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座椅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4166发布日期:2024-04-08 14: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座椅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座椅。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可调座椅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1、目前,因为整车空间狭小、设计难度大等因素,并未考虑过摩托车座椅可调节的功能。一些可调节的摩托车座椅也基本是一些机械式的简单调节,不能实现在整车行驶中的调节。

2、由于不同的用户存在体型上的差异,不可调节的车座会影响骑行感受。

3、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座椅,可对座椅的高度及在摩托车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调座椅的摩托车。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可调座椅,包括:

5、座椅主体;

6、安装装置,所述座椅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固设于摩托车车架的固定组件、沿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运动组件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的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的运动方向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分量;

7、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和所述座椅主体沿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移动;

8、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带动所述座椅主体运动;

9、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沿所述滑轨可滑动设置的底座,所述滑轨沿所述摩托车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11、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自润滑壳体和导轨滑块,所述自润滑壳体与所述导轨滑块过盈配合,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自润滑壳体组成的整体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13、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4、第一蜗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

15、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

16、丝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同轴且同步转动,所述丝杆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座椅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于所述底座的后侧。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

19、主动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臂,所述主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

20、第一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

21、第二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位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主动臂的另一端;以使所述主动臂、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组合为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22、所述主动臂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2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沿所述座椅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若干第三连杆连接;

24、所述主动臂和所述第一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所述主动臂中的一者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臂中的另一者与另一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的一者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的另一者与另一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2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杆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臂组件,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向上倾斜。

26、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27、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8、第二蜗杆,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动;

29、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

30、异形内齿圈,固设于所述主动臂组件,所述异形内齿圈的内侧设置有沿弧形布置的从动齿;

31、主动齿轮,与所述异形内齿圈的从动齿啮合;

32、传动轴,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蜗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以使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蜗轮同步转动。

33、可选地,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坐垫缓冲胶;

34、和/或,所述座椅主体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减震胶。

35、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座椅,所述座椅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座椅。

36、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座椅的过程中,根据使用者身高以及体型的不同,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运动组件动作,使座椅主体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运动组件动作,使座椅主体沿竖直方向升降;可以对座椅主体的设置高度、沿摩托车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37、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可调座椅的摩托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沿所述滑轨可滑动设置的底座(42),所述滑轨沿所述摩托车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座椅主体(46)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座椅主体(46)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于所述底座(42)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沿所述座椅主体(46)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若干第三连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臂组件,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46)的底部设置有坐垫缓冲胶(45);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座椅,所述座椅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座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座椅及摩托车,涉及座椅设备技术领域。可调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安装装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座椅主体安装于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的第一运动组件以及活动安装于第一运动组件的第二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的运动方向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分量;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运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一运动组件带动第二运动组件和座椅主体沿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运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二运动组件带动座椅主体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控制器连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座椅,可实现对座椅主体的设置高度、沿摩托车前后方向的位置的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华,阙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