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6410发布日期:2022-10-18 21:2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在日本特开2018-075939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是电动车辆,具备车身和安装于车身的电池单元。车身具有底板和一对下边梁,各个下边梁在底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电池单元位于底板的下方,并且相对于车身以能从下方装卸的方式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在车辆中,为了提高其外观,设有各种各样的外装面板。作为这样的外装面板之一,公知有下边梁嵌条。下边梁嵌条是主要用于覆盖隐藏下边梁的外装面板,典型地以与下边梁的外侧侧面及下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下边梁嵌条,除此之外还公知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例如还被称为下边梁嵌饰条、下边梁装饰衬板、侧门框嵌条、侧门框嵌饰条或侧门框装饰衬板。
5.如前述那样,在例如电动车辆中,被称作电池单元的搭载部件配置于底板的下方。在这样的车辆中,为了利用下边梁嵌条也覆盖搭载部件,考虑将下边梁嵌条延长至搭载部件的下表面。但是,若下边梁嵌条被延长至搭载部件的下表面,则例如在以搭载部件的更换、维修为目的而需要将搭载部件从车身拆下时,下边梁嵌条的存在成为问题。即,在将搭载部件从车身拆下时,关于下边梁嵌条,也需要从车身拆下。
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本发明提供在将电池单元或其他搭载部件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中,用于实现适于该车辆的结构的下边梁嵌条的技术。
8.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具体表现在车辆中。该车辆具备:车身,所述车身具有在底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边梁;搭载部件,所述搭载部件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车身以能从下方装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下边梁嵌条,所述下边梁嵌条从与所述下边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侧面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所述搭载部件的下表面对置的位置。所述下边梁嵌条具有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外侧侧面对置的侧板和与所述搭载部件的所述下表面对置的下板。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所述下板相对于所述搭载部件以能装卸的方式进行固定,并且相对于所述侧板以能摆动的方式连接。
9.在上述的车辆中,下边梁嵌条具有侧板及下板。侧板与下边梁的外侧侧面对置,下板与搭载部件的下表面对置。由此,下边梁嵌条不仅能覆盖隐藏下边梁,还能覆盖隐藏搭载部件。而且,关于下板,相对于搭载部件能装卸地固定,并且相对于侧板能摆动地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解除下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固定,能够使下板向宽度方向外侧摆动。由此,作业者能在不将下边梁嵌条从车辆拆下的情况下,使下板从搭载部件的下方退避,将搭
载部件从车身拆下。并且,作业者能将例如维修后的搭载部件相对于车身再次安装。
附图说明
10.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意义及工业意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11.图1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的车辆;
12.图2是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13.图3表示下边梁嵌条;
14.图4是表示下边梁嵌条的剖视图,下板固定于能量吸收构件;
15.图5是表示下边梁嵌条的剖视图,下板移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
16.图6表示参考例1的下边梁嵌条;
17.图7表示参考例2的下边梁嵌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边梁嵌条还可以具有在所述下板摆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将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彼此卡合的卡合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下板摆动到该退避位置时,下板的位置被卡合结构维持。因此,作业者容易相对于车身装卸搭载部件。
1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下板在位于所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位于比所述侧板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使下板相对于搭载部件充分地退避。因此,作业者容易相对于车身装卸搭载部件。
2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面,设于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中的一方;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面,设于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中的另一方。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下板摆动到所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面彼此卡合。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向下板及侧板一体地构成结构比较简单的卡合结构,能避免下边梁嵌条的结构变得复杂。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卡合未必是几何学上的嵌合,例如包括通过摩擦力限制两者相对位移的情况。
