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梁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2470发布日期:2024-04-23 11:5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纵梁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特别是一种纵梁前端结构。


背景技术:

1、重卡驾驶纵梁是车身结构关键承载件,一般前后两端和底盘悬置连接固定,也受到底盘悬架传递来的扭转、弯曲、震动带来的载荷力,纵梁悬置安装点部位需要将底盘传递的力传递到整个驾驶室,因局部结构受力较大,结构容易出现强度、疲劳开裂问题;

2、传统车身纵梁前端结构,部分采用局部单侧双纵梁结构来完成纵梁到车身力的传递,但结构复杂,综合成本较高。部分单侧单纵梁结构因纵梁与周边结构连接不够连续,后期行驶过程中遇到恶劣工况容易使车身钣金产生局部开裂问题,影响整车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梁前端结构,其能够通过连接支撑组件将前围下横梁和纵梁前端连接在一起,通过前围下横梁连接板、下内板、前围下横梁内板和前围板上,以此形成完整的力传递结构,避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情景,从而整体结构受力均匀,且达到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目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纵梁前端结构,其包括前围下横梁、纵梁、第一加强件,以及连接支撑组件;前围下横梁上连接第一加强件,纵梁通过连接支撑组件与第一加强件连接,纵梁与前围下横梁连接,第一加强件可对连接支撑组件进行加固支撑。

5、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支撑组件包括侧连接件,以及支撑件;纵梁内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侧端设置侧连接件,侧连接件与第一加强件连接,侧连接件可对支撑件进行支撑。

6、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件,安装件设置在支撑件上,安装件可对支撑件进行加固。

7、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件侧截面为“u”形。

8、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件包括加强侧板,以及加强底板;加强底板的两侧连接加强侧板,加强侧板和加强底板侧边均设置有加固连接条,加固连接条与侧连接件连接。

9、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加强底板上设置安装件,且安装件两侧分别与加强侧板进行加固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纵梁上端两侧设置有翻边板,翻边板与前围下横梁的下端面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侧连接件通过固定件与第一加强件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加强件的侧端与前围下横梁连接板连接,前围下横梁连接板的侧边与下内板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纵梁前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前围下横梁的上端与前围下横梁内板连接,前围下横梁内板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前围板,前围下横梁可对前围下横梁内板和前围板继续支撑。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支撑件分别与侧连接件和纵梁进行连接,通过侧连接件与第一加强件进行连接,从而使纵梁和前围下横梁连接在一起,通过前围下横梁和前围下横梁连接板、下内板、前围下横梁内板和前围板连接在一起,以此形成完整的力传递结构连接,进行力的分散,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可以进行整体受力,避免疲劳开裂。



技术特征:

1.一种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下横梁(1)、纵梁(2)、第一加强件(3),以及连接支撑组件(4);所述前围下横梁(1)上连接第一加强件(3),所述纵梁(2)通过连接支撑组件(4)与所述第一加强件(3)连接,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围下横梁(1)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3)可对连接支撑组件(4)进行加固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组件(4)包括侧连接件(41),以及支撑件(42);所述纵梁(2)内设置有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的侧端设置侧连接件(41),所述侧连接件(41)与所述第一加强件(3)连接,所述侧连接件(41)可对支撑件(42)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组件(4)还包括安装件(43),所述安装件(43)设置在支撑件(42)上,所述安装件(43)可对支撑件(42)进行加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侧截面为“u”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包括加强侧板(421),以及加强底板(422);所述加强底板(422)的两侧连接加强侧板(421),所述加强侧板(421)和加强底板(422)侧边均设置有加固连接条,所述加固连接条与侧连接件(4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底板(422)上设置安装件(43),且安装件(43)两侧分别与加强侧板(421)进行加固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上端两侧设置有翻边板,所述翻边板与所述前围下横梁(1)的下端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连接件(41)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3)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3)的侧端与前围下横梁连接板(5)连接,所述前围下横梁连接板(5)的侧边与下内板(6)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下横梁(1)的上端与前围下横梁内板(7)连接,所述前围下横梁内板(7)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前围板(8),所述前围下横梁(1)可对前围下横梁内板(7)和前围板(8)继续支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梁前端结构,包括前围下横梁、纵梁、第一加强件,以及连接支撑组件;前围下横梁上连接第一加强件,纵梁通过连接支撑组件与第一加强件连接,纵梁与前围下横梁连接,第一加强件可对连接支撑组件进行加固支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支撑件分别与侧连接件和纵梁进行连接,通过侧连接件与第一加强件进行连接,从而使纵梁和前围下横梁连接在一起,通过前围下横梁和多个结构进行连接,进行力的分散,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可以进行整体受力,避免疲劳开裂。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垒,吴迪,刘畅,陈秀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