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17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上的装置,是一种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
目前,不管是两轮自行车,还是三轮自行车,不管是男式、还是女式,其上起连接支撑作用的各式车架,都是由多段钢管焊连接而成的,但都还没有充分发挥其钢管的管状结构作用,从而浪费了许多材料来专门另外制作一个为自行车车轮充气的充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结合利用自行车车架上的钢管管状结构来容纳与制作充气装置,即制造一种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节省制作充气装置的材料,方便人们给车轮胎随时充气。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自行车钢管车架、活塞、活塞上的进气阀、连杆、支撑鞍座钢管杆、钢管底端的出气孔、钢管上端外面的与连杆连结的充气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两段钢管间有止逆阀相通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利用鞍座钢管制成打气筒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利用鞍座钢管杆制成高压打气筒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车架,2-活塞,3-进气阀,4-连杆,5-鞍座钢管杆,6-出气孔,7-充气把,8-止逆阀。
在车架(1)内有与钢管内壁相吻合大小的活塞(2),还有连杆(4)与靠连杆(4)下端活动起阀作用的进气阀(3)在活塞(2)上。为了充气省力,两钢管密封空间连有止逆阀(8),使空气只能从有活塞(2)的钢管进入空钢管内,空气而不能从空钢管中倒回到有活塞(2)的钢管内。总之,该新型内的充气装置在使用时,充气结构原理与现有的单管打气筒和高压打气筒的充气结构原理相同,在使用时,先将出气孔(6)与车轮上的气门用连管相连通,再用手力将充气把(7)向外抽动,通过连杆(4)带动活塞(2)也向外移动,同时,连杆(4)下端移动打开进气阀(3),使空气进入钢管内。如果再将充气把(7)下压移动,通过连杆(4)下端堵塞关闭进气阀(3),同时,连杆(4)也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压缩钢管内的密封空气,迫使空气从出气孔(6)进入车轮胎中,完成充气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自行车车架钢管(包括鞍座钢管杆)内增加了现有打气筒内的部分充气装置,从而节省了单独制造打气筒所需的集气筒密封装置,节省了钢管筒等部件,从而节省了大量紧俏钢管材料,也能完成给车轮胎的充气,并且,充气装置置于钢管内,占用的空间少,同时,充气装置随自行车而行,从而方便人们的携带、防盗和随时给自行车轮胎的充气。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自行车车架的钢管内设有活塞(2),活塞上装有连杆(4)连杆的上端设有充气把(7),钢管的底部设有出气孔(6),在活塞上设有进气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1)的两钢管之间设有止逆阀(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上的装置,是一种钢管内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本车架在其钢管内增加了部分充气筒装置(活塞、连杆等)。从而节省了在制造单独打气筒时所需的钢管材料。具有节能的突出特点,更重要的是充气装置置于车架钢管内,更好地方便了人们对充气装置的携带与防盗和给车轮胎的随时充气。
文档编号B62K19/42GK2097794SQ9120461
公开日1992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2日
发明者罗西军 申请人:罗西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