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7231发布日期:2024-02-26 17:0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车辆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主体结构。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材料的驾驶室(cabin)的车辆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是使用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并且使用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作为基质的复合材料。

2、因为cfrp相对较轻且具有高强度,所以其在车辆主体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3、在一些情况下,cfrp材料可能相对昂贵,因此其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致力于提供一种包括cfrp材料的驾驶室的车辆主体结构。

2、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现方式的车辆主体结构可以包括:下部驾驶室,由cfrp材料制成;上部主体,由钢材料制成并且与下部驾驶室连接;以及后部主体,由铝材料制成并且连接到下部驾驶室的后侧和上部主体的后侧。

3、后部主体可以包括:中央支撑构件,连接到下部驾驶室的与上部主体的后侧相连接的后连接部分;以及上部主体支撑构件,连接到上部主体的上后部部分。

4、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现方式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可以包括:中央支撑支架,该中央支撑支架安装在下部驾驶室的后连接部分上并且与中央支撑构件连接;以及上部主体支撑支架,安装在上部主体的上后部部分上并且与上部主体支撑构件连接。

5、中央支撑支架可以包括:中央螺栓连接凸缘,用螺栓连接到下部驾驶室的后连接部分;以及中央连接凸缘,形成为突出以围绕并支撑中央支撑构件的侧部,并且上部主体支撑支架可以包括:上部螺栓连接凸缘,通过螺栓连接而连接到上部主体的上后部部分;以及上部连接凸缘,突出以围绕并支撑上部主体支撑构件的侧表面。

6、中央连接凸缘和上部连接凸缘可以具有不同的成型方向。

7、中央支撑构件和中央连接凸缘可以焊接连接,并且上部主体支撑构件和上部连接凸缘可以焊接连接。

8、中央螺栓连接凸缘和上部螺栓连接凸缘可以从车辆主体的后方用螺栓连接。

9、后部主体可以包括:后部侧构件壳体,连接到下部驾驶室的下部部分;以及后部侧构件,连接到后部侧构件壳体。

10、后部侧构件壳体可以由比后部侧构件的强度更高的材料制成。

11、后部侧构件壳体可以包括下部驾驶室连接凸缘,该下部驾驶室连接凸缘形成为从车辆主体的后方与下部驾驶室用螺栓连接。

12、后部主体还可以包括安装在后部侧构件壳体上的壳体上部支撑构件,并且中央支撑构件、上部主体支撑构件和壳体上部支撑构件可以连接以形成组合支撑单元。

13、后部侧构件壳体可以包括连接到壳体上部支撑构件的后部侧上连接凸缘。

14、后部主体还可以包括壳体倾斜支撑构件,该壳体倾斜支撑构件邻近后部侧构件并且连接后部侧构件壳体和组合支撑单元。

15、后部主体还可以包括将组合支撑单元和下部驾驶室相连接的驾驶室支撑构件。

16、后部主体还可以包括:多个后部侧竖直构件,分别在两侧上安装在后部侧构件上;后部侧横向构件,连接该多个后部侧竖直构件;以及多个后部侧倾斜构件,分别将组合支撑单元连接到在后部侧竖直构件与后部侧横向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

17、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现方式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可以包括:车门,安装到下部驾驶室;以及上部车门防撞梁,上部车门防撞梁安装在车门上并且布置在下部驾驶室的与上部主体的后侧连接的后连接部分与下部驾驶室的与上部主体的前侧连接的前连接部分之间。

18、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现方式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可以包括下部车门防撞梁,该下部车门防撞梁安装在车门上并且布置在下部驾驶室的后连接部分与a柱的连接部分之间,a柱布置在下部驾驶室处,a柱的连接部分连接到侧梁。

19、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现方式的车辆主体结构,可以在安全地保护乘客的同时抑制包括cfrp材料的驾驶室的车辆成本增加。

20、此外,由于本公开的实现方式而可以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将在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详细描述中直接或隐含地公开。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实现方式所预期的各种效果将在稍后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主体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中央支撑支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中央连接凸缘和所述上部连接凸缘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中央螺栓连接凸缘和所述上部螺栓连接凸缘从所述车辆主体结构的后侧用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侧构件壳体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后部侧构件的材料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侧构件壳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后部侧构件壳体处的壳体上部支撑构件,并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侧构件壳体包括后部侧上连接凸缘,所述后部侧上连接凸缘连接到所述壳体上部支撑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还包括壳体倾斜支撑构件,所述壳体倾斜支撑构件布置成邻近所述后部侧构件并且将所述后部侧构件壳体连接到所述组合支撑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还包括驾驶室支撑构件,所述驾驶室支撑构件将所述组合支撑单元连接到所述下部驾驶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其中,所述后部主体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主体结构,还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车辆主体结构,包括:下部驾驶室,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上部主体,由钢材料制成并且连接到下部驾驶室;以及后部主体,由铝材料制成并且连接到下部驾驶室的后侧和上部主体的后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容德,尹淙宽,吴熙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