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式卫生盂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33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提式卫生盂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盂搬运工具。
由人力直接搬运卫生盂,有损于人生理及心理的健康,确是让人难以接受。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专利申请87207721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卫生盂,即“有提杆和可翻转盖的卫生盂”,但并没有解决不带提杆卫生盂的搬运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卫生盂搬运车,它能将散放在各处的卫生盂(如房间内、走廊里)收集并推送到涮洗地点,途中遇有障碍物,可手提平支架越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造一倒三轮车“n”形前支架下端装有两个套有橡皮圈的滚动轴承(后方向轮同),在“n”形前支架顶端中点焊接一与地面平行的平支架(兼作提柄)。平支架的末端焊接一个与平支架垂直的套管,套装在后支架上。套管长6厘米,上下两端各装有钢碗作外圈,与装在后支架即轴颈上的内圈(挡)将球状滚动体限定在滚道中,因而轴颈即后支架可以自由转动(套管内装一滚动轴承亦可)。后支架下端装一方向轮,顶端装凹槽形推柄。推柄上装一手压柄。这样“n”形前支架、平支架与后支架构成一倒三轮车。支架均用直径1.5厘米的钢管制成。
在“n”形支架顶端中点及平支架后端离套管5厘米处各上下钻一个孔,并焊接一外径2.7厘米、内径2.1厘米、管长6厘米的钢管作固定支点即“缸体”,与中孔的缸底盖外螺纹联接,构成两个半封闭的缸体。缸体内各限定一可上下活动的活塞体,直径2厘米,高2.6厘米。活塞体上端联接的两条摩托车闸条线,分别穿过平支架及“n”形支架孔,固定在手压柄上。活塞体下端通过联接物固定着悬空的升降架。活塞体、升降架只能上下运动。升降架由三个近椭圆形的半圈固定着两条托柄构成,两平行托柄的距离为18厘米,距地面10.5厘米(未提起时)全长80厘米,可并排托起三只卫生盂。升降架由强力塑料铸塑或由套有橡皮圈的圆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为一倒三轮车悬空提着升降架,由推柄控制着后方向轮,因而方向性好,可以自由地进出各房间。推进时,两托柄伸进卫生盂脖部,按下手压柄,由摩托车闸条线将活塞体提起,从而提起载有卫生盂的升降架,亦即实施了卫生盂的机械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视点偏左)。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n”形支架上的缸体活塞体情状同图2给出的,省去)。
参照
图1,“n”形前支架[1]两轮距离40厘米,高(含轮径)24厘米,通过平支架[2]与后支架[3]构成一倒三轮车、前后支架间的距离60厘米。平支架与后支架由套管[4]联在一起。后支架顶端装一凹槽形推柄[5]、手压柄[6],联接在手柄上的两条摩托车闸条线[7],穿过平支架及“n”形支架孔,固定在缸体内的活塞体上(涂墨部分)。注紧贴平支架[2]穿过“n”形支架孔的闸条线未绘出。
由活塞体联接物固定着的升降架,由三个近椭圆形的半圈[11]固定着两条托柄[12]构成。
参照图2,联接在手压柄[6]上的摩托车闸条线[7]穿过平支架[2]孔,固定在活塞体[8]上,活塞体下端的联接物[9](长3厘米)悬空提着升降架(未绘出)。活塞体[8]限定在缸体[10]内。
凹槽形推柄上装有一闭合装置,闭合轴[13]由弹簧[14]控制着。压下手压柄[6],推开闭合轴[13],尔后又由闭合轴锁住。需放下卫生盂时,手指推开闭合轴的凸出头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卫生盂搬运车,其特征是由三个近椭圆形的半圆[11]固定着两平行的托柄[12]构成的升降架,由限定在“缸体”[10]内的活塞体[8]及联接物[9]悬空固定在由“n”形前支架[1]、平支架[2]、后支架[3]构成的倒三轮车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是后支架[3]的顶端装有凹槽形推柄[5]、手压柄[6],联接在手压柄[6]上的两条摩托车闸条线[7],穿过平支架[2]及“n”形前支架[1]孔,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个活塞体[8]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是凹槽形推柄[5]上的闭合轴[13]由弹簧[14]控制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盂搬运车。它是由“n”形前支架、平支架及装有推柄的后支架构成的倒三轮车,由固定在“n”形前支架及平支架上的缸体限定的活塞体悬空提着升降架,联接在手压柄上的两条摩托车闸条线穿过支架孔,分别固定在两个活塞体上。升降架由三个近随圆形的半圈固定着两平行托柄构成。
文档编号B62B3/10GK2103491SQ9121142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31日
发明者韩继涛 申请人:韩继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