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骑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8192发布日期:2024-03-22 10:4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天候骑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全天候骑行车。


背景技术:

1、电动车绿色、环保,行驶成本轻,在全球深受用户欢迎。通常,二轮或者三轮电动车在使用中,在夏天受太阳热哂、冬天受大风吹、雨天被淋湿,为了能够遮风挡雨,常见的车篷是两轮电动车车上方设置顶蓬,但是这个车篷无法遮挡前方和侧面,就无法真正起到遮挡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天冷或下雨时,可提起外转框,使车架变成车厢,能防水保温;坐垫过渡板及可转式顶杆配合方便骑行者上下车。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包括内车体、车架和外转框,所述车架设置在内车体上方,车架前端与内车体前端连接,车架后端通过支柱与内车体连接,所述车架的迎风面设有挡风玻璃,所述内车体与外转框铰接,铰接点设置在内车体前端两侧面,所述外转框与内车体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一边固定在内车体的侧壁底部,另一边固定在外转框内侧底部。

4、优选的,所述外转框包括挡框板和连接板,所述挡框板前端通过转轴孔铰接内车体,两个挡框板的后端通过连接板焊接成一体。

5、优选的,所述内车体内部设有坐凳,在坐凳左右两侧设有坐垫过渡板,所述坐垫过渡板铰接在护板内侧,内车体对应坐垫过渡板设有可转式顶杆。

6、优选的,坐垫过渡板展开时,由可转式顶杆支撑;收拢时,松开可转式顶杆,坐垫过渡板受重力收拢在内车体两侧。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配有前挡风、头顶遮阳的车架,能通风散热;

9、天冷或下雨时,可提起外转框,使车架变成车厢,能防水保温;

10、坐垫过渡板及可转式顶杆配合方便骑行者上下车,车厢有保护驾乘人员的作用,也可作为带陀螺仪的二轮电动车厢,三轮助力车、共享单车的车厢。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车体、车架和外转框,所述车架设置在内车体上方,车架前端与内车体前端连接,车架后端通过支柱与内车体连接,所述车架的迎风面设有挡风玻璃,所述内车体与外转框铰接,铰接点设置在内车体前端两侧面,所述外转框与内车体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一边固定在内车体的侧壁底部,另一边固定在外转框内侧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框包括挡框板和连接板,所述挡框板前端通过转轴孔铰接内车体,两个挡框板的后端通过连接板焊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体内部设有坐凳,在坐凳左右两侧设有坐垫过渡板,所述坐垫过渡板铰接在护板内侧,内车体对应坐垫过渡板设有可转式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其特征在于:坐垫过渡板展开时,由可转式顶杆支撑;收拢时,松开可转式顶杆,坐垫过渡板受重力收拢在内车体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框外设有外挡框,外挡框将外转框及防水布遮挡在内车体与外挡框之间;同时在外挡框两侧设有踩板,骑行者由踩板进入内车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天候骑行车,包括内车体、车架和外转框,所述车架设置在内车体上方,车架前端与内车体前端连接,车架后端通过支柱与内车体连接,所述车架的迎风面设有挡风玻璃,所述内车体与外转框铰接,铰接点设置在内车体前端两侧面,所述外转框与内车体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一边固定在内车体的侧壁底部,另一边固定在外转框内侧底部。本技术可提起外转框,使车架变成车厢,能防水保温;坐垫过渡板及可转式顶杆配合方便骑行者上下车。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龙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