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脚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1698发布日期:2023-08-27 15:3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脚蹬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助力电动车,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的脚蹬。


背景技术:

1、电动助力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

2、在大街小巷的路边停放着很多助力电动车,供有需求的人员扫码骑行,助力电动车在路面并排摆放,人员需要先使用手机扫码授权,之后在把助力电动车推出进行骑行,但是有些人员在停放好车子后,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使可以折叠的脚蹬进行折叠,人员可能会忘记对脚蹬进行折叠,并排摆放的助力电动车的脚蹬全部处于同一位置,人员在推出助力电动车时,可能会与两侧相邻助力电动车的脚蹬触碰在一起,两侧相邻助力电动车的脚蹬可能会阻挡人员推出助力电动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的脚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脚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包括:脚蹬主体;

3、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脚蹬主体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脚蹬主体的折叠;

4、延迟机构,延迟机构设置在控制机构上,延迟机构用于控制控制机构使脚蹬主体延迟折叠。

5、优选的,脚蹬主体包括与脚蹬主体转动连接的折叠块,折叠块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贯穿于脚蹬主体内部的转柱,转柱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折叠块和脚蹬主体相互卡合。

6、优选的,折叠块的一侧中心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磁石,定位孔的中心线位置与脚蹬主体的中心线位置相互重合。

7、优选的,控制机构包括与脚蹬主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筒,防护筒的中心线位置与脚蹬主体的中心线位置相互重合。

8、优选的,防护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制柱,限制柱的一端设置有与防护筒固定连接的电磁铁,限制柱与防护筒滑动连接。

9、优选的,延迟机构包括与控制机构转动连接的蓄水柱,蓄水柱的一端下方设置有与防护筒固定连接的推顶弹簧,蓄水柱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与防护筒滑动连接的踩踏柱。

10、优选的,蓄水柱中心位置的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滴水口,蓄水柱远离推顶弹簧一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导电块。

11、优选的,蓄水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防护筒固定连接的电池体。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并排摆放的助力电动车的脚蹬全部处于同一位置,人员在推出助力电动车时,可能会与两侧相邻助力电动车的脚蹬触碰在一起,两侧相邻助力电动车的脚蹬可能会阻挡人员推出助力电动车,因此,在人员骑行助力电动车到达目的地后,并且停放好助力电动车后通过延迟机构对控制机构的控制,使脚蹬主体在人员停放好助力电动车一段时间后,自动使脚蹬主体进行折叠,以此当下一位使用者就可以方便推出助力电动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主体(1)包括与脚蹬主体(1)转动连接的折叠块(11),所述折叠块(1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贯穿于脚蹬主体(1)内部的转柱(14),所述转柱(14)上设置有扭簧(15),所述扭簧(15)的两端分别与折叠块(11)和脚蹬主体(1)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块(11)的一侧中心位置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磁石(13),所述定位孔(12)的中心线位置与脚蹬主体(1)的中心线位置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与脚蹬主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筒(22),所述防护筒(22)的中心线位置与脚蹬主体(1)的中心线位置相互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2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制柱(23),所述限制柱(23)的一端设置有与防护筒(22)固定连接的电磁铁(24),所述限制柱(23)与防护筒(2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机构(3)包括与控制机构(2)转动连接的蓄水柱(31),所述蓄水柱(31)的一端下方设置有与防护筒(22)固定连接的推顶弹簧(32),所述蓄水柱(3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防护筒(22)滑动连接的踩踏柱(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柱(31)中心位置的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滴水口(35),所述蓄水柱(31)远离推顶弹簧(32)一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导电块(3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柱(3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防护筒(22)固定连接的电池体(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助力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脚蹬,包括:脚蹬主体;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脚蹬主体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脚蹬主体的折叠;延迟机构,延迟机构设置在控制机构上,延迟机构用于控制控制机构使脚蹬主体延迟折叠。本技术在人员骑行助力电动车到达目的地后,并且停放好助力电动车后通过延迟机构对控制机构的控制,使脚蹬主体在人员停放好助力电动车一段时间后,自动使脚蹬主体进行折叠,以此当下一位使用者就可以方便推出助力电动车。

技术研发人员:莫珊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