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73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是将一手推把设计成可换向式型态,而其驱动结构隐藏于手推把内,设计美观,且不易遭误触致手推把松动;并于驱动结构上方可设一手推把角度调整结构,不妨碍手推把的角度调整,而无角度调整的手推把亦可适用的换向卡座驱动结构。
婴儿手推车历经多年的演进,在安全性与舒适性上已趋完善,而为符合实施便利的原则,其功能设计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举凡可折收车体、可换向手推把、车轮旋转定位、推杆角度调整等等,不待赘言,其中可换向手推杆的设计,其在操作顺畅性上仍未臻完善,并有待人们予以精进,如图6所示,为现有的可换向手推杆A,其手推杆A的换向固结是借一安设于手推杆A上的卡钩A1卡掣车体上的凸销A2而达目的,但该卡钩A1于卡掣时,乃需借螺钉套座A3予以螺紧,防止松脱,当欲改变手推杆A的位置时,需先螺松螺钉套座A3,使卡钩A1脱离原凸销A2,才能移摆手推杆A,且手推杆A至另一定位时,仍需施以螺紧螺钉套座A3的操作,换向方属完成,类此繁复的操作过程,虽可确保卡掣稳固,不易松脱,然其费时的操作与需操作者弯腰曲身才能操作的蔽端,实难称为方便、顺畅。
之后,此装置经改良,以至无需弯身且无需螺紧、螺松的操作过程即可操作,即如图7所示状态,此结构是以一换向控制杆B沿手推把C内缘而设,借此以方便操作;但是,若手推把C的上段是设计成可调角度型态,以便适用于不同高矮的人,而该型式的手推把C,难以适用传统的控制杆B,且控制杆B与手推把C的距离甚近,故有误触致手推把C松动之虞,仍未臻完善。
本创作者鉴于此,仍精心设计一具有顺畅操作且美观的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其目的是通过隐藏式动作杆的设计,达到驱动结构隐藏于手推把内,美观且不妨碍手推把的角度调整,并无误触控制杆的疑虑。
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至少包括一个手推把、二个动作杆、二个手推杆、二个卡掣块等主要构件,其中手推把,是一个冂形杆体,于其两侧底端各开设一中空部,并于中间适当部份开设一个长槽,另于其外设一个掣动体;掣动体的正面设置一扁平凸片,后部设有一个导块;动作杆,分为动作A、B杆,两者相搭接,其中动作A杆,顶端设有一个凸销,杆体适设一椭圆槽,椭圆槽下方设有一个方型槽,内置一根回力弹簧;而动作B杆则于其顶端切设一个柱体,杆体对应动作A杆的方型槽处开设一个倒L型槽,另底部开设一个封闭式方槽,而封闭式方槽上端有一个凸销,并于封闭式方槽两侧各设一个滑轨;另设一个滑块,其上设有一个凹孔,而于其侧边各开设一个导槽,并于另面设一个贯通孔;另设有二根弹簧,其中一根弹簧穿设于动作A杆顶端的凸销,另一根设于封闭式方槽上端的凸销,再将滑块经导槽顺滑轨嵌合于封闭式方槽内部,而弹簧的另端则抵于固定块的凹孔;手推杆,其上方适设一长槽,在底部亦横向贯穿一椭圆槽;卡掣块,其中央开设一个中空贯通的槽道,并在其两侧设二个卡掣槽,卡掣槽外侧设有一斜面,再于其中央部分设一个横向贯穿孔;借动作杆置入手推杆中,再将手推杆组固于手推把的中空部,继将掣动体经手推把及手推杆的长槽固定于动作杆上端,而后,将卡掣块的槽道由手推杆的底部套入,用铆钉经卡掣块的孔与手推杆的椭圆槽及固定块的贯通孔而固定连结;借助上述组成的构件,直接拉升掣动体,即可连动动作杆滑块压缩弹簧而带动卡掣块向上移,卡掣块即解掣,方可进行手推把的换向,当手放松时,动作杆即借弹簧而自动复归,又,借卡掣块的卡掣槽的外缘斜面的设计,配合卡掣块因弹簧而具有上移的弹性阻力,手推把于换向时,卡掣槽可自行滑掣住柱销而不易松脱。
