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7621发布日期:2021-10-27 19:1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种踏板式平衡车包括基座,基座的两端部安装车轮,基座的上方设置两块踏板,踏板相对于基座能够摆动,通过踏板的摆动实现平衡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现有的踏板两侧具有摆动轴,摆动轴和基座可摆动连接。使用时,使用者站立在踏板上,两块踏板承受整个人的重量,踏板所受的人体压力由摆动轴承担,这样摆动轴容易出现弯曲现象,踏板容易出现转动不畅的问题,而且摆动轴需要承担较大压力,整个踏板的制造材质有较高要求,增加了踏板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平衡车中的踏板摆动轴受力过大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包括基座和摆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下端部设置承重件,所述承重件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踏板摆动时,所述承重件随着所述踏板下端部的摆动轨迹在所述基座上滚动。踏板的受力主要通过承重件传递到基座上,这样就减少或避免了摆动轴受力,降低了摆动轴变形风险,降低了摆动轴的强度要求,保证踏板摆动的顺畅性。
6.优选的,所述承重件为滚轮、滚珠或滚柱,所述基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呈弧形,所述承重件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承重件和基座之间滚动摩擦,能够减少承重件和基座之间的摩擦阻力。
7.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具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所述承重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承重件的下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向下凸出。承重件从安装槽的开口嵌入安装槽,安装方便,承重件的下端和基座相抵,承重件不会从安装槽的开口脱离安装槽。
8.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两端设置摆动轴,所述基座上设置摆动槽,所述摆动轴嵌装在所述摆动槽中。摆动槽的槽壁能够对摆动轴进行限位,避免踏板脱离基座。
9.优选的,所述摆动轴的上端高于所述踏板的踩踏面,所述摆动轴的下端低于摆动轴的踩踏面。踩踏面趋于和踏板的摆动轴线平齐,使得脚部对踏板的摆动操作更加省力,较大直径的摆动轴能够减少摆动轴断裂风险,提高踏板安装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半圆槽,所述踏板一端的摆动轴位于所述半圆槽中,所述基座的中部可拆卸设置定位扣,所述定位扣限制所述踏板向上移动。待摆动轴置于半圆槽中后,再将定位扣固定到基座上以定位摆动轴,便于踏板的安装。
11.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侧壁相对于所述基座向上凸出形成凸起部,所述定位扣上
具有和所述凸起部对应的让位槽;所述定位扣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具有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孔位的底壁上具有第二孔位,所述第二孔位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具有位于所述固定部同一侧的开口。凸起部嵌入让位槽中,使得定位扣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避免定位扣位置偏移而抵住摆动轴;定位扣上设置的用于安装螺钉螺帽的第一孔位具有顶壁能够遮挡螺钉,即使定位扣外露安装在平衡车上,螺钉也不会外露,使得定位扣适用于外露安装,提高了定位扣的适用范围。
12.优选的,所述摆动槽的槽壁外围设置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摆动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挡板能够保护摆动槽不会发生变形,即使挡板发生碰撞变形,也是向间隔空间变形,不会影响摆动槽,保证摆动轴在摆动槽中转动的顺畅性。
13.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两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加强板,所述摆动轴的下端部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踏板的端部具有对应于所述间隔空间的遮板,所述遮板盖住所述间隔空间。由于踏板较薄,加强板能够加强摆动轴和踏板的连接强度。
14.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基座对应所述限位部设置一对挡筋,所述限位部在所述挡筋之间摆动,当所述踏板摆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挡筋抵住所述限位部以阻止所述限位部前后摆动。通过基座上的挡筋限制限位部的前后摆动,从而限制踏板的摆动角度,这样踏板竖向上的形变对限位部前后摆动的影响较小,使得踏板的极限摆动角度更加稳定,有利于用户更加准确地把握踏板摆动角度,也可以降低踏板制造材料的强度要求,踏板的制造材料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降低平衡车的制造成本。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摆动踏板的平衡车,踏板的受力主要通过承重件传递到基座上,这样就减少或避免了摆动轴受力,降低了摆动轴变形风险,降低了摆动轴的强度要求,保证踏板摆动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平衡车的第一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19.图4为平衡车的第二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基座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基座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踏板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踏板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定位扣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定位扣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注说明:100、基座;110、摆动槽;120、支撑部;121、安装槽;130、半圆槽;131、凸起部;140、挡板;141、间隔空间;150、挡筋;160、固定孔;200、踏板;210、摆动轴;220、加强板;230、遮板;240、限位部;300、承重件;400、定位扣;410、让位槽;420、固定部;421、第一孔位;422、第二孔位;42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如图1

5所示,包括基座100和摆动设置在基座100上的踏板200,通过踏板200的摆动可以控制平衡车的车速和转向,踏板200的下端部设置承重件300,承重件300的下端抵接在基座100上,踏板200摆动时,承重件300随着踏板200下端部的摆动轨迹在基座100上滚动。踏板200的两端设置摆动轴210,基座100上设置摆动槽110,摆动轴210嵌装在摆动槽110中。摆动槽110的槽壁能够对摆动轴210进行限位,避免踏板200脱离基座100,人体对踏板200的压力主要作用在承重件300上,通过承重件300传递到基座100上,而不是作用在摆动轴210上。这样就减少或避免了摆动轴210受力,降低了摆动轴210变形风险,降低了摆动轴210的强度要求,保证踏板200摆动的顺畅性。基座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车轮罩,能够阻挡踏板横向移动。
31.如图3

