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前叉摩托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362阅读:1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前叉摩托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转向机构;特别是涉及无前叉式摩托车转向机构。
目前的摩托车基本属于有前叉式摩托车;因其前叉是以悬壁梁的形式安装在车体上,受力情况很不合理,在承受强烈冲击和震动时,很容易弯曲或损坏。近年有一种无前叉式摩托车,将原来的前叉改为前摇壁,悬壁梁支撑改为铰支梁支撑,改善了摩托车的受力情况,克服了有前叉式摩托车的上述弊端。日本的《BIKERSSTATIOW》杂志1991年第二期公开了一种图7所示的无前叉式摩托车机械传动转向机构,由车把1、摇壁2、连杆3、球形铰链4、中心轴5等组成。这种机构虽有使车轮转向的功能,但在连杆与摇壁之间,容易产生死点,导致摩托车失去方向控制而发生事故;球形铰链经长期使用,因磨损而产生间隙,影响摩托车行驶的平稳性;特别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前轮的跳动使摇壁和连杆的角度和位置发生变化,导致车把的颤动。以上这些情况,都直接影响摩托车行驶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增加了事故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机械传动转向机构的某些隐患,提供一种适用于无前叉式摩托车的液压传动转向机构。这种转向机构,可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提高无前叉式摩托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根据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在车架上装置一个主泵,并在前轮的轴部装置一个从泵以及与其组成一体的车轮转向机构,在车把的操纵下,主泵通过液体传递的作用,使从泵以及与其结成一体的转向机构,实现车轮转向之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泵A-A旋转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从泵B-B旋转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从泵和转向机构的C-C旋转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从泵B-B旋转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从泵和转向机构的D-D旋转图;附图7中的(a)和(b)是公知的机械传动转向机构示意图以下参照附图,将其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纵观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操纵、传动和转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1、操纵部分包括方向把11和受方向把操纵的转向推柄8。
2、传动部分是由主泵7、从泵1、储油盒10和油管5组成的一种液压传动机构;其中(1)、主泵7装置在车架9的下端,主泵的缸体由油管5分别与储油盒10和从泵1的缸体联通;主泵7中的两个活塞缸内,各有一个活塞杆6,两个活塞缸的上口各装一个档圈12,防止活塞杆6脱出。
(2)、从泵1装置在前轮轴部的摇壁上。在图3、图4和图5、图6中,分别显示了从泵结构的两个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中任选一种。
实施例一,如图3、图4所示,从泵1由固装在前轴壳体17中的左、右两个缸体和位于两个缸体之间的活塞杆2组成,两个缸体的端部分别由油管5与主泵7的两个活塞缸沟通,在油管5的液压传动下,活塞杆2可在两个缸体之间左、右位移,活塞杆2上固装一个齿条4。齿条4与带有齿轮的回转轴16啮合,并带动其左、右移动。
实施例二,如图5、图6所示,从泵1由固装在前轴壳体17中的圆形缸体,和装在缸体内的固定叶片27,回转轴16以及固装在回转轴上的回转叶片26组成,其中固定叶片27固装在圆形缸体的内壁,固定叶片27的两侧,由油管5分别与主泵7的两个活塞缸沟通,在油管5的液压传动下,回转叶片26带动回转轴16在圆形缸体内左、右转动。
3、转向部分与从泵一起组装在前轮体13的内部,并相互构成一体,它由两个大轴承18将转向座23支撑在前轮体13内,转向座23内装有前轴壳体17,前轴壳体17内由两个小轴15支撑着从泵回转轴16,在回转轴上端的转向座23上有一个大螺孔,孔内装有一个用以将轴承15压入前轮壳体17的压紧螺柱21,回转轴16的两端各有一个固装在转向座23外壁的转向板14。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程序如下1、将主泵7的活塞杆6装入主泵的活塞缸体内,并在活塞缸的顶部装入孔用挡圈12,防止主泵活塞杆6脱出,而后将主泵7用螺钉固装在车架9的下端或其它适应的位置上。