现配合图式,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图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婴儿手推车上的相关位置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及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及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掣块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图7是现有的换向手推杆的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换向手推杆的立体图图号说明如下1手推把11中空部12长槽13鱼眼孔14掣动块141凸片142导块15螺钉2动作杆21动作A杆211凸销212螺孔213椭圆槽214凹槽215回力弹簧216凸块217椭圆槽22动作B杆221柱体222弧面223螺钉224倒L型槽225封闭式方槽226凸销227滑轨228孔23铆钉24滑块241凹孔242导槽243贯通孔25、26弹簧3手推杆31长槽32孔33椭圆槽4卡掣块41槽道42卡掣槽43斜面44孔5A、5B、5C铆钉A手推杆A1卡钩
A2凸销A3螺钉套座B控制杆C手推把D前定位块D1柱销E后定位块E1柱销请先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个手推把1、二个动作杆2、二个手推杆3、二个卡掣块4等主要构件,其中手推把1,是一冂形杆体,于其两侧底端各开设一中空部11,并于中间适当部份开设一长槽12,且于长槽12的上、下端横向贯穿开设鱼眼孔13;而于其外设一掣动体14;其正面有一凸片141,背部设一导块142;掣动体14外另有一螺钉15供结合后述元件;动作杆2,又分为动作A杆21、动作B杆22,其中动作A杆21,其顶端设有一凸销211,杆体上端适设一螺孔212,而螺孔212下方设有一椭圆槽213,椭圆槽213下方设一凹槽214,内可置一回力弹簧215,且于椭圆槽213顶端侧边另有一凸块216,另,于底部亦设一椭圆槽217;动作B杆22,其顶端切设一柱体221,柱体221顶端切设一弧面222,并于对应动作A杆21的凹槽214处开设一倒L型槽224,,此外,于动作B杆22中间尚设有一孔228;杆底部则开设一封闭式方槽225,于槽内上端设一凸销226,并于其两侧各设一适高的滑轨227;另,设置滑块24,其上方设有一凹孔241,其两侧各设一导槽242,并开设一贯通孔243;除此之外,另设有二弹簧25、26,供组装用;其中,动作A杆21与动作B杆22借铆钉23贯穿椭圆槽217及孔228而枢接,再以螺钉223经倒L型槽224及回力弹簧215而用螺纹连接动作A杆21;后将弹簧25组设于动作A杆21顶端的凸销211(弹簧25另端抵于前述手推把1的中空部11顶端);另一弹簧26则穿设于封闭式方槽225上端的凸销226,而滑块24的导槽242则顺滑轨227组合于封闭式方槽225内,使弹簧26的另端抵于滑块24的凹孔241;手推杆3,其上方适设一长槽31,并于其上、下适当部份横向贯穿设置孔32,另于其底部贯穿设置有椭圆槽33;卡掣块4(图2的卡掣块4是于轴向转180度示意),,其中央开设一中空的槽道41;并于其两侧各设一卡掣槽42,卡掣槽42外侧设有一斜面43,再于其中间贯穿设一孔44;请配合图3、4,其组合状态,乃是将动作杆2置入手推杆3内,再将手推杆3组入手推把1预设的中空部11,再借三组铆钉5A、5B、5C铆合各组件,其中,上组铆钉5A贯穿手推把1上方的鱼眼孔13及手推杆2的孔32,中组铆钉5B贯穿手推把1下方的鱼眼孔14、动作A杆21的椭圆槽213与手推杆3的孔32,遂完成此三者间的组合,再将掣动体14借背部的导块142组入手推把1的长槽12及手推杆3的长槽31,并借螺钉15将掣动体14螺固于动作杆2的螺孔22,而后,将卡掣块4的槽道41由手推杆3的底部套入,亦以下组铆钉5C经卡掣块4的孔44与手推杆3的椭圆槽33及滑块24的贯通孔243而铆固三者,各组件的组合乃告完成(如图3-1)。
操作时如图3-2及图4,借手拉引凸片141带动掣动体14的导块142并一齐带动动作A杆21向上移行,此时动作B杆22的柱体221碰触铆钉5B,将因弧面222的受迫推挤而令动作B杆22右摆(以铆钉23为轴心),而回力弹簧215于凹槽214中正受压缩,在此状态下,动作B杆22的柱体221未受阻于铆钉5B,可随动作A杆21上移(如图4-2及4-3),而此时滑块24顺滑轨227而处于封闭式方槽225的最底端,故将随之上移而拉升卡掣块4向上,当放松掣动体14时,动作杆2与卡掣块4可借弹簧25的回复力弹回原位,动作B杆22亦因回力弹簧215而回复原位(如图4-1)。
请参阅图5配合图6,为卡掣块4动作时的示意图,于实施上,正常状态下(如图6-1),卡掣块4的卡掣槽41卡掣住后定位块E的柱销E1,使手推把1及手推杆3定位于后定位块E的柱销E1,并因滑块24的弹簧26使卡掣块4具有一上移的弹性阻力,若非刻意牵引掣动体14,卡掣块4绝不会脱离后定位块E的柱销E1,相同的状况亦发生于卡掣块4与前定位块D间的卡掣关系。
