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04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它可在位于其上的工人的操作下移动,以进行如下的工作,比如建筑和修理各种建筑物的墙壁和天花板,清洁玻璃窗,观察仓库和书架中的物品,将物品移入和移出仓库等等。
对于其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附着到具有框架结构的脚手架上、并且其前轮可上、下移动以及可被操纵的可移动的工作平台来说,通过工人站在脚手架上操纵前轮,该工作平台可在任意方向移动,在此使用的一种由法国专利号2,592,355所公开的前轮锁紧系统的平台已付之实施和公知了。
正如图8所示意的,这种公知的可移动平台由相互连接的高度可调的前、后框架201和202,沿着前框架201可转动地安装的可上、下移动的高度可调驱动轴203,由驱动轴203下端支承的一对后轮206和206,装在驱动轴203中部的脚蹬207以及附着到驱动轴203上端上的手柄208构成。
站在脚手架平台209上的工人逆时针旋转手柄208(从图8顶部看去时)大约90°,脚踏离脚蹬207,从而右前轮204围绕着左前轮205移到由①表示的位置处。然后,工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手柄208约90°,使左前轮205围绕着右前轮204移到由②表示的位置处。重复上述过程,前轮204和205交替地向前移到由③和④表示的位置处,最后,整个脚手架前移。如果是这样地操纵手柄208,即,使得手柄208的左旋角和右旋角基本上彼此相等的话,脚手架基本上是直着前移,尽管略微有些Z字形走向。如果是这样地操纵手柄208即,使得在一个方向上的转动角较小的话,脚手架将在这个方向旋转。
前框架201的下端形成一对前支腿210,它们在前轮204和205之外与地面相接触。
为了在操作手柄208以移动脚手架时,前支腿210和用强力压向地面的前轮204及205不会妨碍脚手架的移动,工人必须将他/她的重量后置以使重量主要由后轮206和206支承,最好允许前支腿210略微浮置或提升。
困难的是由于手柄208上必须施加相当大的力才能在相反方向上交替旋转手柄208以移动脚手架,这样站在脚手架平台上的工人不得不保持略微前倾的姿势。因此,工人在脚手架上不得不保持这样的不自然的姿势,即他/她前倾同时试图重量后置。此外,由于工人以这样的姿势操纵手柄208,为移动脚手架需要付出许多劳动,导致工人易于疲劳。在脚手架平台上装有其它负载和/或其它工人这样的增加很大负的状态下几乎不可能移动脚手架。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工作脚手架,其中工人用较小的力就能移动脚手架并且工人不易疲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工作脚手架,其中即使当工人与其它负载和/或其它工人一同装载在其上时工人也能移动脚手架。
本发明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工作脚手架,其中,工人可在高位平稳地进行工作同时移动脚手架。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实质上所提供的可移动工作平台包括一脚手架,一操纵机构以及一驱动机构。脚手架包括一前框架、一后框架和位于前、后框架之间的脚手架平台,前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装在前框架下端相对侧部上的一对前轮,后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装在后框架下端相对侧部上的一对后轮。操纵机构包括一个沿着前框架纵向安装的操纵轴,一装在操纵轴上端的手柄以及一装在操纵轴下端的驱动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可由前框架旋转支承的脚蹬,一卷绕在滑轮上随着脚蹬的摆动而往复移动的线件,以及仅仅将滑轮的单向旋转传送到驱动轮上的单向离合器。
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可进一步包括一个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它包括一个沿着前框架纵向可移动地安装着的梯形件以及将梯形件固定在所需高度上的机构。
