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阶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26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地阶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人力推拉为动力的平地阶梯两用车。
在我国城乡遍布的楼房建筑中,多数没有设置电梯,这就给工作或居住在较高层的人们运送较重物品或携带儿童及老弱病残者上下楼造成很大不便。目前,这方面的工具甚少,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减轻人们携物或带人上下楼的劳动强度,提供一种既可在平地上使用,又可用来载人或载物上下楼梯的两用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平地阶梯两用车主要由轮架、车轮、车体组成,此外,它还具有圆形靠板3、锁定机构4。轮架为具有8个支脚的八脚轮架1,两个八角轮架1分别装于车体5两侧的转轴14上,车体5的转轴14处装有限制八脚轮架1偏摆的圆形靠板3。八脚轮架1相间的四个支脚上装有四只车轮2,另外相间的四个支脚上均装有支脚套6。与八脚轮架1转动中心同心的圆上设有销孔7,车体5上装有车把15,并由支撑杆13支撑。锁定机构4由锁定销8、扭力弹簧9、锁定把手10、连杆11、杠杆16、小轴17和支架12组成。支架12固定在圆形靠板3上,小轴17固定在支架12的两个支承孔中,扭力弹簧9和杠杆16套在小轴17上,杠杆16的一端装有锁定销8,另一端通过连杆11与锁定把手10相连。
在平地行走时,锁定把手10松开,杠杆16在扭力弹簧9的作用下将锁定销8压入八脚轮架1上的销孔7中,使八脚轮架1与车体5连为一体,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两轮着地,八脚轮架的两轮支撑脚与地面成45度角,形成稳定支撑,可任意推拉行走。
当上楼梯时,应握紧锁定把手10,并沿楼梯上拉。这时锁定销8与销孔7脱开,即车体5与八脚轮架1脱开,在拉力作用下,八脚轮架1上的支脚套6和车轮2依次与阶梯接触,以近似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向上滚动。
下楼梯时,只要握紧锁定把手10将车推入阶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八脚轮架1即会自动向下滚动。这时推车人应施以一定向后的拉力,以限制其下行速度。
在上下阶梯途中,若将锁定把手10松开,锁定销8会进入销孔7中,使车体5与八脚轮架连为一全,八脚轮架1将不能转动,车子即可中途停下来。
本实用新型平地阶梯两用车在平地上行走平稳、轻快;平地行走与上下阶梯过渡自然;下阶梯时自动下行;上阶梯时平均拉力不超过荷载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在一般统建设计的阶梯上使用重心波动不超过10毫米,加之车轮2和支脚套的减震作用,车体颠簸不大。


图1是平地阶梯两用车的俯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锁定机构立体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做成载荷30公斤的居民日用平地阶梯两用车,或做成载荷150公斤重的搬家公司用平地阶梯两用车,也可以做成平地阶梯两用儿童车等。
附图所示实施例的车轮2为实心橡胶轮胎,支脚套6由橡胶或塑料制成,八脚轮架1用薄壁异型钢材或实心钢材制成,也可用薄壁铝管或铸铝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平地阶梯两用车,主要由轮架、车轮、车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圆形靠板(3)、锁定机构(4);轮架为具有8个支脚的八脚轮架(1),两个八角轮架(1)分别装于车体(5)两侧的转轴(14)上,车体(5)的转轴(14)处装有限制八脚轮架(1)偏摆的圆形靠扳(3);八脚轮架(1)相间的四个支脚上装有四只车轮(2),另外相间的四个支脚上均装有支脚套(6);与八脚轮架(1)转动中心同心的圆上设有销孔(7);车体(5)上装有车把(15),并由支撑杆(13)支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阶梯两用车,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4)由锁定销(8)、扭力弹簧(9)、杠杆(16)、支架(12)、连杆(11)和锁定把手(10)组成;支架(12)固定在圆形靠板(3)上,小轴(17)固定在支架(12)的两个支承孔中,扭力弹簧(9)和杠杆(16)套在小轴(17)上;杠杆(16)的一端装有锁定销(8),另一端通过连杆(11)与锁定把手(1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平地阶梯两用车,主要由八脚轮架1、车轮2、车体5、圆形靠板3、锁定机构4等组成。八脚轮架1相间的四个支脚上装有四只车轮2;另外相间的四个支脚上装有支脚套6。与八脚轮架1转动中心同心的圆上设有销孔7。当两用车在平地上使用成上下楼过程中需要停下时,锁定机构4的锁定销8即插入销孔7中。平地阶梯两用车在平地上行走平稳、轻快,上阶梯时平均拉力不超过荷载重量的百分之六十,重心波动不超过10毫米,下阶梯时自动下行。
文档编号B62B5/02GK2185710SQ9322487
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4日
发明者王建国 申请人:王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