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式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88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座椅式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带有折叠框架的座椅式推车(或推椅),该折叠框架包括一对后部元件,每个后部元件分别带有枢装在其底端上的相应的后轮;一对手把支承元件,其支承着把并且每个支承元件均刚性地从相应后部元件的上端突伸出;一对前部部件,每个前部部件均具有以枢轴方式与相应的后部元件相连接的上端并具有在其底端上枢装的前轮;以及一对侧部元件,每个侧部元件在一端均以枢轴方式与相应的后部元件相连接,而在另一端则与相应的前部部件相连接,每个前部部件均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相应的枢轴连接件而以枢轴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而枢轴连接件则允许所述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彼此相互作枢轴运动,在第一位置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处在一条直线上,而在第二位置处,所说枢轴连接件要比它们处在第一位置时更远离后轮。
英国专利文件GB-A-770115公开了这种与座椅式推车一道使用的框架。
依照本发明,这种类型的座椅式推车具有一座椅。该座椅包括一靠背和一椅座部分,该椅座部分以枢轴方式安装在框架的前部部件上以及一对在框架的后部元件与椅座部分与靠背的接合处之间伸展的支撑杆上,该对支撑杆设置成能在所述前部部件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在一基本水平的位置上支承椅座部分。
以下将参照有关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已装配使用的座椅式推车在其靠背处于直立位置时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的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的后视图;图4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在其框架处于部分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在其框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图6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在其靠背处于部分倾斜位置时的侧视图;以及图7是图1所示座椅式推车在其靠背处于完全倾斜位置时的侧视图。
参照图1及图2所示,座椅式推车包括有一单件体的U形件,该U型件构成有手把10;一对手把支承元件12和14;以及一对后部元件16和18。通过各自的枢轴连接件24、26在手把支承元件12和14与后部元件16和18之间的相应接合点处将相应的上部前部元件20、22分别连接到单件体的U形件(10、12、14)上。在每个上部前部元件20和22的下端处,由相应的枢轴连接件28、30将各个上部前部元件20、22连接到相应的前部支脚32、34上。在前部支脚32和34的中间位置点处相应枢轴连接件36、38与侧向支撑杆40的前端相连接,而该侧向支撑杆的后端则与相应的位于后部元件16及18的底端附近的枢轴连接件44及46相连接。在枢轴连接件44与46的下方,后部元件16与18支承着一横轴48(见图3),在横轴48上枢装有一对后轮50和52。两对相应的前轮54、55及56、57安装在固定于各个前部支脚32和34的底端的脚轮连接件上,从而使其能绕一垂直轴线作有限的枢转运动以及作正常的旋转运动。前部支脚则通过一垫脚板58而相互连接起来(见图2)座椅式推车具有一通常为水平的椅座部分60,此椅座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相应座位侧部元件66、67的导向槽62、64内。每个侧部元件66、67的前端通过相应的枢轴连接件68、69连接于前部支脚32、34。每个两部件的可伸缩的支撑杆70、71及72、73分别具有各自的后部部件70及72,后部部件可枢转地连接到横向元件74上,而横向元件74则在后部元件16及18上的枢轴连接件44与46之间伸展。可伸缩支撑杆的前部部件71和73支承着座位侧部元件66、67的后端。支撑杆70和72当其处于图1所示位置时具有最小长度并能变长,以便使座椅式推车如下文所述那样折叠起来。
靠背76在其底端可枢轴地与椅座部分60的后部边缘相连接并且其具有一个由U形部件78所支承的上部部分(见图3),而U形部件78在其边缘的端部则通过枢轴连接件80及82分别与前部支脚32及34相连接。以下将参照图6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调节靠背76的过程。
枢轴连接件28与30是已知类型的转向节接头,其能防止上部前部元件20和22从图1所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作角位移。当要折叠上该座椅式推车时,连接件28和30首先向前且向上移至图4所示位置,然后移至图5所示的完全折叠的位置,而可伸缩的支撑杆70、72则伸展以容许这种移动。如图5所示,后部元件16及18的底端83向外突伸出成与后轮42、44的轮缘的底部相齐平,从而使得该座椅式推车在折叠起来后能用端部立住。
当靠背76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一安装在椅座部分60下侧上的弹簧加载式螺栓84(见图3)与侧部元件66内的孔86相接合。使螺栓84与孔86脱离接合则会使得座椅部分60向前滑动,从而使靠背76定位于如图6所示的部分倾斜位置上,而螺栓84则与第二个孔88接合。
