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舒适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206阅读:7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舒适车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座,尤其适于长途旅行的自行车车座。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车座是平面式座面,座面形状与臀部接触不相吻合,由于臀部受力不均,骑车人容易疲劳,尤其长途骑车更是如此;在车座下通常采用三点或环式组合弹簧支承架,达到缓冲和减震目的,但是,弹簧结构复杂,造价过高。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舒适车座,能使车座座面与人臀部保持良好接触及配合适当的后靠背;同时简化支承架的弹簧结构,降低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座面后部上表面具有与人臀部相吻合的一对凹曲面形状、后部凹曲面对称中心设有一螺栓通孔及前部下表面连接一横置轴套;支承架前部横杆活动地支持座面轴套处和纵杆平直段支持在车座夹上;在座面后部和支承架尾端平板之间设置竖直的螺旋弹簧,此外,在座面后部设有后倾向上的后靠背。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骑车人感觉舒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同时,又简化了支承结构、降低造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面11、横置轴套2、支承架21、横杆22、纵杆23、平板3、车座夹4、螺旋弹簧5、后靠背在
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
座面1是马鞍形金属薄板。其后部上表面具有与人臀部相吻合的一对凹曲面形状,使人臀部与座面1良好接触而感觉舒适,有益于人体健康,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座面1上设置海绵垫;在后部凹曲面对称中心、并且大致处在骑车人的重心位置设有一螺栓孔,而在前部下表面连接一横置轴套11。
支承架2是由前部横杆21、纵杆22及尾部平板23(钢板)构成的弯曲杆架。横杆21与座面1的横置轴套11活动地相配合,即轴套11可以在横杆21上转动,保证座面1能绕横杆21转动;纵杆22的平直段滑动地支持在车座夹3上,平板23连接在支承架2尾端支持螺旋弹簧4,在平板23上还设有一螺栓通孔。
车座夹3是水平顶端与支承架2纵杆22平直段活动配合的开口夹,竖倾斜方向与车三角架顶端活动配合的转动式开口夹,横向具有螺栓夹紧连接,通过锁紧螺栓螺母夹紧支承架纵杆22平直段和车三角架顶端,松开螺栓螺母时其水平顶端开口夹能相对竖倾斜方向的转动式开口夹转动,也松开支承架纵杆22平直段和车三角架顶端。
螺旋弹簧4的上、下两端竖直地支持在座面1后部下表面和支承架2尾端平板23上表面之间,大致处在骑车人的重心位置。用螺栓穿过座面1和支承架2平板23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可以调节螺旋弹簧4的予紧力;螺旋弹簧4支持骑车人同时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
后靠背5是连接在座面1后部下表面后倾向上的侧板面。后靠背5角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调的,用于支持骑车人腰部或腰下部,使人感觉舒服。
当座面1坐人时,座面1后部(骑车人重心位置)绕支承架2前端横杆21向下转动(图中顺时针方向),同时螺旋弹簧4受压,当座面1不坐人时,座面1后部绕支承架2前端横杆21向上转动,恢复原位。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舒适车座,包括座面、支承架及支座夹,其特征是在座面后部上表面具有与人臀部相吻合的一对凹曲面形状、后部凹曲面对称中心设有一螺栓通孔及前部下表面连接一横置轴套;支承架前部横杆活动地支持座面轴套处和纵杆平直段支持在车座夹上;在座面后部和支承架尾端平板之间设置竖直的螺旋弹簧,此外,在座面后部设有后倾向上的后靠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舒适车座,其特征是上述支承架纵杆平直段滑动支持在车座夹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舒适车座,其特征是上述后倾向上的后靠背角度是可调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座,尤其适于长途旅行的自行车车座。在座面后部上表面具有与人臀部相吻合的一对凹曲面形状、后部凹曲面对称中心设有一螺栓通孔及前部下表面连接一横置轴套;支承架前部横杆活动地支持座面轴套处和纵杆平直段支持在车座夹上;在座面后部和支承架尾端平板之间设置竖直的螺旋弹簧,此外,在座面后部设有后倾向上的后靠背。从而使骑车人感觉舒服、有益于健康,又简化了支承结构、降低造价。
文档编号B62J1/00GK2134956SQ9223854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李博良 申请人:李博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