2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一方也可以具有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卡合面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在该情况下,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的另一方也可以具有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卡合面的至少一个空缺部。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下板摆动到所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别插入所述至少一个空缺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突出部产生的弹性变形,能够实现第一卡合面与第二卡合面之间的可靠的卡合、该卡合的顺利的解除。在此所说的空缺部例如是孔、缺口,关于孔,可以是有底的孔,也可以是贯通的孔。另外,关于突出部,也可以具有在机械用语中被称为爪的形状。
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辆也可以还具备位于下边梁的上方且相对于车身以能开闭的方式进行安装的侧门。在该情况下,下板优选在位于所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也位于比所述侧门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下边梁嵌条的下板被维持在该退避位置时,例如作业者也能根据需要进行侧门的开闭。
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和所述下板也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在该
情况下,所述侧板与所述下板之间也可以经由整体铰链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能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本技术涉及的下边梁嵌条。
2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板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至少被分为前部分和后部分。在该情况下,所述下板的所述前部分及所述后部分也可以为相对于所述侧板能彼此独立地摆动。若将下板分为多个,则使下板摆动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也能降低对侧板与下板之间的连接部位作用的力。
2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辆也可以还具备行驶用电动机。在该情况下,所述搭载部件也可以具有向所述行驶用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池单元。在该种车辆(所谓的电动车辆)中,需要尺寸较大的电池单元,包含电池单元的搭载部件靠近下边梁或相对于下边梁安装。在这样的结构的车辆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充分地发挥其效果。
2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搭载部件也可以具有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左右方向外侧的能量吸收构件。在该情况下,所述下板也可以沿所述能量吸收构件的下表面配置,相对于所述能量吸收构件的所述下表面以能装卸的方式进行固定。在此所说的能量吸收构件是指设计为在车辆被施加碰撞载荷时通过与电池单元相比进行较大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的构件,其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例,能量吸收构件可以是由例如铝这样的金属构成的中空构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空洞。
27.在本说明书中仅称为前方、后方、前后方向的记载分别是指车辆的前方、后方、前后方向。同样地,仅称为左方、右方、左右方向的记载分别是指车辆的左方、右方、左右方向,仅称为上方、下方、上下方向的记载是指车辆的上方、下方、上下方向。例如,在车辆配置于水平面上时,车辆的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另外,车辆的左右方向成为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车辆的车轴平行的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成为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车辆的车轴垂直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左右方向有时也表达为车辆宽度方向(或仅宽度方向)。
28.参照附图说明实施例的车辆10。车辆10是所谓的汽车,是在路面行驶的车辆。在此,图中的方向fr表示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方向rr表示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另外,方向lh表示车辆10的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左方,方向rh表示车辆10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另外,方向up表示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方向dw表示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车辆10的前后方向、车辆10的左右方向、车辆10的上下方向分别仅称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
