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2851发布日期:2022-04-23 18: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座兜,具体是指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婴儿车座兜都是设计成靠背向前转动折叠在座板上的,在折叠时婴童必然不会坐在座兜上,故能保证折叠使用的安全性。但有些婴儿车受到空间结构限制,无法实现座兜的向前折叠,只能采用靠背相对座板向后转动折叠,以此来保证整车收纳的体积较小,如果婴童还坐在座兜上,一旦父母或他人单手误操作而折叠靠背向后转动时,就会导致婴童从座兜内意外摔出,故存在极大的使用安全隐患。其次,这种座兜在靠背折叠后,脚踏仍然是未解锁折合的,往往需要多一个动作去折叠脚踏,显然给消费者的操作也带来了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既能保证座兜折叠使用的安全性,又能将靠背和脚踏进行联动折叠的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包括座板、靠背和脚踏;所述的脚踏上端与座板前端之间设有转动安装的前关节,该前关节内设有脚踏锁和调节按钮;所述的靠背下端与座板后端之间设有转动安装的后关节,该后关节内设有靠背锁,靠背上端设有向上扳动的扳手,所述的调节按钮控制脚踏锁形成半解锁,该脚踏锁的半解锁带动脚踏相对座板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所述的靠背上端设有二道锁旋钮,该二道锁旋钮控制扳手的向上扳动行程;所述的扳手受到二道锁旋钮限制向上扳动较小行程而控制靠背锁形成半解锁,该靠背锁的半解锁带动靠背相对座板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所述的扳手受到二道锁旋钮限制向上扳动较大行程而控制靠背锁形成全解锁,该靠背锁的全解锁带动靠背相对座板完全折叠,并由所述靠背的完全折叠同步控制脚踏锁形成全解锁,进而联动带动脚踏相对座板完全折叠。
6.所述的前关节是由脚踏上端的上转盘和座板前端的前转盘同轴铰接而成;所述的后关节是由靠背下端的下转盘和座板后端的后转盘同轴铰接而成。
7.所述的脚踏锁包括设置在上转盘与前转盘之间的脚踏齿轮,该脚踏齿轮上设有行程齿;所述的上转盘内端面设有啮合脚踏齿轮的上齿槽,该上齿槽内设有配装所述行程齿的行程槽;所述的前转盘外端面设有啮合脚踏齿轮的前齿槽;所述的调节按钮设置在上转盘的外端面上;常态下脚踏齿轮受弹性顶推同时啮合在上齿槽和前齿槽内,该脚踏相对座板的转动被锁定;所述的调节按钮向内按压顶推脚踏齿轮脱离上齿槽并保持行程齿配装在行程槽内,该脚踏锁形成半解锁。
8.所述的靠背锁包括同轴设置在下转盘与后转盘之间的靠背齿轮、顶齿和驱动齿,该靠背齿轮上设有行程齿,该顶齿与驱动齿之间设有吻合配装的驱动斜坡,该驱动齿与扳手之间设有互相连接的靠背拉绳;所述的下转盘内端面设有啮合靠背齿轮的下齿槽,该下齿槽内设有配装所述行程齿的行程槽;所述的后转盘外端面设有啮合靠背齿轮的后齿槽;常态下靠背齿轮受弹性顶推同时啮合在下齿槽和后齿槽内,该靠背相对座板的转动被锁定;所述的扳手向上扳动较小行程而经靠背拉绳带动驱动齿旋转,该驱动齿再经驱动斜坡顶推顶齿轴向平移推动靠背齿轮脱离下齿槽,并保持行程齿配装在行程槽内,该靠背锁形成半解锁;所述的扳手向上扳动较大行程而经靠背拉绳带动驱动齿旋转,该驱动齿再经驱动斜坡顶推顶齿轴向平移推动靠背齿轮完全脱离下齿槽和行程齿完全脱离行程槽内,该靠背锁形成全解锁,所述的靠背相对座板完全折叠。
9.所述的下转盘内端面设有沿轴心线延伸的中心轴,所述的靠背齿轮、顶齿和驱动齿均套装在中心轴上,该顶齿与中心轴之间分别设有互相配装并沿轴向延伸的滑筋和滑槽,且驱动齿的旋转经驱动斜坡顶推顶齿,并通过所述滑筋和滑槽的配装转换成顶齿的轴向平移。
10.所述的后转盘外端面上设有相邻下转盘设置的联动压块和驱动块,脚踏齿轮一侧设有联动滑块;所述的驱动块与联动压块之间作斜面吻合接触,驱动块与联动滑块之间设有互相连接的脚踏拉绳,联动滑块与脚踏齿轮之间作斜面吻合接触;所述的靠背相对座板完全折叠而挤压联动压块,该联动压块经吻合接触的斜面推动驱动块平移,并经脚踏拉绳拉动联动滑块,该联动滑块经吻合接触的斜面推动脚踏齿轮完全脱离上齿槽和行程齿完全脱离行程槽内,该脚踏锁形成全解锁,进而联动带动脚踏相对座板完全折叠。
11.所述的脚踏齿轮上设有同轴延伸的齿轴、该齿轴上设有供所述联动滑块穿过的长槽孔,所述的联动滑块与长槽孔的孔壁之间作斜面吻合接触。
12.所述的靠背锁形成半解锁,该靠背相对座板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而未挤压联动压块;所述的靠背锁形成全解锁,该靠背相对座板完全折叠而挤压联动压块。