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前、后框架之间调节脚手架平台纵向安装位置的机构以及用于调节脚蹬纵向安装位置的机构。
操纵机构可包括一个前轮提升机构,它用于使驱动轮下降以保持驱动轮在比前轮低的位置上。
可移动工作平台可进一步包括一个后轮制动机构,它包括一装在脚手架上的制动杆,在压力作用下要与在每个后轮上形成的环表面相接触的闸瓦,以及沿着脚手架伸展的并将制动杆连到闸瓦上的线。
操纵机构可包括一个用于提升驱动轮以使驱动轮保持在比前轮要高的位置上的驱动轮提升机构。
当站在脚手架平台上的工人重复地踏脚蹬时,通过线件,滑轮往复旋转,在单向离合器作用下,驱动轮仅仅在向前方向间歇转动,从而使脚手架前移。当转动手柄时,驱动轮的方向变化地转动脚手架。即,仅仅靠脚踏脚蹬的腿力而不需要许多劳动力就可在任何所需方向移动脚手架。因为脚手架由4个轮(一对前轮加一对后轮)支承,所以它是稳定的。
此外,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防止了停止状态的脚手架偶然地移动。由于可将脚手架平台和脚蹬的安装位置在高度上进行调节,所以增加了工作范围或区域。前轮提升机构使得脚手架平稳地向上倾斜或移动成为可能,后轮制动机构增加了向下倾斜移动的安全性,而驱动轮提升机构能确保在工人不站在脚手架上来推动脚手架时脚手架平稳移动。
作为本发明特性的新的特点在所附带的权利要求书中加以说明。然而,本发明自身以及它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仅仅用例子的形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移动工作平台的透视图,图2是图1放大的局部纵剖视图,图3是局部纵剖视图,主要示出了驱动机构,图4是局部纵剖视图,示出了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图5是前轮提升机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图6是后轮制动机构局部剖切的布置图,图7是局部剖切的示出驱动轮提升机构的侧视图,以及图8是已有技术的示意性立体图。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在图1中示出了可移动工作平台的整个轮廓,前框架2和后框架11分别包括一对纵向伸展的平行支承柱3和4、12和13,下横梁5和14分别固定到支承柱的下端,同时下横梁的相对端部可侧向伸出,上横梁6和15分别固定支承柱的上端上,一对上和下横挡件7a和7b、16a和16b大体上分别在支承柱3和4的下端部之间、以及在支承柱12和13的下端部之间横向伸展,而一对上和下接收横挡件8和9、17和18类似地分别在支承柱3和4之间、以及在支承柱12和14之间但是在位于横挡件7a、7b、16a和16b之上的位置处横向伸展。一对前轮10,10和一对后轮19、19分别附着到各个下横梁5和14的相对端部上。特别是,前轮10,10是小脚轮,它们是可旋转的。应当注意到,横挡件7a,7b,16a和16b的相对端部以及接收横挡件8,9,17和18的相对端部也分别固定到支承柱3,4,12和13上。
通过一对辅助横挡件20、一对对角梁21以及一对栏杆22,前框架2和后框架11相连。辅助横挡件20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前、后支承柱3和12、4和13的下端部之间,对角梁21一般分别设置在前、后支承柱3和12、4和13的下端部之间,而拦杆22分别设置在前、后支承柱3和12、4和13的上端部之间。在其前、后端部的相对侧部上具有吊钩24的扁平脚手架平台23,通过将吊钩24挂在上或上接收横挡件8和17或9和18上,而被水平地设置在前框架2和后框架11之间。前和后框架2和11,以及设置在这两框架之间的脚手架平台23构成脚手架1。
在前框架2的中心前部,一纵向伸展的盖件26可拆卸地固定到上横梁6,以及横挡件7a和7b上。主要参见图2,为管件的枢轴28被纵向伸展地穿过盖件26的上盖板26a和下盖板26b。手柄29牢牢地附着到枢轴28的上端上,该上端在上盖板26a上方伸出,而驱动轮30装到上盖板26b的下端上,该下端在下盖板26b的下方伸出。这些组件构成脚手架1的操纵机构27。
