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6517发布日期:2024-01-26 16:2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于皮带传动的车架勾爪安装结构,尤其涉及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以皮带传动式自行车为例,自行车皮带通常是由聚氨酯材料制造,其作用类似于传统自行车链条系统中的链环,是一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利用多个齿轮搭配相对应的皮带、轮齿盘和后花鼓齿轮来实现动力输送。

2、自行车皮带轮的结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无需润滑,相比传统链条传动,自行车皮带轮不需要周期性地添加润滑剂,大大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2、低噪音,由于皮带材质的特性,与链条传动相比,皮带传动产生的噪音较低;3、高效率,皮带传动的能量损失较小,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4、轻巧耐用,自行车皮带轮通常由轻便耐用的聚氨酯材料制成,重量轻、寿命长;5、免维护,相比传统链条传动需要定期清洗和润滑,自行车皮带传动无需特别维护,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3、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行车皮带轮的结构特性,其只适用于后线高架自行车,无法用于传统的前线低架自行车,并且需要在车架后叉位置提供安装皮带的缺口,皮带需要从缺口处安装,再连接车架五通的皮带轮齿盘和后花鼓,拉紧皮带松紧度后锁固后花鼓位置,皮带才能安装成功。但是现有车型一般是在后上叉的右边上叉位置做一个缺口结构,然后用连接块分别锁固后上叉右叉,这种结构具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后上叉是后叉的支撑结构,若将其中间断开,会造成后叉强度不不足,后续维护过程中容易导致后叉强度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断开后叉,方便组装,能保证车架结构可靠性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所述右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右上叉固定接头、右勾爪和锁紧螺丝,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下端侧部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右勾爪的上端侧部形成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侧向贴合,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后螺合于所述右勾爪,借由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所述右勾爪紧固。

4、优选地,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上端形成有第一焊接面。

5、优选地,所述右勾爪的前端形成有第二焊接面。

6、一种车架后勾爪装置,其包括有左后勾爪机构、右后勾爪机构、左上叉、左下叉、右上叉和右下叉,其中:所述左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左勾爪,所述左勾爪的上端与所述左上叉固定连接,所述左勾爪的前端与所述左下叉固定连接;所述右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右上叉固定接头、右勾爪和锁紧螺丝,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下端侧部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右勾爪的上端侧部形成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侧向贴合,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后螺合于所述右勾爪,借由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所述右勾爪紧固,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上端与所述右上叉固定连接,所述右勾爪的前端与所述右下叉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上端通过第一焊接面与所述右上叉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右勾爪的前端通过第二焊接面与所述右下叉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8、优选地,所述左勾爪的上端通过第三焊接面与所述左上叉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左勾爪的前端通过第四焊接面与所述左下叉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9、优选地,所述右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右吊耳,所述右勾爪的左侧设有第一匹配口,所述右吊耳与所述第一匹配口相互卡合,且所述右吊耳与所述右勾爪之间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左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左吊耳,所述左勾爪的右侧设有第二匹配口,所述左吊耳与所述第二匹配口相互卡合,且所述左吊耳与所述左勾爪之间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

11、一种上述车架后勾爪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右后勾爪机构装配步骤: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上端与所述右上叉的下端焊接固定,以及将所述右勾爪的前端与所述右下叉的后端焊接固定,再将皮带从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与所述右上叉之间穿过并与后皮带轮套接,之后将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侧向贴合,利用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所述右勾爪紧固。

12、优选地,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左后勾爪机构装配步骤:将所述左勾爪的上端与所述左上叉的下端焊接固定,将所述左勾爪的前端与所述左下叉的后端焊接固定。

13、本发明公开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中,所述右后勾爪机构由独立构件右上叉固定接头和右勾爪,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右勾爪上分别具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在装配皮带之前,先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上端与所述右上叉的下端焊接固定,再将所述右勾爪的前端与所述右下叉的后端焊接固定,之后将皮带从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与所述右上叉之间穿过,再套接于所述后皮带轮上,最后将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侧向贴合,利用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所述右勾爪紧固。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无需断开后叉,不仅方便组装,而且能保证车架结构可靠性,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后勾爪机构(1)包括有右上叉固定接头(10)、右勾爪(11)和锁紧螺丝(12),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10)的下端侧部形成有第一台阶部(13),所述右勾爪(11)的上端侧部形成有第二台阶部(14),所述第一台阶部(13)和所述第二台阶部(14)侧向贴合,所述锁紧螺丝(12)穿过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10)后螺合于所述右勾爪(11),借由所述锁紧螺丝(12)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10)和所述右勾爪(11)紧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10)的上端形成有第一焊接面(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勾爪(11)的前端形成有第二焊接面(16)。

4.一种车架后勾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后勾爪机构(2)、右后勾爪机构(1)、左上叉(3)、左下叉(4)、右上叉(5)和右下叉(6),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后勾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10)的上端通过第一焊接面(15)与所述右上叉(5)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右勾爪(11)的前端通过第二焊接面(16)与所述右下叉(6)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后勾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勾爪(20)的上端通过第三焊接面(21)与所述左上叉(3)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左勾爪(20)的前端通过第四焊接面(22)与所述左下叉(4)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后勾爪机构(1)包括有右吊耳(17),所述右勾爪(11)的左侧设有第一匹配口(18),所述右吊耳(17)与所述第一匹配口(18)相互卡合,且所述右吊耳(17)与所述右勾爪(11)之间通过第一螺丝(19)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勾爪机构(2)包括有左吊耳(23),所述左勾爪(20)的右侧设有第二匹配口(24),所述左吊耳(23)与所述第二匹配口(24)相互卡合,且所述左吊耳(23)与所述左勾爪(20)之间通过第二螺丝(25)固定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车架后勾爪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右后勾爪机构装配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左后勾爪机构装配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右后勾爪机构、车架后勾爪装置及装配方法,所述右后勾爪机构包括有右上叉固定接头、右勾爪和锁紧螺丝,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的下端侧部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右勾爪的上端侧部形成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侧向贴合,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后螺合于所述右勾爪,借由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右上叉固定接头和所述右勾爪紧固。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无需断开后叉,不仅方便组装,而且能保证车架结构可靠性,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周九华,李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