椅座部分60可以进一步向前滑动,以将靠背76置于与椅座部分60相齐平的水平位置,如图7所示,而该螺栓84则处于与第三个孔90接合状态。在这一位置上,婴儿既可以处在头朝手把10的位置,也可以处在头远离手把10的位置,以使脸朝向推车的成人。由于孔86会遮住用于靠背76的枢轴,所以在图7中未示出。
椅座部分60的向前滑动以及靠背76与其同步的向后倾斜运动,会使得所述座椅式推车上的儿童的重心最低限度地相对于车轮50-57运动。这在所述座椅式推车诸如因向下压手把10而向后倾斜12°时,确保儿童与推车相匹配的重心保持在后轮50、52的前方是切实安全可行的,在某些国家则必须符合安全的规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折叠框架的座椅式推车,该框架包括一对后部元件(16、18),每个后部元件均在其底端枢装有相应的后轮(50、52);一对手把支承元件(12、14),此对手把支承元件支承着一手把(10)并且每个支承元件均刚性地从相应的后部元件(16、18)的上端突伸出;一对前部部件(20、22;32、34),每个前部元件均具有以枢轴方式与相应的后部元件(16、18)的上端部相连接的上端并具有枢装在其底端上的前轮(54、55、56、57);以及一对侧部元件(40),每个侧部元件在一端(44、46)均以枢轴方式与相应的后部元件(16、18)相连接,而在另一端(36、38)则与相应的前部部件(20、22;32、34)相连接,每个前部部件(20、22;32、34)均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相应的枢轴连接件(28、30)而以枢轴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而该枢轴连接件则允许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20、22;32、34)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彼此相互作枢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处在一条直线上,而在第二位置处,枢轴连接件(28、30)要比它们处在第一位置时更远离后轮(50、5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座椅,该座椅包含一靠背(76)和一椅座部分(60),该椅座部分以枢轴方式安装到框架的前部部件(20、22;32、34)以及一对在框架的后部元件(16,18)与椅座部分(60)与靠背(76)接合处之间伸展的支撑杆(70、71;72、73),支承杆(70、71;72、73)设置成能在前部部件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20、22;32、34)均处于第一位置时在一基本水平的位置上支承该椅座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式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杆包括一下部部分(70、72),该下部部分以可伸缩方式与一上部部分(71;73)相连接,因此,当前部部件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20、22;32、34)位于其第一位置时该支撑杆处在最短长度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式推车,其特征在于,椅座部分(60)可相对前部部件(20、22;32、34)及支撑杆(70、71;72、73)作水平滑动,而且,靠背(76)的底部以枢轴方式与椅座部分(60)相连接,以便能在当椅座部分(60)处于最前方位置时与之基本成直线的位置以及当椅座部分(60)处于最后方位置时基本直立的位置之间运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座椅式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后部元件(16、18)均与相应的手把支承元件(12、14)成整体构成。
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座椅式推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手把支承部件(12、14)和手把(10)是由一单体U形件构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折叠框架的座椅式推车,该框架包括一对后部元件(16,18);以及一对前部部件(20,22;32,34)此对前部部件带有中部枢轴连接件(28,30),该对连接件允许前部部件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20,22;32,34)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彼此相对枢轴运动,在第一位置上下二部分互相对齐,而在第二位置枢轴连接件(28,30)向前位移。座椅包括一椅座部分(60),此椅座部分以枢轴方式安装在前部部件(20,22;32,34)上并具有以枢轴方式连接在一对可伸缩支撑杆(70,71;72,73)上的后端,支撑杆的框架的后部元件(16,18)和椅座部(60)与椅背(76)的接合点处之间伸展。支撑杆(70,71;72,73)处于其最短长度状态,以便当前部部件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20,22;32,34)位于第一位置时在一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处支承椅座部分。
文档编号B62B7/06GK1101245SQ94107229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6日
发明者A·劳埃德, A·J·M·威尔斯, C·R·尼克松 申请人:不列特斯小孩护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