更特别地是,枢轴28的上端区域直接由上盖板26a可转动地支承着,而枢轴28的下端区域由紧固到中间盖板26c上的导向套31可转动地支承着。枢轴28的那些进一步向下伸展地穿过导向套31的部分被牢固地装配到靠下盖板26b可旋转地支承着的夹持套32上,所以枢轴的旋转与夹持套32相一致。在夹持套32下方伸展的支承座33紧固到夹持套32上。驱动轴34和紧固其上的驱动轮30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座33上。
手柄29和驱动轮30同相位地布置在枢轴28上。这种布置使得当手柄29旋转至面向前或向后时,脚手架1进而向前或向后。通过适当地旋转手柄29,驱动轮30的方向加以变化,从而脚手架1根据手柄的旋转角进行旋转。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前轮10是小脚轮,所以它们跟随着驱动轮30自由地变化着方向,这样易于旋转脚手架1。
沿着操纵机构27提供一个驱动机构36。该驱动机构36用于转动驱动轮30以便让位于脚手架平台23上的工人自行走脚手架1。
即,主要参见图2和3,用于锁紧脚手架平台23的纵向伸展的导向槽37分别在盖件26的侧板26d上形成,盖板26装到前框架2上,导向槽37的长度相等于上、下接收横挡件8和9之间的距离。每个导向槽37的相对端部具有L型的锁紧槽37a和37b,它们首先向后弯然后向下。脚蹬38的支承轴39两端分别装入锁紧槽37a和37b中。在图示中,脚手架平台23设置在下接收横挡件9和18之间,支承轴38装入下锁等槽37b内。在脚手架平台23位于上接收横挡件8和17之间的情况下,支承轴39沿着导向槽37移动并装到上锁紧槽37a内。由于这种布置,脚手架平台23和脚蹬38通常被夹持在有高度意义上的位置关系上,位于脚手架平台23上的工人可踏在脚蹬38的脚蹬部38a上而不用保持不自然的姿势。
换言之,传送套40纵向可移动地装到枢轴28上,传送套40具有法兰式接收边40a和40b,它们纵向地布置在与上和下接收横挡件8和9有同样距离的位置上。辊41与任一接收边40a或40b的下表面相接触(在图3的例子中为下接收边40b),辊41分别安装到两个臂38b上,臂38b在与脚踏部38a相反的方向伸展,而脚蹬38的支承轴39放在该两个臂38b之间。
传送杆42在枢轴28上装有传送套40的那部分之下的区域处插入到枢轴28中。传送套40和传送杆42通过连接件43而相互连接,在枢轴28上形成的纵向伸展槽28a穿过连接件43。
传送杆42的下端朝着支承座33内伸进并连到链形的线件44的一端上。线件44的另一端通过螺旋拉簧形式的回复弹簧而连到支承座33的顶壁上。线件44卷绕在链轮形式的滑轮46上,滑轮46由驱动轴34可旋转地支承着。通过单向离合器47,滑轮46连到驱动轴34上,单向离合器47适于仅仅将滑轮的单向旋转传到驱动轮30上。
上述的脚蹬38,传送套40,传送杆42,线件44,滑轮46和单向离合器构成驱动机构。当脚手架平台23上的工人踏着脚蹬38时,辊41使传送套40上移。然后,与传动套40的上、下移动相一致的传送杆42拉动线件44以使滑轮46旋转一个相应于其移动距离的角度。由工人驱动脚蹬38引起的滑轮46转动经单向离合由47而被传递到驱动轴34和驱动轮30上,进而传至脚手架1上。当放开脚蹬38时,线件44,传送杆42和传送套44在回复弹簧45的作用下被拉回。此时滑轮46的反向转动不能传递到驱动轴34上。
于是,通过重复地脚踏脚蹬38,脚手架1逐渐地移动,并且通过转动手柄29来使枢轴28、传送套40、传送杆42,夹持套32和支承座33相一致地旋转以改变驱动轮30的方向,由于辊41通常与法兰式接收边40a和40b相接触,在脚踏脚蹬38的同时,脚手架1的方向可自由地变化。
由于脚手架1的四角上具有一对前轮10和一对后轮19,所以它是稳定的。此外,由于大部分负载是这些前和后轮支承着的,驱动轮30仅仅用作移动。然而,因为当脚蹬38被下踏时作用在驱动机构上的力处于提升方向上,所以可能会使驱动轮30的磨损因素减少而使驱动轮空转。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负载施加机构48,它包括围绕着导向套31的、为螺旋压缩弹簧形式的减压弹簧50,其被插在装在夹持套32上端的弹簧,支承座32a和中间盖板26c之间,从而向下的力施加到枢轴28和支承座33上以在适当的压力作用下将驱动轮30与支承座33相接触。提供这种负载施加机构49的优点是,驱动轮30可确实地移动脚手架1而不会无用地转动。
接着,由于脚手架1仅由轮子支承,当工人在脚手架停止期间正忙于工作时,在工人的脚蹬在脚蹬上的负载力作用下,脚手架可能会偶然地移动。作为对此的对策,脚手架1装有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52。