29.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车身12、多个侧门16、18和多个车轮14f、14r。车身12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主要由金属构成。在车身12的内部设有驾驶室12c。驾驶室12c构成为能够供一个或多个用户乘车。在驾驶室12c的下方,车身12的底板30扩展。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车辆10也可以是不具备驾驶室12c的无人车辆。在该情况下,车辆10也可以代替驾驶室12c而在底板30的上方具备行李室。
30.多个侧门16、18位于车身12的侧面,相对于车身12以能开闭的方式安装。用户通过打开侧门16、18而能够在驾驶室12c上下车。虽然未特别限定,但多个侧门16、18包含前侧门16和位于前侧门16的后方的后侧门18。这两个侧门16、18不仅设于图1所示的车身12的左侧面,还设于车身12的右侧面。本实施例中的侧门16、18是沿水平方向摆动的铰接式车门。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侧门16、18也可以是例如滑动车门、鸥翼门或碟式门这样的其他类型的门。
31.多个车轮14f、14r分别被车身12支承为能够旋转。多个车轮14f、14r包含位于车身12的前部的一对前车轮14f和位于车身12的后部的一对后车轮14r。一对前车轮14f彼此同轴地配置,一对后车轮14r也彼此同轴地配置。一对前车轮14f是旋转轴的朝向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变化的转向轮。一对后车轮14r如下述那样是驱动轮。需要说明的是,车轮14f、14r的数量并不限定为四个。
32.车辆10还具备电动机20、电力控制单元22和电池单元24。电动机20是用于驱动一对后车轮14r的行驶用电动机,与一对后车轮14r机械地连接。电池单元24是向电动机20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经由电力控制单元22而与电动机20电连接。电池单元24内置有多个二次电池单体,构成为通过外部的电力、电动机20的再生电力能反复充电。电池单元24位于底板30的下方,沿底板30配置。电力控制单元22内置有dc-dc转换器及/或变换器,根据例如用户的驾驶操作而对从电池单元24向电动机20供给的驱动电力、从电动机20向电池单元24供给的再生电力进行控制。
33.电动机20不限于驱动一对后车轮14r,构成为对多个车轮14f、14r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驱动即可。例如,车辆10也可以代替电动机20或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发动机这样的其他的原动机。另外,车辆10也可以在电池单元24的基础上或代替电池单元24而具备燃料电池单元、太阳电池面板这样的其他的电源装置。车辆10不限于在此说明的电动汽车,也可以是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车辆、太阳能电池车等。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10不限于由用户驾驶的车辆,还包含由外部的装置操作的车辆、车辆自主行驶的车辆。
34.如图2所示,车身12具备底板30和一对下边梁32。底板30是构成驾驶室12c的底面的板状的构件。一对下边梁32是梁状的构件,构成车身12中的骨架的一部分。一对下边梁32位于底板30的两侧缘31,在底板30的宽度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一对下边梁32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称地设置。由此,在图2中,仅图示出设于车辆10的左侧部分的下边梁32,关于另一方的下边梁32省略图示。
35.虽未特别限定,但本实施例中的下边梁32具有位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下边梁内板32a和位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下边梁外板32b。下边梁内板32a及下边梁外板32b在各自的上缘及下缘彼此接合,在下边梁32的内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空间。底板30跨一对下边梁32之间地设置,在两侧缘31与下边梁内板32a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下边梁32不限于仅由下边梁内板32a及下边梁外板32b构成,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面板构成。
36.如前述那样,电池单元24配置于底板30的下方。电池单元24相对于车身12以能从下方装卸的方式安装。作为一例,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单元24经由能量吸收构件26固定于一对下边梁32。能量吸收构件26设于电池单元24的宽度方向两侧,相对于电池单元24固定。能量吸收构件26在例如车辆10发生侧面碰撞而对车身12施加有碰撞载荷时,通过与电池单元24相比进行较大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37.能量吸收构件26是由例如铝这样的金属构成的中空构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空洞26a。能量吸收构件26使用螺栓及螺母这样的紧固构件28固定于下边梁32。由此,电池单元24通过拆下紧固构件28而能够与能量吸收构件26一起相对于车身12装卸。在此,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单元24及能量吸收构件26是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中的搭载部件的一例。关于能量吸收构件26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能量吸收构件26未必一定需要。
38.如图2、图3所示,车辆10还具备一对下边梁嵌条40。下边梁嵌条40是以提高车辆10
的外观为目的而设于车辆10的外装面板之一。一对下边梁32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称地设置。由此,在图2、图3中,仅图示出设于车辆10的左侧部分的下边梁嵌条40,关于另一方的下边梁嵌条40省略图示。另外,以下主要说明设于车辆10的左侧部分的下边梁嵌条40,但其说明也适用于设于车辆10的右侧部分的下边梁嵌条40。
