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锁紧件及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6841发布日期:2023-09-16 18: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管件锁紧件及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锁紧件及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折叠式两轮车,在进行收折时,通常需要先调节手把管的安装高度(即解除手把管,将手把管沿前叉管轴向方向向下滑动,从而调节手把管的高度),然后再旋转手把管,使手把管上的把手与车体折叠的方位一致,从而实现车辆把手的收折,将车辆装入汽车后备箱等地方以便出行或收纳。目前,市面上的把手管与前叉管的连接通常采用铰链机构或抱箍连接。采用铰链机构的多是折叠车之类的小型电动车,手把立柱只有一根,立柱长,强度较弱,仅限于单立柱整体式手把管,对于双立柱分体式手把管不能实现同步收折。采用抱箍结构进行连接的手把管,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抱箍变形卡滞或松动的情况。

2、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22204753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包括连接支架、转向柱、两根前叉管、两根手把管和两个锁紧组件。该锁紧组件前叉管,在将所述手把管旋转收折后,所述锁紧组件与手把管上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将所述手把管锁紧在所述前叉管内;在对所述手把管伸缩调节后,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用以将所述手把管锁紧在所述前叉管内。锁紧组件包括锁套和两个限位件;所述锁套活动穿设在所述手把管上并与所述前叉管螺纹配合,所述限位件呈圆弧结构,所述限位件的内壁与所述手把管的外壁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与所述锁套的内壁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相配合,所述锁套用于将两个所述限位件夹紧在所述手把管的外壁上。上述锁紧组件部件较多,不便安装和拆卸,且还存在调节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锁紧件及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解决现有手把管和前叉管的锁紧件存在部件多,安装和拆卸不便,且不便调节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管件锁紧件,包括上抱箍和下连接筒,所述上抱箍包括呈弧形的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的下端与下连接筒上端固定连接,活动部可转动安装在固定部一侧,在上抱箍外侧设有一个锁紧组件,通过调节锁紧组件可将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与管件紧配合的圆形抱紧空间;下连接筒为一个具有竖向开口的筒状体,在下连接筒外侧设有一紧固件,所述竖向开口能够在该紧固件的作用下闭合,并在闭合后形成一个与圆形抱箍空间同轴的管件装配空间;在上抱箍的活动部内侧设有一个径向设置的定位销,在下连接筒的内壁设有一个径向设置的限位销。这样,下连接筒能够与位于下端的管件进行套接固定,上抱箍能够与套在下端管件内的上管件进行连接固定。其中,下连接筒与下端管件套在一起,且所设的限位销能够用于与下端管件配合后对下连接筒进行限位,下连接筒上设置开口后,中部所形成的空间则相较所要装配的管件来说更大,方便安装和套设,同时,在开口处的下连接筒外壁设置的紧固件,能够使开口闭合,从而与下端的管件紧配合。上抱箍中的活动部上所设置的定位销能够用于与上端管件进行插接配合,与管件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活动部还能够在转动后,侧端与固定部端部紧贴,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从而与上端的管件抱紧固定在一起。采用该管件锁紧件后,上端的管件与上抱箍之间、下端的管件与下连接筒之间均采用双重连接固定的方式装配固定,这种双重固定的方式结构更可靠,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出现结构弱化、失效的情况;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仅采用抱箍方式连接管件时所产生的失效情况。另外,采用上述管件锁紧件后,在应用过程中,管件锁紧件的下连接筒始终与位于下端的管件固定装配在一起,需要对上端管件进行调节时,只需调节锁紧组件后,解除上抱箍中活动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即可,管件调节方便。同时,管件锁紧件部件少,上连接筒和上抱箍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装和拆卸时,都只需要调节锁紧组件和紧固件即可,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

4、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筒与上抱箍的固定部一体成型。这样,下连接筒与上抱箍部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可一次性制作。

