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定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6373发布日期:2023-11-30 01:2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车门定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门装配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定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汽车车门设计在形式上呈现各异,对车门的安装、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车门安装的过程中,既要实现快速安装,又要有效精准定位以匹配整车的间隙与面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可将车门快速精准地装配至车身上,可以减少重复性调整工作,且有效保证了车门和车身之间的间隙与面差。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车门定位组件、车身夹紧组件和第一车身定位组件,所述车门定位组件用于限定车门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车身夹紧组件用于夹持车身,所述第一车身定位组件包括x向定位件、y向定位件和z向定位件,所述x向定位件、所述y向定位件和所述z向定位件均适于与门框抵接,以限制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门框在x向、y向和z向的位置。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具有第一车身定位组件,以限制框架相对于门框在x向、y向和z向的位置,可将车门快速精准地装配至车身上,减少重复性调整工作,且有效保证了车门和车身之间的间隙与面差。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x向定位件设置有两组,每组的所述x向定位件具有至少一个,两组所述x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x向的两端,以分别与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个侧面抵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和所述z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的两端,所述车身夹紧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分别夹持在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个立柱上。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y向定位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y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的两端,在多个所述y向定位件中,靠近所述z向定位件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的数量多于靠近所述车身夹紧组件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的数量。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抵接在所述框架在y向的一个侧面,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另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抵接在所述框架在y向的另一个侧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臂以及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有第一压臂,所述第一压臂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臂上,所述第一压臂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车身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端,每组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一延伸臂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延伸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门框的立柱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另一端,以与所述门框的立柱上的第一定位孔配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底座、第二延伸臂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三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延伸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定位销,以与所述车门上的第二定位孔配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定位调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车门夹紧组件,所述框架包括外周框和沿x向设置在所述外周框内的中部横梁,所述车门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中部横梁上,以用于夹紧车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夹紧组件包括:第四底座、与第四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臂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旋转臂上设有第二压臂,所述第二压臂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所述第二压臂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夹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四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车门定位组件、车身夹紧组件和第一车身定位组件,所述车门定位组件用于限定车门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车身夹紧组件用于夹持车身,所述第一车身定位组件包括x向定位件、y向定位件和z向定位件,所述x向定位件、所述y向定位件和所述z向定位件均适于与门框抵接,以限制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门框在x向、y向和z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定位件设置有两组,每组的所述x向定位件具有至少一个,两组所述x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x向的两端,以分别与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个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和所述z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的两端,所述车身夹紧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分别夹持在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个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定位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y向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的两端,在多个所述y向定位件中,靠近所述z向定位件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的数量多于靠近所述车身夹紧组件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抵接在所述框架在y向的一个侧面,设置在所述框架的z向另一端的所述y向定位件抵接在所述框架在y向的另一个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臂以及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有第一压臂,所述第一压臂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臂上,所述第一压臂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车身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在x向的两端,每组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车身定位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定位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车门夹紧组件,所述框架包括外周框和沿x向设置在所述外周框内的中部横梁,所述车门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中部横梁上,以用于夹紧车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夹紧组件包括:第四底座、与第四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臂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旋转臂上设有第二压臂,所述第二压臂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所述第二压臂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夹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四底座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定位调整装置,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车门定位组件、车身夹紧组件和第一车身定位组件,车门定位组件用于限定车门与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车身夹紧组件用于夹持车身,第一车身定位组件包括X向定位件、Y向定位件和Z向定位件,X向定位件、Y向定位件和Z向定位件均适于与门框抵接,以限制框架相对于门框在X向、Y向和Z向的位置,其中,X向、Y向和Z向两两之间互相垂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定位调整装置,车门定位调整装置可以限制框架相对于门框在X向、Y向和Z向的位置,可将车门快速精准地装配至车身上,可以减少重复性调整工作,且有效保证了车门和车身之间的间隙与面差。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翰,张建武,李钊文,李银波,王世明,尹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