主要参见图2和4,提升杆53内插在前框架2的成对支承柱3和4的每一个中。提升杆53的下端伸到支承柱3(或4)的下方以使梯形件54安装其上,梯形件54是由如合成树脂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的。
使梯形件54离开地而的提升力通过提升弹簧55而施加到提升杆53上,提升弹簧55是螺旋压缩弹簧,它被接收在位于提升杆53下端附近处的弹簧支承座53a和下横梁5之间。在提升杆53上端附近处也提供一杆式按压杆56,按压杆56从纵向伸展的窗口57中伸出,在支承杆3(或4)的后表面上形成这一窗口57。将释放杆58布置略微高于按压杆56处。释放杆58的弯曲的末端部分58a安放在提升杆53内。此外,由螺旋压簧形成的锁簧61设置在安放座60和弯曲的末端部分58a之间,安放座60穿过在支承柱3(或4)中的提升杆53。在锁簧61作用下,弯曲的末端部分58a的最前端与安放座60的锁边60a相接。结果是,弯曲的末端部分58a的内周边相对提升杆53的轴线加以倾斜,这样使得弯曲的末端部分58a与提升杆53紧密地接合。
释放杆58从支承柱3(或4)伸入到拦杆22中。在释放杆58的基端上形成的手柄部58b从拦杆22处向上伸出。在操作中,下压这个手柄58b,使释放杆58围绕着它的与锁边60a相接触的区域旋转以使弯曲的末端部58a进入一个与提升杆53的轴线一般成直角的位置,从而在那儿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这种状态,按压杆56克服提升弹簧55的力压下以使提升杆53下降直到梯形件54在压力作用下接触地面为止,从而松开释放杆58。这样做时,通过咬入那儿的锁孔59的周边,提升杆53固定到下降位置上,并且通过在压力作用下与地面相接触的梯形件54,由小脚轮形成的前轮10的移动被加以阻止。结果,避免了脚手架停止中脚手架1的偶然移动。当下压释放杆58的手柄部分58b时,提升杆53在提升弹簧55的作用下上提,结果,梯形件54离开地面。
上述的提升杆53,梯形件54,提升弹簧55,释放杆58,锁紧边60a和锁簧61构成了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52。
应当注意到如此描述的实施例被权利要求1,2和3加以了保护。它们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站在脚手架平台23上的工人重复地踏动脚蹬38和转动手柄29,脚手架1可以在不需许多劳动力的情况下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并在任何所需方向上移动;通过固定夹持脚手架1,工人可在予定位置上进行工作而不用担心脚手架会偶然移动;以及在高度上增加了工作范围或区域。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特点外,应用了增加脚手架1可移动性的机构。
特别是,首先,提供了将驱动轮30下压入比前轮10要低的位置处的前轮提升机构63以便促使上斜坡时能平滑移动。
参见图2和5,前轮提升机构63包括一个固定座64,它牢牢地设置在位于前框架2的盖件26内的较高位置处,一固定到固定座64上的支承座65,一控制杆66,它的手柄67经销68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座65上,一位于支承座65上的导套69,一由导套69支承的并可滑动地穿过导套69的止推轴70,一位于枢轴28上的法兰状接收边71,一板状止推件72,它具有与法兰状接收边71可接合地相接触的分叉端并且它被牢牢地固定到止推轴70的一端上,以及一连杆73,通过这根连杆73,止推轴70的另一端被相互可旋转地连到控制杆66上。
止推轴70与枢轴28相平行地设置着。止推件72处于略微离开接收边71以及位于接收边71上方的位置处。当站在脚手架平台23上的工人将手从其背部插入盖件26中下推手柄67同时旋转该手柄时,控制杆66在图示中围绕着销68顺时针旋转。这样的话,止推轴70被下拉以使止推件72推动接收边71,从而使枢轴28,夹持套32和支承座33一同下降。结果是,驱动轮30被下压到略微低于前轮10的位置上,而脚手架1由一对后轮19和驱动轮30这个三个支点支承,前轮10略微升离地面。
在这个实施例中,手柄67被拉到虚线67a所示的位置上以将止推件72放低到由类似的虚线72a所示的位置上。由于控制杆66旋转超过了拉动连杆73的死点,所以借助于支承在驱动轮30上负载的反作用力,阻止了枢轴28的向上移动。
