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叉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0961发布日期:2023-11-17 23: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叉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架,具体涉及一种后叉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后叉是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后叉可以方便安装自行车的后轮,同时,也可以加强自行车的强度。

2、然而,通常情况下,随着自行车的用途不同,其对轮胎的宽度要求也不同,传统自行车的后叉的间距通常不可以调节,导致的只可以适用于单一宽度的后轮,不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更换不同轮胎,限制了自行车的使用范围。

3、因此,发明一种后叉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叉连接结构,通过使用扳手转动螺纹套筒,调节两个后上叉以及两个后下叉的间距,以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包括立管和头管,所述立管与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管,所述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轴管,中轴管与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管,所述立管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叉,所述连接叉与上管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立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叉与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四个螺杆,四个所述螺杆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叉和固定板的两侧,四个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且位于连接叉两侧的螺纹套筒的外部转动均套接有后上叉,其余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外部均转动套接有后下叉,两个所述后下叉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后上叉的外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于上管的外部,所述连接叉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固定块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四个所述螺纹套筒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六角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弹簧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防护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后上叉远离连接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勾爪。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通过使用扳手转动螺纹套筒,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套筒沿着螺杆移动,随后带动后上叉和后下叉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两个后上叉以及两个后下叉的间距,进而可以使得该后叉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轮胎,拓展车的使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包括立管(1)和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与头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管(3),所述立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轴管(5),中轴管(5)与头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管(4),所述立管(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叉(6),所述连接叉(6)与上管(3)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8),所述立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连接叉(6)与固定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机构(9)包括四个螺杆(901),四个所述螺杆(901)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叉(6)和固定板(7)的两侧,四个所述螺杆(901)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902),且位于连接叉(6)两侧的螺纹套筒(902)的外部转动均套接有后上叉(904),其余两个所述螺纹套筒(902)的外部均转动套接有后下叉(905),两个所述后下叉(905)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后上叉(904)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上固定块(801),所述上固定块(801)固定连接于上管(3)的外部,所述连接叉(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2),所述上固定块(801)与连接块(802)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8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螺纹套筒(90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六角块(9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80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防护套(8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上叉(904)远离连接叉(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勾爪(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叉连接结构,包括立管和头管,所述立管与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管,所述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轴管,中轴管与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管,所述立管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叉,所述连接叉与上管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立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叉与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本技术通过宽度调节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两个后上叉以及两个后下叉的间距,从而可以使得该后叉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轮胎,拓展车的使用范围,通过减震机构的减震弹簧可以吸收行车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从而使得骑行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甘统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川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