5所示,承重件300为滚轮。承重件300和基座100之间滚动摩擦,能够减少承重件300和基座100之间的摩擦阻力。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承重件300还可以是滚珠、滚柱或滚筒等。基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呈弧形,所述承重件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
32.如图3、图8所示,踏板200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120,支撑部120上具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121,承重件300安装在安装槽121中,承重件300的下端相对于支撑部120向下凸出。承重件300从安装槽121的开口嵌入安装槽121,安装方便,承重件300的下端和基座100相抵,承重件300不会从安装槽121的开口脱离安装槽121。安装槽121包括中间的轮槽和位于轮槽两侧的轴槽,滚轮包括轮体和位于轮体两侧的轮轴,轮体位于轮槽中,轮轴位于轴槽中。
33.如图2所示,摆动轴210的上端高于踏板200的踩踏面,摆动轴210的下端低于摆动轴210的踩踏面。踩踏面趋于和踏板200的摆动轴210线平齐,使得脚部对踏板200的摆动操作更加省力,较大直径的摆动轴210能够减少摆动轴210断裂风险,提高踏板200安装的稳定性。踩踏面优选为和摆动轴210的摆动轴210线平齐。
34.基座100的中部设置半圆槽130,踏板200一端的摆动轴210位于半圆槽130中,基座100的中部可拆卸设置定位扣400,定位扣400限制踏板200向上移动,基座100上的两件踏板200设置在同一半圆槽130中。待摆动轴210置于半圆槽130中后,再将定位扣400固定到基座100上以定位摆动轴210,便于踏板200的安装。摆动槽110包括位于基座100端部的一体槽和位于基座100中部的分体槽,一体槽有基座100成型时形成,分体槽由半圆槽130和定位扣400合围而成,安装时,先将踏板200上的一摆动轴210嵌装到一体槽中,再将另一摆动轴210嵌装到半圆槽130中,然后将定位扣400固定到基座100上,实现对踏板200的定位。
35.半圆槽130的侧壁相对于基座100向上凸出形成凸起部131,定位扣400上具有和凸起部131对应的让位槽410;定位扣400包括固定部420,固定部420设有第一孔位421,第一孔位421具有顶壁和底壁,第一孔位421的底壁上具有第二孔位422,第二孔位422的宽度小于第一孔位421,第一孔位421和第二孔位422具有位于固定部420同一侧的开口。凸起部131嵌入让位槽410中,使得定位扣400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避免定位扣400位置偏移而抵住摆动
轴210;定位扣400上设置的用于安装螺钉423螺帽的第一孔位421具有顶壁能够遮挡螺钉423,即使定位扣400外露安装在平衡车上,螺钉423也不会外露,使得定位扣400适用于外露安装,提高了定位扣400的适用范围。
36.如图10

11所示,固定部420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组第一孔位421和第二孔位422。基座100上具有和第二孔位422对应的固定孔160,螺钉423的螺帽嵌装在第一孔位421,螺钉423穿过第一孔位421和固定孔160,在螺钉423穿过固定孔160后通过螺母紧固螺钉423,两个固定部420便于将定位扣400更加稳定地固定到平衡车的基座100上。如图12所示,螺帽为方形,这样螺帽在第一孔位421中不会转动,降低松动风险。
37.如图10所示,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孔位421开口朝向与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孔位421开口朝向相反。这样即使固定定位扣400的螺钉423发送松动,定位扣400也不容易向一侧移动,提高定位扣400安装的可靠性。
38.如图1、图6、图8

9所示,摆动槽110的槽壁外围设置挡板140,挡板140和摆动槽110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141。挡板140能够保护摆动槽110不会发生变形,即使挡板140发生碰撞变形,也是向间隔空间141变形,不会影响摆动槽110,保证摆动轴210在摆动槽110中转动的顺畅性。
39.如图8

9所示,踏板200的两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加强板220,摆动轴210的下端部和加强板220连接,踏板200的端部具有对应于间隔空间141的遮板230,遮板230盖住间隔空间141。由于踏板200较薄,加强板220能够加强摆动轴210和踏板200的连接强度。
40.如图3、图6

8所示,踏板200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限位部240,基座100对应限位部240设置一对挡筋150,限位部240在挡筋150之间摆动,当踏板200摆动至极限位置时,挡筋150抵住限位部240以阻止限位部240前后摆动。通过基座100上的挡筋150限制限位部240的前后摆动,从而限制踏板200的摆动角度,这样踏板200竖向上的形变对限位部240前后摆动的影响较小,使得踏板200的极限摆动角度更加稳定,有利于用户更加准确地把握踏板200摆动角度,也可以降低踏板200制造材料的强度要求,踏板200的制造材料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降低平衡车的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