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42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有摇篮装置的多功能折叠式童车。
目前,市场上多功能折叠式童车,其摇篮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童车前后摇晃型,这种类型结构简单,但是该类型因婴儿头部上下往复运动不易于婴儿进入睡眠状态;另一种类型为童车左右摇晃型,广为用户接受,但是该类型童车因安装摇篮支架加装了较多的零部件,使制造工艺和结构较为复杂,成本增加,并且影响外观,维修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维修方便的左右摇晃型的多功能折叠式童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童车前折叠连杆向前延伸弯曲,底边弯成曲线状,童车后车架底边也弯成曲线状,前轮直接装在前折叠连杆上,后轮装在后车架上,童车由推车变成摇篮使用时,只需将前轮由推车状态向里转至卡口固定,后轮向上转动至固定时,使前折叠连杆和后车架的底边曲线部位接触地面,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童车作摇篮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童车作摇篮使用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
图1和图2祥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前车轮(1)直接安装在前折叠连杆(2)上,前折叠连杆(2)向前延伸弯曲,底边呈一曲线,作前摇篮支架;后车轮(5)直接安装在后车架(4)上,后车架(4)底边呈曲线,作后摇篮支架,童车前折叠连杆(2)通过后折叠连杆(3)与推把(6)及后车架(4)相连接。
权利要求1.童车由前轮(1)、后轮(5)、推把(6)、后车架(4)、后折叠杆(3)组成,其特征在于前轮(1)直接装在童车前折叠连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前折叠连杆(2)底边部分呈曲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后车架(4)的底边部分呈曲线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折叠式童车,它改变了目前童车摇篮的结构,童车的前折叠杆向前延伸弯曲,底边部分呈曲线状,后车架的底边部分也呈曲线状,童车由推车变成摇篮使用时,只需将前轮由推车状态向里转至卡口固定,后轮向上转动至固定时,前后摇篮支架接地即可。使用较为方便,维修容易。
文档编号B62B7/00GK2174385SQ9323292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汪存亮, 沈德国 申请人:随州市康达皮件股份有限公司静电涂塑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