而当欲更换手推把1的方向时,需拉升掣动体14,使经由动作杆2驱动卡掣块4的卡掣槽42脱离后定位块E的柱销E1,即可枢动手推把1向前而达换向目的;因卡掣块4的卡掣槽42外侧掣有斜面43,同时卡掣块4因弹簧26而具有弹性阻力,所以当该斜面43触及前后定位块D、E的柱销D1、E1时,卡掣块4受迫而向上移,此时弹簧26受压缩使动作B杆22承受一向上的力,迫使动作B杆22向上移动(因动作A杆21的椭圆槽217而具有向上的空间,并因此动作而抵消动作B杆22所承受的向上的力);此时螺钉223位于倒L型槽224的下方(如图5),在此状态下,动作B杆22的柱体221由于上抵铆钉5B且右抵动作A杆21的凸块216,致将无法再上移或右摆,亦因动作A杆21在此操作中完全未动,因此,此操作中,仅弹簧26受压缩,至于弹簧25则不动(如图5所示);而当操作至卡掣槽42滑掣住柱销D1、E1时,卡掣块4与动作B杆22才回复原位,于是,手推把1换向时,人们仅需在最初拉引掣动体14使卡掣块4脱离前后定位块D、E即可,尔后即是摆移手推把1至定位,无须再拉引掣动体14,实一相当便于操作的设计。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驱动机构隐藏于手推杆内,简洁美观。
2、驱动机构设于角度调整结构下,不妨碍手推把的角度调整。
3、不易遭误触致手推把松动。
4、无角度调整的手推把亦可适用。
5、借动作A、B杆可使上、下弹簧无相互牵动之虞。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增设,婴儿手推车的手推杆换向结构,始得更美观,卡掣更稳固、操作更顺畅、并且构件精简,就婴儿手推车言,实一首创而实用之佳作,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一个手推把、二个动作杆、二个手推杆、二个卡掣块等主要构件,其中手推把,是一个冂形杆体,于其两侧底端各开设一中空部,并于中间适当部份开设一个长槽,另于其外设一个掣动体;掣动体的正面设置一扁平凸片,后部设有一个导块;动作杆,分为动作A、B杆,两者相搭接,其中动作A杆,顶端设有一个凸销,杆体适设一椭圆槽,椭圆槽下方设有一个方型槽,内置一根回力弹簧;而动作B杆则于其顶端切设一个柱体,杆体对应动作A杆的方型槽处开设一个倒L型槽,另底部开设一个封闭式方槽,而封闭式方槽上端有一个凸销,并于封闭式方槽两侧各设一个滑轨;另设一个滑块,其上设有一个凹孔,而于其侧边各开设一个导槽,并于另面设一个贯通孔;另设有二根弹簧,其中一根弹簧穿设于动作A杆顶端的凸销,另一根设于封闭式方槽上端的凸销,再将滑块经导槽顺滑轨嵌合于封闭式方槽内部,而弹簧的另端则抵于固定块的凹孔;手推杆,其上方适设一长槽,在底部亦横向贯穿一椭圆槽;卡掣块,其中央开设一个中空贯通的槽道,并在其两侧设二个卡掣槽,卡掣槽外侧设有一斜面,再于其中央部分设一个横向贯穿孔;借动作杆置入手推杆中,再将手推杆组固于手推把的中空部,继将掣动体经手推把及手推杆的长槽固定于动作杆上端,而后,将卡掣块的槽道由手推杆的底部套入,用铆钉经卡掣块的孔与手推杆的椭圆槽及固定块的贯通孔而固定连结;借助上述组成的构件,直接拉升掣动体,即可连动动作杆滑块压缩弹簧而带动卡掣块向上移,卡掣块即解掣,方可进行手推把的换向,当手放松时,动作杆即借弹簧而自动复归,又,借卡掣块的卡掣槽的外缘斜面的设计,配合卡掣块因弹簧而具有上移的弹性阻力,手推把于换向时,卡掣槽可自行滑掣住柱销而不易松脱。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车手推把的隐藏式换向卡座驱动结构,包括手推把、动作杆、手推杆、卡掣块等构件,其中手推把的底端开设有中空部,使手推杆内置动作杆后借铆钉铆固,而手推把外设一掣动体,并使固定于动作杆,之后将卡掣块外套于手推杆,再以铆钉将卡掣块铆接于动作杆而随动之;借此,可拉升掣动体而牵动动作杆及卡掣块,使卡掣块解掣,另借卡掣块的斜面及弹簧迫使卡掣块可自行卡固柱销,而便于手推把的换向。
文档编号B62B9/00GK2182114SQ9324489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0日
发明者蔡猛祥 申请人:铝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