这样,通过相对地提升前轮30,脚手架1可从水平地面平稳地移至向上倾斜的地面上。在斜坡上由小脚轮形成的轮10在方向上是不稳定的,通过在斜坡上提升前轮10,脚手架1可以稳定的方式移向预定方向。应当注意到,通过拉动手柄67并在相反方向转动它,止推件72将上移而枢轴28和驱动机构36将返回到预定高度的位置上。
作为增加脚手架1可移动性能的第二机构,提供了一种后轮制动机构75,它被设计为将制动力作用到后轮19上以在下坡时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见图6,这种后轮制动机构75包括一紧固到栏杆22上表面上的手柄安放座76,一通过锁78由手柄安放座76可旋转地支承着的制动杆77,其一端与制动杆77一端相连的线79,该线79沿着拦杆22,支承柱12(或13)以及下横梁14设置,紧固到下横梁14上表面上的盖箱80,经销81而可旋转地支承在盖箱80内的闸瓦夹持件82,线79的另一端连到闸瓦夹持件82上,闸瓦夹持件82具有一闸瓦83,它可与后轮19的面向内的环表面85相接触,以及一个由螺旋拉簧构成的位于盖箱80和闸瓦夹持件82之间的释放簧84。
当制动杆77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它与拦杆22相平行,当制动杆77围绕着销78在图6中顺时针旋转时,拉动线79以使闸瓦夹持件82克服释放簧84的力而旋转,从而闸瓦83推靠到环表面85上以将制动力施加到后轮19上。
这样,通过制动后轮19,当脚手架1在向下倾斜的地面上移动时,工人能够限定脚手架1的移动速度。结果,脚手架1可以安全地移动,不用担心由于脚手架的偶然移动会出现碰撞和下落现象。
作为增加脚手架1可移动性的第三机构,提供了一个驱动轮提升机构86,它用于将驱动轮30提升到高于前轮10的位置上,从而当脚手架没有处于工作场地时可易于手推脚手架1。
这种驱动轴提升机构86的结构与前轮提升机构63的结构是相同的,但是是以纵向相反方式来进行操作的。特别是,参见图2和7,驱动轮提升机构86包括一固定座87,它紧固到位于前框架2的盖件26内的下部位置上,一固定到固定座87上的支承座88,一控制杆89,它具有一个通过销91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座88上的手柄90,一位于支承座88上的导套92,一可滑动地穿过导套92并由导套92支承的止推轴93,一位于枢轴28上的法兰状接收边94,一板状止推件95,它具有可与法兰状接收边94可接合地接触的分叉端并紧固到止推轴93的一端上,以及一连杆96,通过该连杆96,止推轴93的另一端相互可旋转地连到控制杆89上。
止推轴93与夹持套32相平行地布置着。止推件95略微离开接收边94并位于接收边94下方。当站在地表面上的工人从其后部将手插入到盖件26中并向上拉动手柄90同时旋转手柄时,控制杆89在图中围绕着销91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向上拉动止推轴93以使止推件95提升接收边94,从而夹持套32、支承座33和枢轴28一同提升。结果,驱动轮30被提升到略高于前轮10的位置上,而脚手架1由一对前轮10和一对后轮19这四个支点支承着。
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手柄90被上拉到由图7中虚线90a表示的位置上以将止推件95提升到类似的线95a所示的位置上。由于控制杆89旋转超过了拉动连杆96的死点线,所以,防止了枢轴28和驱动机构36靠自重的下落现象。
这样,通过提升驱动轮30,当工人没有位于脚手架平台23上而靠手推动脚手架1时,不会遭到这样的麻烦,即,可旋转的驱动轮30与一对类似的可旋转的前轮10相互面对不同方向而不能使脚手架1移动的现象。结果,脚手架1架可容易地和可靠地进入工作场地和退出工作场地。应当注意到,通过在相反方向拉动手柄90同时旋转手柄,止推件95被下移而枢轴28和驱动机构36被返回到预定高度的位置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操纵机构27和驱动机构36被装在可拆卸地安装到前框架2上的盖件26上,所以有这样的优点,即可在任何所希望地方,靠将这些机构从脚手架1上拆下,就可对这些机构之一,一些或全部进行组装,调节,检查和修理工作。为此,可提供一个收集机构(未示出)用于接收在盖件26上的处于直立状态的脚蹬38。至于将盖件26可拆卸地安装到前框架2上的机构可使用任何适用的装置,如本身所公知的螺钉和锁闩。另一方面可这样设计,即操纵机构27和驱动机构36直接装到前框架2上而不用盖件26盖住。
