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6444发布日期:2024-03-28 18:3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1、装载机前车架是连接后车架的机构,是装载机重要的承载部,装载机的前车架为装载机中的主要部件,也是主要承力部件。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很重要,尤其前车架的第一连接横板与后车架通过销轴连接。当装载机工作时,后车架的力直接作用在前车架上的第一连接横板,因此前车架的第一连接横板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刚度以及连接前车架稳定性。目前大多数的连接方式多为直接焊接上去的,由于连接处所受的力比较大,且不均匀,因此直接焊接上去的,经过反复使用,很容易松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车架更稳固,以及连接后车架更稳定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车架更加稳固、前后车架更安全连接。

3、2.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通过上连接组件、中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连接,上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上端,中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中间位置,下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下端;前车架包括前车架上梁、前车架中梁和前车架下梁,前车架上梁位于上连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中梁位于中连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下梁位于下连接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上梁、前车架中梁和前车架下梁两端设置有前车架侧板,所述前车架侧板与前车架上梁连接处开槽,前车架上梁嵌入,并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前车架上梁、第一后车架上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第一后车架上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平行,前车架上梁、第一后车架上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设有第一销轴孔,前车架上梁通过第一销轴孔分别与第一后车架上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连接,前车架上梁设置在第一后车架上梁板与第二后车架上梁板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前车架下梁、第一后车架下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第一后车架下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平行,前车架上梁、第一后车架下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设有第三销轴孔,前车架下梁通过第三销轴孔分别与第一后车架下梁板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连接,前车架下梁设置在第一后车架下梁板与第二后车架下梁板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中连接组件包括前车架中梁、第一稳定杆、第二稳定杆、后车车架中梁,前车架中梁为槽型板,槽形板设有两个销轴孔,所述前车架中梁通过销轴孔分别与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可活动伸缩。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远离前车架中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通过第二销轴孔分别与后车架中梁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定杆与第二稳定杆为液压伸缩杆。

9、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侧板设有翼箱,所述翼箱内设有加强贴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前端下部设有耳板,耳板设有若干螺栓孔。

11、进一步地,后车架包括后车架侧板,后车架侧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12、3.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侧板与前车架上梁连接处开槽,前车架上梁嵌入,并固定连接,有利于增强整体稳定性,通过三组连接组件,利用其特有结构组成,增加前后车架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后车架(2)和前车架(1)之间通过上连接组件(3)、中连接组件(4)和下连接组件(5)连接,上连接组件(3)位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连接位置上端,中连接组件(4)位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连接位置中间位置,下连接组件(5)位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连接位置下端;前车架(1)包括前车架上梁(6)、前车架中梁(7)和前车架下梁(8),前车架上梁(6)位于上连接组件(3)前端,前车架中梁(7)位于中连接组件(4)前端,前车架下梁(8)位于下连接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上梁(6)、前车架中梁(7)和前车架下梁(8)两端设置有前车架侧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侧板(9)与前车架上梁(6)连接处开槽,前车架上梁(6)嵌入,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3),包括前车架上梁(6)、第一后车架上梁板(10)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11),第一后车架上梁板(10)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11)平行,前车架上梁(6)、第一后车架上梁板(10)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11)设有第一销轴孔(12),前车架上梁(6)通过第一销轴孔(12)分别与第一后车架上梁板(10)和第二后车架上梁板(11)连接,前车架上梁(6)设置在第一后车架上梁板(10)与第二后车架上梁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组件(5),包括前车架下梁(8)、第一后车架下梁板(13)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14),第一后车架下梁板(13)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14)平行,前车架上梁(6)、第一后车架下梁板(13)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14)设有第三销轴孔(15),前车架下梁(8)通过第三销轴孔(15)分别与第一后车架下梁板(13)和第二后车架下梁板(14)连接,前车架下梁(8)设置在第一后车架下梁板(13)与第二后车架下梁板(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组件(4)包括前车架中梁(7)、第一稳定杆(16)、第二稳定杆(17)、后车车架中梁,前车架中梁(7)为槽型板,槽形板设有两个销轴孔,所述前车架中梁(7)通过销轴孔分别与第一稳定杆(16)与第二稳定杆(17)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16)与第二稳定杆(17)可活动伸缩,所述第一稳定杆(16)和第二稳定杆(17)远离前车架中梁(7)的另一端设置有销轴孔,所述第一稳定杆(16)和第二稳定杆(17)通过销轴孔分别与后车架中梁(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杆(16)与第二稳定杆(17)为液压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侧板(9)设有翼箱(18),所述翼箱(18)内设有加强贴板(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前端下部设有耳板(20),耳板(20)设有若干螺栓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车架(2)包括后车架侧板(22),后车架侧板(22)之间设有加强筋(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领域,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上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上端,中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中间位置,下连接组件位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位置下端;前车架包括前车架上梁、前车架中梁和前车架下梁,前车架上梁位于上连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中梁位于中连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下梁位于下连接接组件前端;前车架上梁、前车架中梁和前车架下梁两端设置有前车架侧板,所述前车架侧板与前车架上梁连接处开槽,前车架上梁嵌入,并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在于车架连接更加稳固,解决车架连接不稳固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新型框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东,曲金钊,林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