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3845发布日期:2023-12-07 07:4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为了确保弱势族群例如老年人、身障人士或儿童获得可靠的、可持续的和先进的交通运输,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包括提高车辆装置的冲突安全性能。

2、现行车辆通过强化车辆组件间的紧固,使撞击负载有效地被传递以转移。然而,这样的设计在车辆需要通过变形以吸收更大的撞击负载时,车辆的重要装置可能因变形而损毁,影响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侧架、加强件、电池架以及支架。所述侧架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架位于所述车辆的下部,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架的内侧。所述支架在所述电池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池架与所述侧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侧架,并且在所述侧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而形成间隙。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地板的弯折部与所述间隙相连。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一对所述侧架以及连接该对所述侧架的横梁,并且所述横梁的弯折部与所述间隙相连。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结构还包括防护管,设置于一对所述侧架之间或是设置于连接所述侧架的一对下纵梁之间,并且所述防护管固定于所述侧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多个车宽方向弯折部之间。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架包括适于沿上下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弯折部。

6、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下部结构的侧架上设置加强件以及支架,并且加强件以及支架于侧架的长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并产生间隙。通过间隙、加强件以及支架的结构强度的差异,当车辆受到撞击时,侧架会从结构强度较弱的间隙处向上弯折。车辆通过侧架的变形以吸收撞击负载,进而保护重要装置,并提升车辆安全性。

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地板的弯折部与所述间隙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一对所述侧架以及连接该对所述侧架的横梁,并且所述横梁的弯折部与所述间隙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管,设置于一对所述侧架之间或是设置于连接所述侧架的一对下纵梁之间,并且所述防护管固定于所述侧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多个车宽方向弯折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包括适于沿上下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弯折部。


技术总结
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侧架、加强件、电池架以及支架。所述侧架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架位于所述车辆的下部,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架的内侧。所述支架在所述电池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池架与所述侧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侧架,并且在所述侧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而形成间隙。如此,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车辆可通过侧架于间隙处向上弯折,以吸收撞击负载,进而确保车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辺右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