折叠后体积小。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推杆组件3包括与连接座13转动连接的下推杆31,所述的下推杆3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手推杆32,所述的滑动件41套设在下推杆31上,所述的滑动件41与下推杆31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二者并在手推杆32向下滑行时能被手推杆32驱动而解锁的第一卡锁装置5,所述的下推杆31下端与连接座13之间设有在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以后能被继续向下滑行的手推杆32驱动而解锁的第二卡锁装置6。手推杆32可在下推杆31内滑行,在推行童车时将手推杆32拉出,而在折叠时则将手推杆32推入下推杆31内。在童车折叠时,向下推动手推杆32,手推杆32下端驱动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此时虽然第一卡锁装置解锁5,但是由于下推杆31与连接座13之间还设有第二卡锁装置6,所以童车仍然不能进行折叠,此时需要手推杆32继续向下滑行,当手推杆32下端触碰到第二卡锁装置6并将第二卡锁装置6解锁以后,童车就能折叠了。所以在车架解锁时,需要手推杆32一直向下滑行并依次解锁第一卡锁装置5和第二卡锁装置6,避免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以后就能进行折叠,进一步起到了确保安全的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卡锁装置5包括设在下推杆31上的卡锁孔51,所述的滑动件4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而卡入卡锁孔51内的卡锁片52,所述的卡锁片52上设有在手推杆32向下滑行时能与手推杆32下端触接而使卡锁片52从卡锁孔51退出的斜面53,所述的滑动件41内还设有能使卡锁片52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54。在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时,手推杆32下端推动卡锁片52上的斜面53,使得卡锁片53在滑动件41内横向移动,从而与下推杆31上的卡锁孔51脱开,因此,只需向下一推手推杆32即可实现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操作简便快捷。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卡锁装置6包括设在连接座13上的卡槽61,所述的下推杆31下端设有与连接座13转动连接的铰接座33,所述的铰接座33内设有能相对其滑动而与卡槽61卡合或脱离的卡销62,所述的下推杆31内还设有能被手推杆32下端顶压而向下移动的滑动杆63,所述的滑动杆63与卡销62连接并且在滑动杆63向下移动时所述的滑动杆63将卡销62从卡槽61顶出,所述的连接座13上还设有与卡槽61相通并在卡销62从卡槽61退出后能供卡销62在内运动的弧形槽64,所述的铰接座33内还设有能使滑动杆63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65。当第一卡锁装置5解锁以后,手推杆32继续向下滑行,在滑行的过程中,手推杆32触碰到滑动杆63并推动滑动杆63向下滑行,滑动杆63向下滑行过程中就推动与其连接的卡销62向下移动,卡销6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就从连接座13上的卡槽61内退出并进入到连接座13上的弧形槽64内,一旦卡销62进入到弧形槽64内,下推杆31就可以相对连接座13转动了,此时车架100就可以折叠了。因此,在需要折叠车架100时,只需向下一直推动手推杆32即可实现两重解锁,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的手推杆32下端具有固定座321,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设有能在其内上下移动的移动杆71,所述的移动杆71下端设有斜壁72,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还设有与斜壁72配合并在移动杆71向下移动时能够被斜壁72推动而横向移动的锁定销73,所述的下推杆31上设有能与锁定销73配合的锁定孔74,所述的固定座321内还设有能够推动锁定销73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75,所述的手推杆32内设有在按压后能够推动移动杆71向下移动的驱动杆76。通过锁定孔74与锁定销73的配合可以使得手推杆32与下推杆31相互定位,当需要手推杆32滑行时,只需向下推动驱动杆76,驱动杆76则推动移动杆71向下移动,移动杆71上的斜壁72就推动锁定销73横向移动而与锁定孔74脱离,操作简便。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杆42包括与后腿21转动连接的下传动杆421和与滑动件41转动连接的上传动杆422,所述的上传动杆422与下传动杆421套接连接并能相对滑动,所述的上传动杆422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靠座423,所述的顶靠座423与下传动杆421之间设有套设在上传动杆422上的减震弹簧424。当童车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下传动杆421与上传动杆422会出现相对滑动,减震弹簧424则起到减震的作用,使童车内的儿童乘坐舒适。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的童车还包括支撑板81,所述的支撑板81与前支撑组件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传动片82,所述的传动片82一端与前支撑组件1绕第一轴线a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81后侧绕第二轴线b铰接,所述的前腿11上设有能沿其滑动的滑动套83,所述的滑动套83与支撑板81绕第三轴线c转动连接而使得在童车折叠时所述的支撑板81向前侧移动而靠拢到前腿11上,所述的支撑板81与前支撑组件1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二者的锁定机构84。本实施例中,儿童可以直接乘坐在支撑板81上,此时支撑板81作为座位组件200使用,当然,座位组件200也可以是能可拆卸地连接到支撑板81上的独立构件,儿童乘坐该独立构件内,该独立构件可以与支撑板81连接或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折叠时,将支撑板81与前支撑组件1的锁定机构84解锁然后向前推动支撑板81,传动片82与支撑板81和前支撑组件1发生相对转动,滑动套83沿前腿11向下滑行并带着支撑板81向下前方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板81靠拢到前腿11上。在折叠的过程中只要将锁定机构84解锁然后向前一推支撑板81即可,操作简便,结构设计非常的巧妙。

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84包括设在前支撑组件1上的凸出座14,所述的凸出座14上设有能相对其横向移动的卡锁销841,所述的传动片82上设有能与卡锁销841卡合的卡锁槽842,所述的支撑板81上设有在按压时能够将卡锁销841从卡锁槽842内顶出的按键843,所述的凸出座14内还设有能推动卡锁销841复位的第四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当需要折叠时,按动按键843,按键843则将卡锁销841从传动片82上的卡锁槽842顶出,此时传动片82就可以相对前支撑组件1和支撑板81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板81能够向前腿11靠拢。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凸出座14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凸出座14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凸出座14上转动连接有能封闭该中空空间的转动座15,所述的转动座15与凸出座14之间设有扭簧16,所述的凸出座14上还设有弧形孔17,所述的转动座15上设有在其转动时能在弧形孔17内滑行的滑动销18。在童车展开状态时,转动座15被压在凸出座14内,扭簧16处于变形状态,当支撑板81向前腿11靠拢时,支撑板81下侧不再顶压转动座15,扭簧16则推动转动座15向上转动复位,由于转动座15向上的转动而占用一定的空间,从而起到了防夹手的作用。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支撑板81上设有能供凸出座14插入的插槽88。通过凸出座14和插槽88的配合,可以使得支撑板81在向前腿11靠拢的时候移动平稳,也可以使得童车在展开状态支撑板81被定位得牢固,避免晃动,确保安全。

如图7所示,当所述的支撑板81作为座位组件200的座板使用时,所述的支撑板81后侧还可以设置能相对其转动折叠的靠背85,所述的支撑板81上并位于靠背85的前方还转动连接有前杆86,所的前杆86上端与靠背85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侧杆87。靠背85、前杆86和侧杆87的设置使得座位组件200呈现框架结构,儿童乘坐在该框架内,确保安全。当需要折叠时,只需向前推动靠背85,前杆86和侧杆87则出现相对转动并与靠背85一起靠拢到支撑板8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