5、进一步的,下连接筒的下端向外倾斜设置,且下连接筒下端的开口闭合后呈锥筒状。这样,该设置使得下连接筒下端呈喇叭状,在装配时,更加容易套在管件上。

6、进一步的,在下连接筒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支耳,在两支耳中部均设有一螺纹孔,两螺纹孔对应设置;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两螺纹孔螺纹配合。这样,下连接筒上的支耳上设置螺纹孔,从而能够与紧固件配合,当旋转紧固件后,即可与螺纹孔配合,使开口处闭合或分开。

7、进一步的,在固定部的外壁、固定部与活动部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凸起,在活动部外壁、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的一端设有一限位槽或限位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立杆和锁紧螺杆,所述立杆固定在两凸起之间,在该立杆上设有一个与限位槽相对应的内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杆穿过限位槽后与立杆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这样,上抱箍的固定部上设置立杆后,并在立杆上设置内螺纹孔,从而在装配时,锁紧螺杆卡在限位槽后,端部与内螺纹孔配合,从而能够将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在一起,实现锁紧。所设置的限位槽不但能够对锁紧螺杆初步限位,还便于从侧端取出。而采用限位孔代替限位槽,也能够用于放置锁紧螺杆,取出时也较为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杆为蝶形锁紧螺杆,所述限位槽呈u形,且限位槽中心线垂直于圆形抱紧空间的中轴线。这样,蝶形锁紧螺杆在旋转时更加方便,省力。限位槽呈u形后,能够很好地与螺杆配合。

9、进一步的,在锁紧螺杆上还套有一个垫圈。这样,设置的垫圈可避免立柱擦伤,避免锁紧螺杆与立柱连接后出现松动。

10、一种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把手管和前叉管,所述把手管下端套在前叉管上,在前叉管上套设有一个如上所述的管件锁紧件,所述管件锁紧件的下连接筒套在前叉管上,在前叉管上端设有一竖向设置并与下连接筒上限位销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下连接筒通过所述紧固件与前叉管紧配合;所述管件锁紧件的上抱箍用于把手管相配合,在把手管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上抱箍的活动部向把手管方向转动时,活动部上的定位销插入与之对应的定位孔内,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把手管锁紧配合;所述上抱箍的活动部向把手管外转动时,活动部上的定位销与定位孔脱落,把手管解除锁紧状态,能够在前叉管内上下移动和旋转。这样,管件锁紧件的上抱箍与把手管抱紧固定,下连接筒与前叉管抱箍固定,装配后,手把管和前叉管分开抱紧,既能保证手把管与前叉管的同轴,又避免了因为管径公差问题导致的只能抱紧其中之一的问题。上抱箍加定位销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抱箍的便捷,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松动、卡滞等问题,同时,将其应用在双立柱分体式手把上时,可实现把手管高度和圆周角度的两自由度调节。上抱箍上的定位销与把手管上的定位孔配合后,可以限制手把的转动和上下移动,使得把手管在收折前和收折后都能够保持在当前状态,不会出现任意转动。管件锁紧件的下连接筒始终与前叉管固定装配在一起,需要对把手管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调节锁紧组件后,解除上抱箍中活动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即可,管件调节方便。在把手管高度调节到位后,位于上端的定位孔滑动到下方,此时,将把手管旋转后,即能实现对把手管上把手角度的调节,在调节到位后,定位孔即与锁紧螺杆相对应,此时,再旋转锁紧螺杆,即可调节后的把手管进行固定。管件锁紧件部件少,上连接筒和上抱箍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装和拆卸时,都只需要调节锁紧组件和紧固件即可,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

11、进一步的,所述管件锁紧件采用铝合金或塑料制成。这样,管件锁紧件制作成本低,且强度高。

12、进一步的,把手管上的两定位孔均呈径向设置,且两定位孔的中轴线相垂直。这样,该设置能限定把手管的旋转角度,与应用过程中把手需要旋转的角度相对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