39.下边梁嵌条40从与下边梁32的外侧侧面33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表面27对置的位置。虽未特别限定,但下边梁嵌条40由例如树脂材料这样的高分子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边梁嵌条40例如也被称为下边梁嵌饰条、下边梁装饰衬板、侧门框嵌条、侧门框嵌饰条或侧门框装饰衬板等。在此,下边梁32的外侧侧面33是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边梁32的侧面中的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范围。
40.下边梁嵌条40具有侧板42、下板44和铰链46。侧板42沿着下边梁32的外侧侧面33设置,与该外侧侧面33对置。侧板42从与下边梁32的外侧侧面33对置的位置朝向下方延伸。侧板42的下侧部分相对于能量吸收构件26从宽度方向外侧对置。侧板42使用多个卡锁34固定于下边梁32。
41.下板44沿着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表面27设置,与该下表面27对置。下板44从与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表面27对置的位置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经由铰链46与侧板42连接。下板44使用多个卡锁36固定于能量吸收构件26。多个卡锁36将下板44相对于能量吸收构件26以能装卸的方式进行固定。铰链46将侧板42与下板44之间以能摆动的方式连接。铰链46沿前后方向延伸,基于铰链46的摆动的中心轴与前后方向平行。作为一例,本实施例中的铰链46是整体铰链,侧板42和下板44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但是,关于铰链46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铰链46也可以构成为将由独立的构件构成的侧板42及下板44以能摆动的方式连接。
42.通过以上的结构,如图4、5所示,下板44在由多个卡锁36进行的固定被解除时能相对于侧板42向左右方向摆动。由此,作业者能在不将下边梁嵌条40从车辆10拆下的情况下使下板44从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方退避,从而将电池单元24从车身12拆下。在此,本实施例中的下板44在前后方向上被分为前部分44a和后部分44b。前部分44a及后部分44b能彼此独立地摆动。若将下板44分为多个,则使下板44摆动的作业容易,并且能降低对铰链46作用的力。
43.在本实施例的车辆10中,下边梁嵌条40还具有卡合结构50。卡合结构50在下板44摆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参照图5)时将下板44与侧板42彼此卡合。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下板44摆动到该退避位置时,能通过卡合结构50维持下板44的位置。由此,作业者容易相对于车身12装卸电池单元24。特别是,下板44在位于规定的退避位置时,位于比侧板42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使下板44相对于能量吸收构件26充分地退避。
44.关于卡合结构50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例,本实施例中的下边梁嵌条40具有设于侧板42的多个突出部52和设于下板44的多个空缺部54来作为卡合结构50。在各个突出部52设有第一卡合面52a,在各个空缺部54设有第二卡合面54a。当下板44摆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时,侧板42的多个突出部52分别插入下板44的多个空缺部54。由此,设于侧板42的第一卡合面52a和设于下板44的第二卡合面54a彼此卡合,下板44被固定于规定的退避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侧板42及下板44一体地构成结构比较简单的卡合结构50。
45.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侧板42的突出部52具有在机械用语中被称为爪的形状,构成
为能够弹性变形。另一方面,下板44的空缺部54是贯通下板44的孔。但是,空缺部54也可以是有底的孔,或者也可以是缺口。另外,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多个突出部52的一部分或全部设于下板44,并以与其对应的方式将多个空缺部54的一部分或全部设于侧板42。
46.如图5所示,下边梁嵌条40的下板44优选在位于规定的退避位置时也位于比侧门16、18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下边梁嵌条40的下板44被维持在该退避位置时,作业者也能根据需要进行侧门16、18的开闭。
47.参照图6,说明参考例1的下边梁嵌条140。参考例1的下边梁嵌条140与实施例的下边梁嵌条40同样地具有侧板142和下板144。但是,参考例1的下边梁嵌条140不具有铰链46,侧板142及下板144由彼此独立的构件构成。并且,侧板142与下板144之间使用卡锁146而能装卸地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作业者也能在不将下边梁嵌条140从车辆10拆下的情况下,使下板144从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方退避,将电池单元24从车身12拆下。
48.参照图7,说明参考例2的下边梁嵌条240。参考例2的下边梁嵌条240与参考例1的下边梁嵌条140同样地,侧板242及下板244由彼此独立的构件构成。但是,侧板242与下板244之间通过嵌合结构246而能装卸地连接。嵌合结构246通过例如突出部与空缺部的组合而向侧板242及下板244一体地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作业者也能在不将下边梁嵌条240从车辆10拆下的情况下,使下板244从能量吸收构件26的下方退避,将电池单元24从车身12拆下。
49.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将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后的技术。本说明书或附图所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上的有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实现其中一个目的本身也具有技术上的有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