2、按照实施例一,将油封3装入从泵1的两个缸体内(或装在从泵活塞杆2的两端),把齿条4用螺钉固装在从泵活塞杆2上,将从泵活塞杆2的两端装入从泵1的两个缸体内,然后将两个缸体分别用螺钉固装在前轴壳体17的左、右两端。
或者按照实施例二,将叶片密封条25分别装在固定叶片27和回转叶片26上,将固定叶片27用螺钉固装在从泵1的缸体内,并将密封圈28和24分别装入从泵缸体内(或者装在回转轴16上)。
3、将一个小轴承15压入前轮轴壳体17的下孔内,再将前轮轴壳体17放入前轮转向座23内,并放入下面的垫圈22,而后将回转轴16由前轮转向座23上面的大螺孔处放入前轮轴壳体17,并穿过下端的小轴承15和垫圈22以及前轮转向座下面的圆孔(放入时注意将实施例一的轴上带有标记的中心齿或槽对准齿条上带有标记的中心槽或齿)。
4、将另一个小轴承15由前轮转向座23上的大螺孔处压入前轮轴壳体17上面的孔内,并套上垫圈22,将压紧螺柱21旋入前轮转向座23上的大螺孔内并挤紧。
5、把转向板14分别套装在回转轴16的两端,并用螺钉紧固在前轮转向座23的外壁,转向板14的作用是传递转动扭矩,并使大轴承18定位。
6、将一个大轴承18压入前轮体13的一端(左或右),把前轮转向座23由前轮体13的另一端(右或左)放入,并压入另一端的大轴承18。
7、用螺钉将轴承盖20紧固在前轮转向座23的两侧并压入两侧密封圈19。
8、用油管5将主泵7分别与从泵1和储油盒10联通。
9、将转向推柄8与方向把11装置在车架9上,转向推柄8与方向把11的连接为刚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功能是这样实现的方向把11转动时,使转向推柄8推动主泵7中的某一个活塞杆6向下运动,通过传动液推动从泵1中的活塞杆2(实施例一)或回转叶片26(实施例二)向另一边运动,并通过传动液推动主泵7中的另一个活塞杆6向上运动,使主泵活塞杆6始终紧贴转向推柄8,在从泵活塞杆2或回转叶片26左右运动时,回转轴16随之左右转动,通过套在回转轴16两端削边平面上的转向板14,带动前轮转向座23一起左右转动,从而实现前轮左右转向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转向灵便,磨损轻微,有效地克服了机械传动转向机构的结构复杂、不易生产、成本高、磨损大等弊端,因而使无前叉式摩托车的结构更为合理、完善。
权利要求1.一种无前叉式摩托车转向机构,由操纵部份、传动部份和转向部份组成,其特征在于(1)、操纵部份包括方向把11和受方向把操纵的推柄8;(2)、传动部分是由主泵7、从泵1、储油盒10和油管5组成的一种液压传动机构,其中①、主泵7由油管5分别与储油盒10和从泵1联通;主泵7内部两个活塞缸,各有一活塞杆6,两个活塞杆的顶端紧贴推柄8的底面;②、从泵1由固装在前轴壳体17中的左、右两个缸体,和位于两个缸体之间的活塞杆2组成;两个缸体的端部分别由油管5与主泵7的两个活塞缸联通;活塞杆2上固装一个齿条4,该齿条与带有齿轮的回转轴16啮合;(3)、转向部分与从泵1共同组装在前轮体13的内部,并相互构成一体;它由两个大轴承18将一个转向座23支撑在前轮体13内,转向座内装有前轴壳体17,前轴壳体17内由两个小轴承15支撑着从泵体的回转轴16;在回转轴上端,转向座23上有一个大螺孔,孔内装有一个用以将轴承15压入前端壳体17的压紧螺柱21;回转轴16两端,各有一个固装在转向座23外壁的转向板1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无前叉摩托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部分中的从泵1由固装在前轴壳体17中的圆形缸体和固装在缸体内壁上的固定叶片27、回转轴16以及固装在回转轴上的回转叶片26组成;固定叶片27的两侧,分别由两个油管5与主泵7的两个活塞缸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无前叉式摩托车转向机构,由操纵、传动和转向三个部分组成,传动部分是由主泵7、从泵1、储油盒10和油管5组成的一种液压传动机构,其中从泵1有两种选择结构,一是在两个缸体之间,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上有一个可以与带齿轮的回转轴啮合的齿条,用以带动回转轴左、右转动;另一种是在圆形缸体中有一个装有活动叶片的回转轴,可在液压传动下左、右转动,转向部分与从泵1共同组装在前轮体13内,并可在从泵回转轴的带动下实现转向目的。
文档编号B62K21/00GK2158838SQ9323017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9日
发明者张新, 曹怀华, 胡德贵 申请人:张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