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94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物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方便于上、下楼梯结构的置物车。
对于大多数置物车而言,多数人(尤指女性)于外出购物时,均会携带一轻便的置物车以方便购物,虽可藉由推/拉作用来操作该置物车于平地上行走,唯当遇到必须上、下楼梯时,则必须将整台置物车提起,相当不便,且承载物达相当重量后,即成为使用者一大负担。再者,大多数人的住所均为公寓式,或者外出购物时必须经过天桥、地下道等,都必须经过相当数量的楼梯,因此,如果有一简便且易于上、下楼梯的结构,即可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方便上下楼梯的置物车,藉由置物车手杆的延伸杆于楼梯的前缘处滑动,以达到省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置物车,其中置物架本体设有一可枢转式的提把,于上、下楼梯时,以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来操作置物车的滑动。
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包括一置物架本体,包含一底座及与该底座垂直相固接的框架;一手杆,固接于该框架的外侧,系由一握把部及二延伸杆所组成,且该延伸杆的末端低于该底座;及一车轮架,它固接在该底座的底面,其两端分别枢接一车轮,且该车轮外缘与该手杆的延伸杆所形成的平面相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功能,兹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情形如下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于上楼梯时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于登上楼梯后,复于平地上行走的操作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其置物架本体由底座及与该底座垂直相固接的框架所组成,以形成一容纳空间。请参阅
图1,其中底座可为一网架16,而框架则可由前网架10、后网架14及二侧边网架12所组成。一手杆13,为一U形结构杆,包含一握把部131及二延伸杆132,系以适当的常用方式固接于后网架14的外侧,且该延伸杆132的末端系低于底座网架16所形成的平面。该手杆13的握把部131可套以一PVC套管133,以便于使用者握持。
一车轮架15,系固接于该底座网架16的底面,其两端分别框接一车轮151,且该车轮151的外缘系与手杆13的延伸杆132所形成的平面相切。一支架17,系固接于底座网架16的底面前缘,以提供置物车停放时的另一辅助性支撑。前网架10的顶缘,安装一提把11,该提把11的两端系分别套入设于前网架10顶缘一对固定环101,成可框转式藉以拉提置物车上、下楼梯。该提把11亦可如同手杆13包覆一PVC套管113,便于握持。
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车于平地上使用时,如同一般常用的推/拉其手杆13,即可藉由车轮于平地上行走。现请参照图2,当欲上楼梯时,将提把11自置物架上拉起,并使置物车倾斜,藉由手杆13的延伸杆132于各楼梯21的前缘上滑动,即可以省力的方式将置物车往上拉,直到置物车登上最顶端的楼梯台阶后(如图3所示),即可更换为拉提手杆13,并将提把11放下且置于置物架的顶缘,从而恢复到平地行走状态。至于下楼梯时的操作方式,仅仅是使用者方向的改变,其余皆如同上楼梯般操作,故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后网架14及二侧边网架12分别具有向上延伸的阻挡架141、121,且该二侧边网架12的阻挡架121的顶缘自与后网架14的相接处,以斜方向向下倾斜至前网架10,使该置物架本体内的物品,于置物车上、下楼梯时,不易向外掉落。此外,后网架14的阻挡架141系向该置物架本体内部倾斜,而手杆13与其固接处亦配合弯折,使手杆13握把部131于上楼梯时,得以避开楼梯前缘,而不致妨碍到置物车的滑动。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物车,其特征在于一置物架本体,包含一底座及与该底座垂直相固接的框架;一手杆,固接于该框架的外侧,系由一握把部及二延伸杆所组成,且该延伸杆的末端低于该底座;及一车轮架,它固接在该底座的底面,其两端分别枢接一车轮,且该车轮外缘与该手杆的延伸杆所形成的平面相切。
2.如权利要求1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设有一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为一网架。
4.如权利要求1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由前、后及二侧边网架所组成,且该手杆固定于后网架上。
5.如权利要求4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前网架的顶缘安装一可枢转的提把。
6.如权利要求4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后网架及二侧边网架具有向上延伸的阻挡架,且该二侧边网架的阻挡架顶缘与后网架相接处,以斜方向向下倾斜至前网架。
7.如权利要求6的置物车,其特征在于该后网架的阻挡架,向该置物架本体内部倾斜,且该手杆与其固接处亦配合弯折。
专利摘要一种置物车,由一置物架本体、一对枢设于置物架本体底部的车轮,及一固接于置物架本体后侧的手杆所组成,其中手杆由一握把部及二延伸杆所组成,且各延伸杆的末端低于置物架本体的底部,而各车轮的外缘与手杆的延伸杆所形成的平面相切,当置物车上、下楼梯时,藉由延伸杆与楼梯前缘处相接触而易于滑动,以达省力目的。此外,置物架本体顶缘,可装一枢转式提把,上、下楼梯时,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
文档编号B62B1/00GK2146403SQ9222990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8日
发明者董地龄 申请人:董地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