13.所述的联动压块上设有供所述下转盘挤压的挤压斜坡。
14.所述的脚踏齿轮或靠背齿轮均具有多个矮齿,所述的行程齿的高度高于矮齿并嵌在任意两个相邻矮齿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控制脚踏相对座板转动的脚踏锁设计为由调节按钮控制的半解锁,并由该脚踏锁的半解锁来带动脚踏相对座板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以及在靠背上端设有二道锁旋钮,并由二道锁旋钮来控制扳手的向上扳动行程;这样,当扳手受到二道锁旋钮限制向上扳动较小行程时,即可控制靠背锁形成半解锁,则靠背锁的半解锁就能带动靠背相对座板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当扳手受到二道锁旋钮限制向上扳动较大行程时,即可控制靠背锁形成全解锁,则靠背锁的全解锁就能带动靠背相对座板完全折叠,并由该靠背的完全折叠又同步控制了脚踏锁形成全解锁,从而联动带动脚踏相对座板也能完全折叠。显然,通过扳手不同扳动行程来控制靠背锁的半解锁和全解锁,有效保证了靠背在进行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和完全折叠操作的安全性,而受靠背折叠而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结构也给消费者的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18.图3为后关节处的立体分解图。
19.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20.图5为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22.图7为靠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脚踏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脚踏锁与脚踏的立体分解图。
25.图10为扳手未向上扳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扳手向上扳动较小行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扳手向上扳动较大行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脚踏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靠背挤压联动压块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为靠背完全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6为靠背完全折叠联动带动脚踏完全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33.如图1~图16所示,1.座板、2.靠背、3.脚踏、4.前关节、41.上转盘、411.上齿槽、42.前转盘、421.前齿槽、5.后关节、51.下转盘、511.下齿槽、512.中心轴、513.滑槽、514.行程槽、52.后转盘、521.后齿槽、6.扳手、7.二道锁旋钮、8.靠背锁、81.驱动齿、82.顶齿、821.驱动斜坡、822.滑筋、83.靠背齿轮、831.行程齿、84.靠背拉绳、9.脚踏锁、91.脚踏齿轮、911.齿轴、912.长槽孔、92.调节按钮、10.驱动块、11.联动压块、111.挤压斜坡、12.驱动块弹簧、13.脚踏拉绳、14.脚踏弹簧、15.靠背弹簧、16.联动滑块、17.斜面、18.复位弹簧。
34.一种靠背折叠联动解锁脚踏折叠的婴儿车座兜,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安装在婴儿车上的折叠座兜,其结构主要是由座板1、靠背2和脚踏3等构成;所述的脚踏3上端与座板4前端之间设有转动安装的前关节4,该前关节内设有脚踏锁9和调节按钮92;所述的靠背2下端与座板1后端之间设有转动安装的后关节5,该后关节内设有靠背锁8,靠背2上端设有向上扳动的扳手6。
35.其中,前关节4是由脚踏3上端的上转盘41和座板1前端的前转盘42同轴铰接而成;后关节5是由靠背2下端的下转盘51和座板1后端的后转盘52同轴铰接而成。
36.所述的脚踏锁9包括设置在上转盘41与前转盘42之间的脚踏齿轮91,该脚踏齿轮上设有行程齿,具体是:脚踏齿轮91具有多个矮齿,而行程齿的高度需高于矮齿,并嵌在任意两个相邻矮齿之间,且多个矮齿可与行程齿构成圆周均布。
