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6123发布日期:2024-03-28 18: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电动滑板车相比于传统电动自行车,其结构简单、车轮小以及轻巧简便,电动滑板车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

2、电动滑板车包括踏板以及电池组件,一般情况下,电池组件安装于踏板内,因电池组件工作状态下会产生热量,踏板较为封闭,导致散热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用于提高电池组件的散热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包括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斜板,所述斜板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前后贯穿所述底壳,所述斜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组,所述散热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散热孔,所述流通槽通过所述散热孔连通所述底壳内腔,同组所述散热组内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孔之间形成有挡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件水平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均形成嵌槽,所述斜板靠近所述嵌槽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嵌入对应的所述嵌槽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槽内嵌设有橡胶条。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包括框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框体相对两侧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两端均形成有通风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多个所述通风口开设于所述定位件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尾部的所述定位件上固定连接有反光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形成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灯带。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顶盖底部设置斜板,通过斜板与底壳之间形成流通槽,当空气从流通槽处流通时,因空气在流通槽内的流通速度快,会使得斜板下方的热气通过散热孔进入流通槽内,被空气带走,从而起到散热效果,连接体与框体之间形成有通风槽,使得空气在通风槽内流通,可以将框体侧壁上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框体侧壁的温度,起到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以及与所述底壳(1)可拆卸连接的顶盖(2),所述顶盖(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斜板(3),所述斜板(3)与所述底壳(1)之间形成有流通槽(31),所述流通槽(31)前后贯穿所述底壳(1),所述斜板(3)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组,所述散热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散热孔(32),所述流通槽(31)通过所述散热孔(32)连通所述底壳(1)内腔,同组所述散热组内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孔(32)之间形成有挡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33)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均形成嵌槽(11),所述斜板(3)靠近所述嵌槽(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横向段(34),所述横向段(34)嵌入对应的所述嵌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11)内嵌设有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包括框体(12)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框体(12)相对两侧的连接体(13),所述连接体(13)与所述框体(12)之间形成有通风槽(14),所述通风槽(14)的两端均形成有通风口(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3)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4),多个所述通风口(41)开设于所述定位件(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尾部的所述定位件(4)上固定连接有反光板(4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3)的外侧形成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灯带(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车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上的散热型踏板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壳以及与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顶盖,顶盖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斜板,在顶盖底部设置斜板,通过斜板与底壳之间形成流通槽,当空气从流通槽处流通时,因空气在流通槽内的流通速度快,会使得斜板下方的热气通过散热孔进入流通槽内,被空气带走,从而起到散热效果,连接体与框体之间形成有通风槽,使得空气在通风槽内流通,可以将框体侧壁上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框体侧壁的温度,起到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林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博仕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