从上述描述中很显而易见到,按照本发明,由于通过站在脚手架平台上的工人可以使由四个前、后轮支承的脚手架经重复地踏脚蹬动作进行旋转以转动驱动轮和操纵手柄从而改变驱动轮的方向,甚至对于能站有两个或多个工人并带有其它负载的较大尺寸脚手架也能在任何所希望方向上以稳定的方式移动而不需要许多劳动力。用这种脚手架,工人可在较高位置进行工作同时逐渐地移动脚手架而不会感到非常疲劳。
此外,通过牢固地夹持住脚手架,工人可稳定地和安全地进行工作。而且,靠适当地调节脚手架平台的高度,从高度方面来说的可工作范围或区域增加了。结果,本发明可移动的工作脚手架可广泛地用于各种目的。
尽管本发明已用其较佳形式描述了一些特性,应当理解到本发明的较佳形式仅仅用例子的方式加以了说明,结构细节以及部件布置方面的各种变化并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正如之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那样。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包括一脚手架,它由前框架、后框架以及设置在前、后框架之间的脚手架平台构成,前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一对装在前框架下端的相对侧部上的前轮,而后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一对装在后框架下端的相对侧部上的后轮;一操纵机构,它包括一个沿着前框架纵向布置的操纵轴,一装在操纵轴上端的手柄,以及一装在操纵轴下端上的驱动轮;以及一驱动机构,它包括一由前框架可摆动地支承着的脚蹬,一卷绕在滑轮上并随着脚蹬的摆动而往复移动的线件,以及一个仅仅将滑轮的单向转动传送到驱动轮上的单向离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可移动的工作平台,进一步包括一个脚手架固定夹持机构,它包括一个沿着前框架纵向可移动地布置着的梯形件以及将梯形件固定到所需高度上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限定的可移动的工作平台,进一步包括在前、后框架之间调节脚手架平台的纵向安装位置的机构以及调节脚蹬纵向安装位置的机构。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限定的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其中操纵机构包括一前轮提升机构,它用于下降驱动轮以将驱动轮保持在比前轮要低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限定的可移动工作平台,进一步包括一后轮制动机构,它由装在脚手架上的制动杆,在压力作用下要与在每个后轮上形成的环表面相接触的闸瓦以及沿着脚手架伸展并用于将制动杆与闸瓦可操作地相连的线构成。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限定的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其中,操纵机构包括一驱动轮提升机构,它用于提升驱动轮以将驱动轮保持在比前轮要高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包括一脚手架,一操纵机构,以及一驱动机构,脚手架包括一前框架,一后框架以及设置在前、后框架之间的脚手架平台。前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一对装在前框架下端的相对侧部上的前轮,后框架具有一对支承柱以及一对装在后框架下端的相对侧部上的后轮。操纵机构包括一沿着前框架纵向布置着的操纵轴,一装在操纵轴上端上的手柄以及装在操纵轴下端上的驱动轮。而驱动机构包括由前框架支承着的可摆动的脚蹬,一卷绕在滑轮上并随着脚蹬的摆动而往复移动的线件以及一仅仅将滑轮的单向转动传送到驱动轮上的单向离合器。
文档编号B62M1/24GK1106886SQ9411788
公开日1995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4日
发明者高井石行 申请人:三立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