37.所述的上转盘41内端面设有啮合脚踏齿轮91,也就是啮合多个矮齿的上齿槽411,在上齿槽内还设有配装行程齿的行程槽514;所述的前转盘42外端面设有啮合脚踏齿轮91,实际上仅啮合多个矮齿的前齿槽421;所述的调节按钮92设置在上转盘41的外端面上,该调
节按钮92的支脚伸入上转盘41并接触在脚踏齿轮91上。
38.这样,常态下脚踏齿轮91受脚踏弹簧14的弹性向外顶推而同时啮合在上齿槽411和前齿槽421内,此时脚踏3相对座板1的转动就会被锁定;当向内按压调节按钮92,就会顶推脚踏齿轮91脱离上齿槽411,同时还保持行程齿831配装在行程槽514内,也就是说调节按钮92的按压行程仅能实现脚踏齿轮91的矮齿脱离上齿槽411却无法实现行程齿831脱离行程槽514,此时脚踏锁9形成了半解锁。
39.所述的靠背锁8包括同轴设置在下转盘51与后转盘52之间的靠背齿轮83、顶齿82和驱动齿81,具体是:下转盘51内端面设有沿轴心线延伸的中心轴512,而靠背齿轮83、顶齿82和驱动齿81均套装在中心轴512上。
40.所述的靠背齿轮83上设有行程齿831,而靠背齿轮与脚踏齿轮的布齿结构是相同的,即靠背齿轮83也具有多个矮齿,而行程齿831的高度需高于矮齿,并嵌在任意两个相邻矮齿之间,且多个矮齿也与行程齿构成圆周均布。
41.所述的顶齿82与驱动齿81之间设有吻合配装的驱动斜坡821,也就是类似于波峰和波谷的配合结构,顶齿82与中心轴512之间分别设有互相配装并沿轴向延伸的滑筋822和滑槽513,设计这种结构的目的是:能够将驱动齿81的旋转经驱动斜坡821顶推顶齿82,并通过滑筋822和滑槽513的配装转换成顶齿82的轴向平移;驱动齿81与扳手6之间设有互相连接的靠背拉绳84。
42.所述的下转盘51内端面设有啮合靠背齿轮83,也就是啮合多个矮齿的下齿槽511,在下齿槽内设有配装行程齿831的行程槽514,其设计结构与上齿槽411相似;所述的后转盘52外端面设有啮合靠背齿轮83,实际上仅啮合多个矮齿的后齿槽521。
43.这样,常态下靠背齿轮83受靠背弹簧的弹性向外顶推而同时啮合在下齿槽511和后齿槽521内,此时靠背2相对座板1的转动就会被锁定。
44.当扳手6向上扳动较小行程,就会经靠背拉绳84带动驱动齿81旋转,该驱动齿再经驱动斜坡821顶推顶齿82轴向平移推动靠背齿轮83脱离下齿槽511,同时还保持行程齿831配装在行程槽514内,也就是说扳手6的向上扳动较小行程仅能实现靠背齿轮83的矮齿脱离下齿槽511却无法实现行程齿831脱离行程槽514,此时靠背锁8形成了半解锁。
45.当扳手6向上扳动较大行程,就会经靠背拉绳84带动驱动齿81旋转,该驱动齿再经驱动斜坡821顶推顶齿82轴向平移推动靠背齿轮83完全脱离下齿槽511和行程齿831完全脱离行程槽514内,则靠背锁8形成全解锁,故靠背2相对座板1就能完全折叠。
46.同时,靠背2上端设有二道锁旋钮7,而扳手的向上扳动行程是由该二道锁旋钮控制的;常态下二道锁旋钮7能够抵住扳手6,使得扳手6受到二道锁旋钮7限制只能向上扳动较小行程,从而控制靠背锁8形成半解锁;一旦操作二道锁旋钮7旋转让开扳手6抵住位置,则扳手6就能向上扳动较大行程,从而控制靠背锁8形成全解锁。
47.另外,靠背锁8的全解锁带动靠背2相对座板1完全折叠时,还能由靠背2的完全折叠同步控制脚踏锁9形成全解锁,进而联动带动脚踏3相对座板1完全折叠。
48.具体结构为:后转盘52外端面上设有相邻下转盘51设置的联动压块11和驱动块10,该联动压块11上设有挤压斜坡111,驱动块10与联动压块11之间作斜面17吻合接触。
49.所述的脚踏齿轮91上设有同轴延伸的齿轴911,该齿轴上设有长槽孔912,且长槽孔内供联动滑块穿过,该联动滑块与长槽孔912的孔壁之间作斜面吻合接触,驱动块10与联
动滑块16之间设有互相连接的脚踏拉绳13,该脚踏拉绳13上套装复位弹簧18,用于顶推联动滑块16拉动脚踏拉绳13绷紧,以此保证驱动块10与联动压块11之间的斜面17吻合接触更加紧密。
50.所述的靠背2相对座板1完全折叠就会通过挤压斜坡111挤压联动压块11,该联动压块通过吻合接触的斜面17推动驱动块10平移,并经脚踏拉绳13拉动联动滑块16,该联动滑块再经吻合接触的斜面推动脚踏齿轮91完全脱离上齿槽411和行程齿完全脱离行程槽514内,则脚踏锁9形成全解锁,进而联动带动脚踏3在重力作用下相对座板1完全折叠。
51.显然,靠背锁8形成半解锁,该靠背2只能相对座板1形成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而未挤压联动压块11,当靠背锁8形成全解锁,该靠背2相对座板1完全折叠就能挤压联动压块11,完成脚踏锁的全解锁。
52.本实用新型通过扳手6不同扳动行程来控制靠背锁8的半解锁和全解锁,有效保证了靠背2在进行使用角度的转动调节和完全折叠操作的安全性,而受靠背2折叠而联动解锁脚踏3折叠的结构也给消费者的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类似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