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17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童车的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现有技术中,童车的靠背可调节角度,用于儿童平躺或坐姿的靠背椅。一般的靠背调节包括车架上的扇形齿片和调节杆,由于齿片上有多个齿,故调节杆卡在不同位置的齿上可调节靠背的角度。调节杆上设有拉簧和拉手,拉簧的作用在于使调节杆复位于齿沟内,使靠背的角度得以固定。但这种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使童车的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后靠背、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所述的调节架中,拉手的下方连接有相间隔的两根竖向拉杆,所述两根拉杆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两根拉杆向下的延伸部向外侧倾斜形成斜滑杆,所述的斜滑杆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的两端插在车架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内。当向上拉动拉手时,斜滑杆受限位块的作用向中心部收缩,带动调节滑杆脱离车架上的孔,此时可转动靠背至合适位置,再松开拉手,依靠拉手处的弹性使斜滑杆向外自动扩张,调节滑杆的端部插在相应的孔内,靠背的角度即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整个调节架可用一根弹性较好的铁丝弯曲而成,省去了弹簧等辅助零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装配工艺。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1].后靠背;[2].拉手;[3].拉杆;[4].限位块;[5].斜滑杆;[6].限位块;[7].调节孔;[8].调节滑杆;[9].车架。
实施例参见附图,包括后靠背[1]、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9],所述的调节架中,拉手[2]为弯曲的不闭合环状,拉手[2]的下方连接有相间隔的两根竖向拉杆[3],该拉杆[3]是拉手[2]向下的延伸部,且拉杆[3]的横向要有弹性。所述两根拉杆[3]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4],自所述的限位块[4]开始,两根拉杆[3]向下延伸向外侧倾斜30度角形成斜滑杆[5]。当向上拉动拉手[2]时,拉杆[3]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斜滑杆[5]向上滑动,受限位块[4]的位置限定,斜滑杆[5]同时向中心部滑动,所滑动的最大距离是两根拉杆[3]的间隔距离的一半。所述的斜滑杆[5]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8],所述调节滑杆[8]的两端插在车架[9]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7]内,在调节滑杆[8]受斜滑杆[5]的带动向中心滑动时,调节滑杆[8]的两端脱离车架上的调节孔[7],在确定合适的靠背角度后,松开拉手[2],斜滑杆[5]由于拉杆[3]的弹性作用使斜滑杆[5]向外侧滑动,带动调节滑杆[8]重新插入相应的调节孔[7]内,完成靠背角度的调节。所述的两根调节滑杆[8]上设有限制调节滑杆径向移动的限位块[6]。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后靠背[1]、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架中,拉手[2]的下方连接有相间隔的两根竖向拉杆[3],所述两根拉杆[3]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4],所述两根拉杆[3]向下的延伸部向外侧倾斜形成斜滑杆[5],所述的斜滑杆[5]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8],所述调节滑杆[8]的两端插在车架[9]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3]向上延伸形成开环状的拉手[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的两根调节滑杆[8]上设有限制调节滑杆径向移动的限位块[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后靠背[1]、与后靠背相连接的调节架及调节架两侧的车架[9],其特征在于拉手[2]的下方设有间隔的两根拉杆[3],拉杆[3]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4],拉杆[3]向下延伸并向外侧倾斜形成斜滑杆[5],再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调节滑杆[8],所述调节滑杆[8]的两端插在车架[9]上的呈圆周方向排列的调节孔[7]内。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童车的后靠背上。
文档编号B62B9/00GK2203946SQ9424250
公开日1995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7日
发明者宋郑还 申请人: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