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人婴幼儿坐卧及搬运物品的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60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老人婴幼儿坐卧及搬运物品的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椅及小车,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老年人坐椅,婴幼儿睡卧坐及可折叠的方便搬运物品的多功能车。
目前在市场上已有适于老年人的坐椅推车而更多的是适于婴儿的卧车及坐车、但其功能均为单一的,新式婴儿车可作为摇篮卧车经折叠可作为坐车,但仅有此两种功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多功能方便折叠小车装置,它既可以当椅子随时随地使人稳坐其上,又可以当婴儿车使婴幼儿躺卧或坐于其内,特别是经折叠后可当旅行车或盛装物品,还可将煤气罐放于其上,方便地在楼梯道内上下搬运,轻巧灵活,方便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措施被弯成“ ”字形的扶把的下端通过与车轮轴连接将力直接作于底部车轮上,扶把的中部设有中轴、前部设有前框架后部设有后框架,下部斜向设有中支架均通过中轴穿入管内进行连接,其中前框架与扶把的宽度相等,故通过一段与前框架管段铆接而另一段伸出部有开孔的半圆形中连板将孔套入中轴内连接,前框架与前支架上部由半圆形套连板连接并可向内转动折叠,后框架与后支架上部由半圆形套连板连接并可向内转动折叠,“ ”字形中框架的管端与扶把下部连接并通过中横杆与中支架连接固定,连杆的两端都进行弯曲,一端插于扶把最下部的管内另一端插于前支架的管内,既可固定位置又可随前支架转动而相对转动,塑料制作的背垫,椅垫和吊篮袋分别套于上述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主要功能为
1、将塑料制成的背垫套于扶把上部,坐椅套于前框架的上横杆与中轴之间,即可构成椅子坐于其上,此时支承力分别由前支架和中支架承载,车轮腾空,与此同时将婴幼儿卧睡的吊篮袋套于前框架和后框架上,即可将婴儿放内。
2、将前支架与后支架进行折叠后,即可将前框架与后框架转动与扶把并为一体,于中框架上放置木板或垫板即可放置物品或让幼儿坐于其上。
3、在上下楼梯搬运煤气罐时,三个车轮中有两个车轮着地,故而省力,稳定性好。
4、以扶把的顶部作为顶架,套上遮篷塑料布,即可防雨防阳。
5、结构简单,轻巧灵活,外型美观,安全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车立体示意图;图2为
图1中带塑料油漆布的示意图;图3为
图1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仅示出部分构件);图4为垫板盒的示意图。

图1——4所示,由管子弯曲成“ ”形的所述扶把10沿其高度的中间部位横向设置有中轴9,沿所述中轴9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由管子弯曲而成“ ”形的前框架5,中支架13和后框架11,最外部由八宝螺帽8固定,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11可沿中轴9作上下旋转进行折叠,扶把10的最下段向前弯曲以使轮轴17的两端插于扶把10的管内并固定,轮轴17与内装滚动轴承的车轮16通过三轮连板18连接并用螺帽19固定,半圆形套连板2的下段通过上下两个铆钉3与由管子弯曲成“凵”形的前支架1的上段连接再以螺栓4与前框架5连接,使前支架1以螺栓4为轴转动折叠,靠前框架5的前部还设有小横杆6,两端弯曲的连杆20其一端插于前支架1的管内另一端插于扶把10的下部管内,使连杆20既可与连接件固定其位,又可随前支架1向内旋转折叠时一并在所连接的管内作相对转动,扶把10下部还设置有由管子弯曲成“ ”形的中框架14并由中横杆15将中支架13与中框架14进行固定,半圆形套连板2的下段通过上下两个铆钉3与由管子弯曲成“凵”形的后支架12上段连接,再通过螺栓4与后框架11连接,使后支架12以螺栓4为轴转动折叠,半圆形中连板7的后部通过前后两个铆钉3与前框架5的管端段连接,而其伸出管端的前部开有小孔套于中轴9的外部进行连接,后框架11的宽度H2等于中支架宽度H1加两倍中支架管的直径而中支架宽度H1等于前框架5的宽度H加2倍前框架管子的直径。车轮16每组三个沿圆周等距离设置,车轮16的两侧均设有相同尺寸的三轮连板18各一个与车轮16各自的小轴21连接固定。
使用时将塑料油漆布制作的背垫22套于扶把10的上部,塑料油漆布制作的椅垫23套于轴中9和小横杆6之间,将塑料油漆布制作的吊篮袋24套于前框架5和后框架11上即可上部坐人下部带婴儿卧睡于吊篮袋内,将前后框架折叠后将垫板盒25放于中框架14上让幼儿坐于其上,幼儿脚可蹬放在轮轴17与中支架13上部所放的木板上,将垫板盒25取下放上小木板即可放置煤气罐,所述垫板盒25系外包塑料布,内为可放塑料软带的木制空盒。
权利要求1.一种适于老人婴幼儿坐卧及搬运物品的多功能车,主要由扶把,框架、支架、椅垫和车轮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管子弯曲成“冂”形的所述扶把(10)沿高度的中间部位横向设置有中轴(9),沿所述中轴(9)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由管子弯曲而成“冂”形的前框架(5)中支架(13)和后框架(11),最外部由八宝螺帽(8)固定,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11)可沿中轴(9)作上下旋转进行折叠,扶把(10)的最下段向前弯曲以使轮轴(17)的两端插于扶把(10)的管内并固定,轮轴(17)与内装滚动轴承的车轮(16)通过三轮连板(18)连接并用螺帽(19)固定,半圆形套连板(2)的下段通过上下两个铆钉(3)与由管子弯曲成“凵”形的前支架(1)的上段连接,再以螺栓(4)与前框架(5)连接,使前支架(1)以螺栓(4)为轴转动折叠,两端弯曲的连杆(20)的一端插于前支架(1)的管内,而另一端插于扶把(10)下部管内,使连杆(20)既可与连接件固定其位,又可随前支架(1)向内旋转折叠时一并在所连接的管内作相对转动,扶把(10)下部还设置有由管子弯成“冂”形的中框架(14)并由中横杆(15)将中支架(13)与中框架(14)进行固定,半圆形套连板(2)的下段通过上下两个铆钉(3)与由管子弯曲成“凵”形的后支架(12)上段连接,再通过螺栓(4)与后框(11)连接,使后支架(12)以螺栓(4)为轴转动折叠,塑料油漆布制作的椅垫(23)套于中轴(9)和小横杆(6)之间,塑料油漆布制作的背垫(22)套于扶把(10)的上部,塑料油漆布制作的吊篮袋(24)套于前框架(5)和后框架(1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半圆形中连板(7)的后部通过前后两个铆钉(3)与前框(5)的管端段连接,而其伸出管端的前部开有小孔套于中轴(9)外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车轮(16)每组三个沿圆周等距离设置,其两侧均设有相同尺寸的三轮连板(18)各一个与车轮(16)各自的小轴(21)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老年人及婴幼儿坐卧及搬运物品的多功能车,其车轮轴插于扶把下部的管内,在扶把中间的部位设有中轴并以此对前框架、中支架和后框架进行连接,前后框架均可绕中轴旋转折叠,前框架下部设有前支架,后框架下部设有后支架,分别以半圆形套连板及螺栓连接并可分别绕前、后框架折叠,连杆连接于前支架与扶把下部并可做相对转动,背垫、椅垫及吊篮袋套装于上述构件上即可坐卧,折叠后可放置物品于中框架上便于推运。
文档编号B62B3/02GK2215441SQ9520370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7日
发明者何昆 申请人:何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